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中年文士

这中年文士踏上一步,对姜志绝抱拳道:“小道长,我等俱是行路之人,想在庙中借宿一晚,还望道长行个方便。”这文士见姜志绝是个道士,还以为他就是这座山神庙的庙祝。

姜志绝还礼笑道:“先生误会了,这是座荒庙,贫道也是过路之人,并非此地庙祝。诸位想进来歇脚就请直接进来吧,大家同是借宿之人,没什么方便不方便的。”

中年文士点了点头,微笑道:“原来如此,有劳了。”说完,又回头对身后众人道:“今天晚上,咱们就在此地将就一晚吧。”

“是,老爷。”众汉子连声答应。

一行人将马匹栓在外面,跟随姜志绝进入庙内。此时殿内众人早已被说话声吵醒,见这些人到来,皆好奇地不住打量。

这中年文士见众人皆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拱手团团行了一礼,道:“惊扰诸位了,真是万分抱歉。”

众人皆道无妨,只有薛老爷的儿子被吵醒颇有些生气,嘟囔地骂了几句。小孩子撒气使性,众人自是不会在意。

中年文士和他的一众下人分作两拨在大殿左下角安顿下来,他们的上首就是姜志绝和张五一家。众手下到庙外拾了柴火回来,同样生起两处火堆,围着驱起寒来。

其他人被吵醒后,睡意不再,皆交头接耳说起话来,只有两个小孩又被自家母亲哄进了梦乡。

“老爷,可以吃了。”

一个劲装汉子将烤熟的兔肉递给了中年文士,中年文士接过撕下一只兔腿又递了回去:“我还不饿,吃只兔腿就可以了,你们快分着吃吧。”

火堆上还架着两只野兔,都是他们在过来的路上打到的,提前做了准备,想来是已然料到晚上要风餐露宿了。

很快这两只野兔也被烤熟,皮肉金黄,外焦里嫩,香味四溢,传遍殿内。

对面薛老爷一行自是吃惯了荤腥,不以为意。可张五夫妇却是穷苦百姓,一年到头吃肉的次数一只手都数的过来,肉香扑鼻,不禁目露艳羡之色,但他二人也颇有自尊,看了两眼便侧过头去。

只是铁蛋闻到诱人的肉香味早已不由自主地被馋醒,小孩子对美味佳肴哪有什么抵抗力,更何况还是很少能吃到的肉食,眼巴巴地盯着对面的兔子肉,垂涎欲滴,望眼欲穿。

张五夫妇不愿在人前丢面,连忙蒙住铁蛋的眼睛,哄他继续入睡,可铁蛋哪里肯干,左右挣扎,哭闹着要吃肉。

“铁蛋,娘这里有炊饼,你吃炊饼好么?等到了姨父家,娘就煮肉给你吃。”甘氏将刚才没吃完的半块炊饼从包袱里取出,喂到铁蛋嘴边。

铁蛋将头摇来摇去,就是不吃,大叫道:“不要吃炊饼,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闭嘴、不许闹,再闹,爹就要揍你了。”张五将拳头扬起,吓唬道。

这一招果然好使,铁蛋吓得不敢再闹,只是泪珠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起转来,泫然欲泣。

“哼,穷鬼!”对面的薛老爷见此情形不屑地嘲讽道。

薛小姐拉了拉他的衣袖,摇了下头,叫了声爹爹,示意自家父亲不要开口伤人。薛老爷轻轻地嗯了一声,虽不再言,但眼中的鄙夷之色却是人人都可以看见。

张五夫妇受人讥笑,心中自是有火,可人穷志短,不敢与薛老爷这等有钱人争辩,只得将头低了下去。

就在姜志绝看不下去正要出钱替铁蛋买半只兔肉过来之际,坐在他背后的中年文士却忽然转身对他叫道:“小道长,劳烦将这半只兔肉拿给那小娃娃,我等吃不完了,让这小娃娃吃吧。”说罢,将半只兔肉递到了他的面前。

姜志绝知道吃不完是托辞,是不愿伤了张五夫妇的面子,中年文士身上的袍服虽是粗布所制,但有这么多下人服侍,也必是大富大贵之人。

此人身居上位,不但怀有一片仁心,还能在施行仁义之时体量他人感受,实在是难能可贵。

姜志绝不禁对这人心生好感,微笑着点了点头,将兔肉送到了铁蛋的嘴边,温声道:“来,铁蛋,这是那位伯伯给的,吃吧。”

铁蛋尽管已馋的不行,但想起刚才自家父亲可怕的怒容,不敢伸手接过来,只直勾勾地盯着兔肉。

张五忙道:“这如何使得?”接过兔肉,起身走到中年文士面前,恭敬说道:“多谢先生好意,小孩子一时馋嘴,不是什么大事,我夫妇哄一会儿就好了。这兔肉还请先生收回,我们不能拿。”

“我说,你这人怎的如此婆婆妈妈?我家老爷既然把肉给了孩子,你就让孩子吃就是了,推辞作甚?

再说我家老爷是何等身份,送出去的东西岂有收回的道理?你这人也忒不晓事了!”坐在中年文士左手边的汉子动怒道。

中年文士摆手道:“诶,温仲,不许这么说话。”起身拍了拍张五的肩膀:“小兄弟,半只兔肉罢了,大家萍水相逢,能在这破庙遇到就是缘分,不必这么客气。”

说罢,顺手拿过兔肉来到铁蛋面前,摸了摸他的后脑勺,微笑着说道:“来,娃娃,吃吧。”铁蛋仍不敢接过兔肉,朝父母看去。

“铁蛋,伯伯给你的肉就拿着吃吧。”

铁蛋已与姜志绝混的很熟了,见他都同意自己吃肉,终于伸手接过啃了起来。张五夫妇虽觉得不好意思,但也未再阻止,不住地向中年文士道谢。

待中年文士回到火堆前坐下,姜志绝便转过身子抱拳道:“贫道姜志绝,敢问这位先生尊姓大名?”他见此人乐善好施、古道热肠,不禁起了结纳之意。

“原来是姜小道长。在下姓孟,不知小道长是道门哪一派。”这中年文士也早已看出姜志绝气度不凡,欣然应道。

姜志绝道:“贫道乃全真门下。”

“原来是全真教的高人,真是失敬、失敬。”孟先生拱手道。

姜志绝道:“不敢。孟先生可也是因为下午那场大雨才错过了宿头?”

“正是。小道长和殿内诸人怕也是因为这个缘由才在这座山神庙歇脚吧?”孟先生微笑道。

姜志绝道:“是啊,一场大雨却把我们这多人聚到了这里,用他们佛家的话讲,这就叫缘分。不知孟先生要去哪里?若是与贫道顺路,咱们倒是可以同行。”

“我等要去江陵。”孟先生道。

姜志绝叹息道:“那可真是不凑巧了,贫道刚从江陵离开北上,却是和先生南辕北辙了。先生南下江陵,应该不是为了躲避战火吧?”

“哦?何以见得?”孟先生似笑非笑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