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人如冠玉
- 红楼:我的青梅是黛玉
- 不会飞的虎皮鹦鹉
- 2111字
- 2025-03-18 17:22:56
贾政身边都是詹光、单聘仁、卜固修这种阿谀奉承之徒,却一点也看不明白,难怪仕途上蹉跎无为。
果然,贾琮瞥见贾政笑的满面春风,丝毫没觉得那几个清客相公谄媚。
程日兴肃立一旁,只是朝着贾琮点头微笑,没有怎么吹捧。
贾琮印象中,这个程日兴还算是有点才华,擅长绘画,也不那么阿谀奉承。
闻言愈发欢喜的贾政,笑着转头吩咐小厮,“去库里取那方金星歙砚,送到琮儿房中去。”
又拍着贾琮后背叹道:“当年珠儿十四岁进学,文章也未必......”
话到此处戛然而止,书房忽地静了。
一看到贾琮学业长进,考试小有所成,贾政总能想到贾珠,顿时有些睹物思人。
尴尬时刻,还是詹光机警。
他眼珠一转,笑道:“世兄何不即兴作幅墨竹?我等今日既沾了小探花喜气,也好讨个'节节高升'的彩头。”
“对对对。”卜固修很赞同。
正说着,又有几个丫鬟进来。
原是凤姐打发人送来酸梅汤解渴。
她也得知了消息,猜到了贾政肯定高兴坏了,故派人送殷勤。
“坐下,喝点东西吧。”贾政笑着破例让贾琮坐在自己下首。
贾琮应允,将一碗酸梅汤一饮而尽。
看他饮尽酸梅汤,贾琮正色道:“明日斋戒沐浴,随我去祠堂上香。”
话音虽轻,却惊得屋内几人眼珠子直转。
贾府年轻一代子弟,能专程进祠堂告祖的,几代人以来唯有一个贾珠。
无大事,决不能进祠堂上香。
贾政竟然如此看重贾琮吗?
他不需要和贾母说一声?
贾琮将众人的疑惑看在眼里,起身道:“谨遵老爷令。”
贾政点点头,“行了,去玩吧。考完该放松几天,再准备后面的府试和院试。”
下月便是府试,而院试由各省学政巡回主持,时间不定。
由于京兆府太过于重要,单列了出来,上面没有行省管辖。
因此在京兆府主持完府试后,一般由大靖礼部派人主持院试,惯例会在八月。
正是秋高气爽时节。
贾琮出了梦坡斋,心里惦记着和黛玉的约定,想着该找个什么由头找找她。
只是刚走了没几步,竟碰见一向不问世事的李纨,像是在刻意等他。
“嫂子安好。”贾琮行了个礼。
李纨算是贾府里为数不多的清醒人,也没做过什么缺德事,风评最佳。
“恭喜琮哥儿初试大捷,我们贾府又要再出一位文曲星了。”她笑着说道。
“嫂子谬赞,我哪里当得起文曲星之称。”贾琮也笑道:“嫂子有事?”
“这会没什么事的话,到我屋里坐坐?”
嗯?
贾琮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李纨一个寡妇叫自己去做什么,神秘兮兮的。
算了,去看看再说,李纨又没有害人之心。
“行,走吧。”
俩人一路无话,没多久就进了李纨住着的幽静小院。
坐下寒暄了几句,李纨平静问道:“你在县试中是不是认识了一个叫李昌的人?”
“嗯,有这样个人,挺合得来,怎么了?”
“他没有告诉你他的身份吗?”
“只知道家中有人在国子监做官,具体也没多问。”
李纨笑道:“昌儿是我长兄的儿子,长兄如今在国子监任职。论辈分,昌儿要叫你一声叔。”
“刚才,便是昌儿遣人送信来报我,我才知你们无意结识一事。”
“原来是这样。”贾琮恍然大悟。
李纨的父亲也就是李昌的爷爷曾乃大靖国子监祭酒。
子承父业了属于是。
难怪李纨找自己坐坐。
缘分,还真是妙不可言。
“我那侄儿说了,这几日会来府上看望我。”李纨道。
贾琮笑道:“嫂子好生招待便是,我还欠他一顿酒呢,哪天也得补上。”
他心里清楚,李昌只不过是借探望李纨,要来和贾琮走动走动。
未来铁板钉钉的举人值得深结交。
何况,未尝没有上一层楼的可能。
这些能正儿八经读书考取功名的官宦子弟,没一个是庸才啊。
贾琮深以为然。
李纨轻轻出声,带着恬净的笑容看向贾琮。
“琮哥儿既然与他相识,到时候一并来坐坐吧。”
贾琮忽然发现,这一刻的李纨很美很美。
平日里来往不多,也没细看,这会近距离,才注意到她的美。
李纨生了一张极标准的鹅蛋脸,眉眼无比温润。
浑身上下都充满了端庄气韵,也不缺那金陵女子特有的灵动。
此刻,她未着素日惯穿的月白袄裙,而是换了件雨过天青的云纹褙子,领口处露着半寸杏子红中衣,倒像是将满园春色裁了一角披在身上。
大靖风俗,寡妇不施粉黛。
可那些浓妆艳抹的女子比之素净的李纨,逊色太多。
金陵十二钗,人人绝色,而又各有别致。
“琮哥儿?”
李纨见贾琮发怔,抿唇一笑,问道。
“哦,哦,没问题,该来该来。”贾琮慌忙端茶杯掩饰。
“娘,他是谁呀?”
贾兰忽然从里屋摇摇晃晃走出来,指着贾琮问道。
“兰儿,快叫三叔。”李纨拉过贾兰,爱怜无比。
“三叔好。”
贾兰奶声奶气叫了一声。
接着又朝着贾琮行了一礼,竟有模有样,也不怯场。
“哎,真乖。”贾琮忍不住去捏贾兰的脸。
从贾兰这点表现就能看出来,李纨教子有方。
“兰儿,要向你三叔学习,以后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明白吗?”
“娘,你不是一直说要我向我爹学习吗?”贾兰睁着一双疑惑的大眼睛,有些懵懂。
“呃......”李纨竟一时怔住,不知如何回答。
“嫂子,再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贾琮见情况有点尴尬,起身道:
“等你那侄儿李昌来了府上,叫我便是。”
李纨点点头,道:“好。”
言毕,她目送贾琮出了院门,才转头拉着贾兰往里屋走。
“娘,你怎么哭了?”贾兰脆生生问道。
“没什么。”李纨用手抹了抹泪,轻轻把贾兰搂在怀里,柔声道:
“你爹你要学,你三叔你更要学。”
她又在心里自言自语,你爹早死了,你三叔活着,活着的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不知为何,刚刚贾琮坐在那喝茶的时候。
有那么一个瞬间,她觉得他有些像贾珠。
贾琮失神的时候,她何尝不也是?
人如冠玉,满腹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