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双美出笼

“爹,你快让人给我取五千两银票嘛。”

“那贾琮考了县试第三,我正好送去,既还了人情,又能算上贺礼。”

一间十分精致文雅的屋子中,一位妙龄少女抓着一中年男子的胳膊撒娇。

正是周之桃和其父礼亲王。

“说了多少次了。”礼亲王叹了口气,无奈道:“不要急。”

“我堂堂礼亲王会拿不出五千两银子?会赖账吗?”

周之桃不依不饶,“这都半个月了,再不送去,别人怎么看女儿嘛。”

“非要我说实情。”礼亲王苦笑道:“等刘皇后寿辰过了,偷偷再去,眼下先避避风头吧。”

“到时候你送他一万两,我都点头。”

“避风头?”周之桃不解,“映荷早就不生我气了。”

“昨天还送信来问我好呢。”

礼亲王低头贴耳道:“和她无关。”

“我只说一句,你就明白了,你们争画的事传到了李皇太后耳中。”

“所以,我的小祖宗,等等吧。”

礼亲王有些头疼。

本来两个小丫头争那《观音送子图》乃意气之争,也上不了台面。

但不知哪个有心人传的,说看似是青禾郡主赢了永宁公主,实际上是李皇太后输给了刘皇后。

这一下就把事说的很严重了。

连乾昭帝都把礼亲王叫去,暗示他冷处理这件事。

于是乎,大半月来,周之桃只能在府里自由活动,不准出门。

周映荷也大差不差,一样被乾昭帝禁足。

“那我能不能出门?”周之桃蹲下身,又抱住礼亲王双腿,“春天都快结束了,憋死我了。”

“我保证不乱跑,就在神都里逛逛,你多派些人跟着我都行。”

“真不乱跑?”礼亲王低头问道。

“真的!”周之桃大眼睛眨的忽闪忽闪,十分诚挚。

“行。”礼亲王点了点头,“换身衣服,你就出门透透气吧。”

周之桃立刻欢呼雀跃,“好耶!爹,你最好了!”

“好了好了,撒开手,我还要忙。”礼亲王摇了摇头。

周之桃站起身,笑了一声,眨眼功夫就消失了。

“派人跟好她,别让她闯祸就行。”礼亲王严肃地对着墙壁吩咐道。

“是王爷,您放心。”

背后角落冒出一个不知是男是女的人,应了一声,就消失不见了。

这时,里屋走出来一端庄华贵妇人,有些担心道:“老爷,真就现在放桃丫头出府?”

“你就不怕——?”

“我知道。”礼亲王双手一摊,“你是她娘,你刚才怎么不出来劝?”

那妇人歪头道:“我一妇道人家,哪能做主?”

礼亲王沉吟道:“我刚才忽然想到了一点,本就是无心之举,我们太当回事也不好。”

“这会由着她出门透透气吧,免得宵小之徒乱传我们心里有鬼。”

......

大明宫,两仪殿。

面容端肃的乾昭帝批完最后一封奏章,终于忍不住伸了个懒腰。

他的眸光锐利又疲惫。

短短一年时间,刚过不惑之年的乾昭帝便已须髯微霜。

“皇上,该用午膳了。”一旁侍奉着的太监见机轻声提醒。

这太监姓温,虽然伺候乾昭帝不过一年多,却深得帝心。

“哦。”乾昭帝点点头,“是有些饿了。”

“把饭送来,朕就在这吃。”

闻言,温太监使了个眼色,身后的小太监立刻就传旨去了。

“皇上,您要注意龙体,不宜操劳太甚。”他忍不住劝了一句。

最近时日,政务繁多,事必躬亲的乾昭帝每日忙的不可开交。

“朕哪能放心休息。”乾昭帝叹气一声,又笑道:“饭没送来,你给朕讲讲宫内外,有没有什么新鲜事解解闷吧。”

“新鲜事......”

温太监迅速在脑子里想了一遍,沉吟道:“倒真有件。”

“哦,快说。”乾昭帝来了兴趣。

“那荣国府庶子贾琮,在宛平县试中夺得第三。而第一和第二都近弱冠之年。”

“贾琮?”乾昭帝想了想,问道:“就是画了《观音送子图》,引得青禾和永宁争的那十四岁少年?”

他的记性实在太好。

“是他。”温太监笑道:“皇上真乃过目不忘。”

“这贾琮啊,据说是自学成才,没在族学就读,也没请大儒教导,能考第三,令人称奇。”

“孺子如此奇矣?”乾昭帝也感到惊奇。

“会不会是工部那贾政教导?”

“没有。”温太监肯定道:“贾政也就临考前把他叫去问了个话,此前从未教过。”

“嗯,知道了,确实是个新鲜事。”乾昭帝点了点头,“有些意思。”

他丝毫不怀疑温太监所说的话的真实性。

因为,温太监得乾昭帝授意,秘密组建了锦卫司,专门搜罗呈报神都内各类消息。

可以说神都有头有脸的官宦之家皆有锦卫司耳目。

温太监每日都会汇总各头目上报的消息,从中筛选出他认为有价值的记在心里,隔几日呈送一次乾昭帝。

重要的随时报。

“皇上,饭菜来了,趁热吃吧。”

二十多名侍女在长长的案几上摆了满满上百道佳肴,任由乾昭帝挑着吃。

“哎,浪费啊。”乾昭帝一声叹气,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没办法,百菜挑一,中毒风险要小很多。

“还有件事。”温太监小心翼翼道:“青禾郡主被礼亲王放出府了。”

乾昭帝并不忌讳有人在他用膳的时候讲话。

因为实在忙,连带着别人服侍他用膳都省去了。

他就和一个普通人一样,自己夹菜自己吃,只为节省时间。

“哦。”乾昭帝停了下筷子,笑道:“传朕旨意,把映荷那丫头也放了吧。”

“再不放,等放出来,她就来宫里拔朕胡子了。”

温太监跟着笑道:“映荷大了,不会做这种事了。”

“朕倒是希望她做。”乾昭帝冷不丁说了句,继续吃饭。

不到一刻钟,他便放下了碗筷。

此时,到永宁公主府传旨的人刚到。

“对了,皇后还有四天就过生日了,可对?”

“回皇上,您记的没错。”

乾昭帝托腮想了想,吩咐道:“传旨,皇后生日宴会后再举行一场文会。”

“由北静王主持。”

“再去荣国公府宣旨,命那贾琮参加文会。”

“文会的细枝末节,朕就不必多说了,交由内阁和北静王商议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