- 森林之花:玛格丽特·米的植物学笔记
- (英)玛格丽特·米
- 2127字
- 2025-06-12 16:52:46
导论
全世界的植物学家和艺术评论家都认同:玛格丽特·米是巴西雨林勇敢的探索者和杰出的植物学艺术家。即便在一九八八年的最后一次探险中,她面对在亚马孙地区旅行的危险与苦难仍然毫不畏惧,依然对这一地区丰富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植物资源充满极大的热情。
一九〇九年,玛格丽特·厄休拉·布朗[1]出生在英国白金汉郡的切舍姆。她年少时就显露出艺术天分,考入了沃特福德艺术学校[2]学习,后来去到利物浦讲授艺术。“二战”期间,她曾在飞机制造公司德哈维兰(De Havilland)担任绘图员,此后又在圣马丁艺术学院[3]和坎伯韦尔艺术学院[4]重新学习,师从维克托·帕斯莫尔[5]。正是在圣马丁,她遇见了自己未来的丈夫,艺术学院的同学格雷维尔·米(Greville Mee)。
一九五二年,玛格丽特前往巴西探望她的妹妹,结果迷上了生机勃勃的巴西风景,于是她和格雷维尔在圣保罗定居下来,而后,在一九八六年迁居里约热内卢。周围环绕着迷人的花草与树木一事令玛格丽特兴奋不已,她感到必须让它们超乎寻常的美丽永远留存下来,从此开始了她身为植物艺术家的职业生涯。

艳红凤梨属植物(Pitcairnia)
一九五六年,四十七岁的玛格丽特开始了她多次探险中的第一次,沿着亚马孙河的水道,来到了古鲁皮河[6]沿岸的穆鲁图卡姆[7]。在她的朋友丽塔(Rita)的陪伴下,玛格丽特见到了在河边生活的当地人,忍受着变化多端的气候和无情的昆虫,依靠几乎让人饿死的口粮活了下来,并在此后三十二年间一直书写日记,记录她探访亚马孙地区最偏远地带的非同寻常的旅行。尽管有这一切干扰她的事情,玛格丽特始终专注于她的使命:寻找隐藏在森林中的美好并将它们记录下来。首先她会当场画出植物的彩色素描,然后回到家中的画室里画出整株植物的大型图画。在玛格丽特·米记录的植物中,有九种是科学界此前从未知晓的,现在它们以她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米氏尖萼凤梨(Aechmea meeana)、玛格丽特折叶兰(Sobralia margaretae)和玛格丽特彩叶凤梨(Neoregelia margaretae)。
旅行途中,她携带塑料袋、采集者用的小篮子和盒子用于保存植物。她时时照看这些植物,以免它们在她回家的漫长途中死去。在家中,她根据旅途中绘制的素描草稿,完成最终的画作。有时她会在某个定居点居住一段时间,为的是尽量让植物活得更久一些。她会在那里开辟小花园,栽种收集到的物种。这些物种中有许多最后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研究中心落户。
玛格丽特的一些探险旅行长达四个月之久。在两次行程之间,她会在家中作画、教学或者从事其他工作。她有时参与圣保罗植物研究所[8]的研究工作,这份工作让她跑遍了整个巴西,也让她对那里丰富的植物资源有了更多的认识。
三十二年间,玛格丽特·米对亚马孙地区庞大、无法预测而又富饶的雨林魂牵梦萦,一次又一次地在它的诱惑下重新造访。她最初的目的是寻找并描画生长在树冠覆盖下和亚马孙盆地上大河沿岸数不清的丰富植物,但后来,在目睹了这些大森林遭受的商业劫掠之后,她把最初的目的与对这种劫掠感到的忧虑结合了起来。她是一位赤诚的环保主义者,曾直言不讳地对亚马孙森林受到的毁灭性开发发表见解,并因此闻名于世。
人们认可她的工作,巴西政府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向她提供了经济资助,她还获得了古根海姆奖[9]。在亚马孙流域工作的那段岁月中,玛格丽特遇见了一些著名的植物学家和环保主义者,也受到了他们的启发。在所到之处保护脆弱的环境,她在这方面的注意力持续增长,而后引导了一场热烈的改革运动,这一点让她受到了第一批指导者的赞扬和尊敬,其中包括兰花专家吉多·帕布斯特博士(Dr. Guido Pabst)和植物学家理查德·埃文斯·舒尔特斯(Richard Evans Schultes)。在她的朋友中,她特别看重巴西景观设计师罗伯特·比勒·马克思(Roberto Burle Marx),因为他们相互欣赏对方的工作,且都曾公开反对亚马孙地区的那些毁灭性的商业开发。经历了几十年的旅行之后,玛格丽特看到、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这使她有信心向具有影响力的巴西林业发展研究所(Institute of Brazilian Forestry Development)提交了一份报告,其中强调了大河流域的居民和动植物生命正遭受愈演愈烈的持续摧残。为表彰她在植物学研究中的所做出的贡献,一九七六年,英国女王授予她帝国员佐勋章[10],一九七九年,她获得了巴西共和国南十字星勋章[11]。

熊氏羽姬藤(Memora schomburgkii)
注释:
[1]玛格丽特·厄休拉·布朗(Margaret Ursula Brown),玛格丽特·米改夫姓前的原名。
[2]沃特福德艺术学校(Watford School of Art),成立于1874年,在当地公共图书馆开设白天和夜间的各类课程。
[3]圣马丁艺术学院(St. Martin's School of Art),后来与中央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合并成为现在伦敦艺术大学最负盛名的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4]坎伯韦尔艺术学院(Camberwell School of Art),现为伦敦艺术大学七大学院之一。
[5]维克托·帕斯莫尔(Victor Pasmore),英国艺术家和建筑师。
[6]古鲁皮河(Rio Gurupi),巴西中北部的一条河流,以它为界,西为帕拉州,东为马拉尼昂州。
[7]穆鲁图卡姆(Murutucum),位于古鲁皮河沿岸的城镇。
[8]圣保罗植物研究所(São Paulo Botanic Institute),位于圣保罗植物园内。
[9]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 Fellowship),由美国国会议员西蒙·古根海姆及妻子设立的古根海姆基金会颁发,每年为世界各地的杰出学者、艺术工作者等提供奖金以支持其继续发展探索,涵盖自然、人文社会科学和创造性的艺术领域,不受年龄、国籍、肤色和种族限制。
[10]帝国员佐勋章(MBE,即Memb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大英帝国勋章的第五级。
[11]巴西共和国南十字星勋章(Brazilian Order of Cruzeiro do Sul),巴西国家最高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