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小儿

吃过蛋挞的人未必记得最初蛋挞的味道和怎么得到它的惊喜。惊喜于那甜美的味道和由衷而发的幸福感,味蕾被包围的甜蜜。我第一次吃蛋挞是我小弟给我的,话说,我有许多弟弟,但是把自己的蛋挞分给我的却寥寥无几,蛋挞在心里的味道依然是甜的,但物是人非了。

我时常努力的研究孩童的心理,并且结合自己在孩童时的心理而发,尽管今时不同过往日,30多年的社会变迁已经改变了孩童的心理变化,然而通过用心交流,我还是发现了一些细枝末节,那则是自私的驱使。

过去有一个词形容一个人的教养,叫做家教。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家风的延续,而作为大多数农民的后代,无关乎经历多数儒雅的场景,所谓家风,果真贫愧。贫愧的不止家风,还有的是囊中羞涩。

羞涩的人只存在于面对儒雅,而大多数依照家庭的惯例,依照百无聊赖的羞耻生活,羞涩的另一面更多展现为类似于相比于君子更逊色甚至是反面的真情表演。

儿时每每大人们谈话之时,我们插不上嘴,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可能这就是教养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时间久了,大人说话,小孩就靠边了。

我见过城里的小孩,不同于我想躲躲不掉,不时刺激我听觉系统的农村小孩,他们有更儒雅的穿着,他们的精神层面展现的是更听话更有教养。这一点我颇为喜欢。

最近流行烟盒,我就将自己抽完的烟盒用心保留下来,留给我城里的好小朋友。可是烟盒搌多了总想试着送出去。来结交所谓的好小朋友。好,这个字,可以用蛋挞来表示,也可以表示用心的交往。不可说寒心面对的大多数是成年的交际,也不可说,将真情拒之千里之外实属自讨没趣。自讨没趣时就非要自讨没趣的肉包子打狗。因为蛋挞的味道依旧是甜的。这不同于在农村生活走路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更好的方式是低着头假装看不见。因为至少作为哥哥的我,碍于长幼关系不可经常向晚辈报以问候,时间久了,我自然也视之不见了。这样的好处是我倒心安了。

作为哥哥,我从来不与谁称兄道弟,话说我们没有活在武侠世界,也很少有不打不相识的场景,然而就是一些年轻人,昨天还一副阴阳怪气的嘴脸,今天就亲切的以兄弟相称。而我的感受是昨天我还烦的牙痒痒,今天我却不得不伸手不打笑脸人了。说来奇怪,我很难理解这些人是在怎样的生存环境锻造出来这些异于常人的性格特点,他们的思维仿佛因为在学校学习的缘故高于常人。若说学习,仔细研究发现这类人属于不学习比学习的人头脑看似更灵活。因为坊间流行一句话叫做不读傻书,就是不可学习将自己学傻了。而纵观社会,只要学生一步入社会的大场景,只要与赚钱沾边,他们以父母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持所产生的学生时代的优越感就嗖的一下比跑的还快的消失了。

过去社会流传我们90后是垮掉的一代,现在我仍然不看好新一代,在他们的朋友圈,我看不出什么名堂,在群里我不知道他们唧唧咋咋在说什么?90后说,小时候盼长大,可是长大之后才发现长大并不快乐。而新一代的孩子能快乐多久?

作为小儿,必然有仰仗的后一代,而后一代在经济发展匮乏,没有可支配的人与物的同时,小儿的聪明与对待事物不充分的思考或不考虑后果的行为方式得到大人充分的利用。这或许是家风中作为大人的成就感。也不见得大人说话小孩不插嘴的场景了。发生在眼前无数的情景是小儿们又哭又闹,大人们连打再骂,极其吵闹!极其揪心!

孩子的眼睛总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事,并大声的说出来。这种尴尬的场景多发生于人多的地方。若是一个成年人,我们自可以以这件事来说个究竟。但是若要是针对孩子,从小就这么长大的大人又该不乐意了,作为心智不全的人,它们大多是家长可支配的生命资源。更现实的可能是这些心智不全穷乡恶水滋养出的小儿支配着大人们在人生路上的各个岔路口。

一个大写的人,不可整日生活于不属于自己的生存范围,所谓无事生非说的就是缺乏正经事之后百无聊赖所展现出的对于生命邪恶的认知。不可说,人之初,性本恶。但往往学好不易,学坏简单。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说的就是人从小到大的修养。做不了大写的人,长大后在人群之中就自然成了有别于君子的人,这有一点好处就是别人轻易不敢得罪。

而一个大写的人,区别于小人。区别于从小就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用心血灌溉甚至把命浇灌给在外人看来很讨厌很令人心烦的这么一个小儿,或者是从小不愿意与人分享属于自己的物品或情感,没有属于自己生存范围的空间长大的孩童。他们从小就懂得分享,懂得体会同伴或父母甚至身边人的感受,所以更能很早就懂得责任或仁义之事。往往这样的孩童不需要父母舍我其谁的关怀,也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同感。

但往往社会中的认知观念就是这样,受教育程度的差距以及贫富差距与价值观的不同,孩童的受教养水平千差万别。而作为主观的情绪带动作用,已经无法将一个生命所夹杂着的卑劣性与父母的教养关联在一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生命本是平等的。

而我也更愿意结交能带给我情绪价值,能和我成为朋友的小朋友。因为文化认同感,包括对于国家或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正是我们中国人立足的根本。而在未来,在接受普遍的教育以及价值观念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会成为所谓真正大写的人,而我唯唯诺诺的讽刺,也将伴随一代人成长的脚步,消散在那个缺乏时代号角声的年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