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涛子又郁闷了!
- 重生正阳门:开局让程建军喊我爷
- 墨舞风华
- 2581字
- 2025-06-17 17:51:34
清晨微凉的阳光刚爬上四合院的青砖,李成涛就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拖着灌铅似的腿挪出屋门。他昨晚几乎没睡,神经绷得像拉满的弓弦。屋里地上倒着两个空酒瓶,一根尼龙绳一头拴在他手指上,另一头连着门闩——这是他绞尽脑汁想出的“防盗机关”,代价是手指勒得生疼外加整夜辗转反侧。
他第一件事就是冲到院角,急切地掀开盖着破油毡布的那堆“宝贝”——昨天收来的、形同废铁的破旧自行车。一辆、两辆……他紧张地清点,确认那些扭曲的车架、瘪气的轮胎、锈迹斑斑的链条都还在,悬着的心才“咚”地落回肚子。他长长吁出一口气,疲惫感瞬间涌遍全身。
“嗬,涛子,起这么早?数清楚了?没少吧?”韩春明揉着同样惺忪的睡眼走进来,脸上却神采奕奕。看着涛子那副劫后余生的模样,他嘴角忍不住勾起。
李成涛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指着破车堆:“哥…哥们儿,就…就这堆破烂,值…值得我一宿没睡?你…你瞅那辆!”他掀开油毡布,露出一辆状况惨烈的车,“前…前轱辘瓢得跟…跟麻花似的,大梁都…都弯了!这…这主儿是骑着它…它撞山了?”
韩春明蹲下身,敲了敲车架钢管,眼睛反而更亮了:“啧,不懂了吧?伤得重,说明‘底子’还行!听这声儿,闷实着呢!顶多两年车,修好了比那些内里锈透的老家伙强!关键是便宜!”他站起身,信心满满:“放心,在我这儿,没有救不活的车!”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嘈杂的人声。昨天那位用废车加二十块钱换走“八成新”车的大妈,红光满面地打头阵进来,身后呼啦啦跟着五六位同龄大妈,个个脸上带着好奇和兴奋。更让两人意外的是,大妈们身后还跟着三四个十八九岁的姑娘,穿着朴素的格子褂或的确良衬衫,梳着麻花辫,眼神怯生生又充满期待,局促地站在门口。
“韩老板!李同志!早啊!”领头大妈嗓门洪亮,“我把老姐妹都带来了!您是不知道,昨天我推车回去,胡同都炸了锅!都追着问呢!她们不信,这不,全拽来了,家里压箱底的破车都翻出来了!”她身后的大妈们纷纷附和,手里果然都拎着或推着锈迹斑斑的自行车残骸。
李成涛看着拥挤的小院和探头探脑的姑娘,头更大了:“这…这怎么还拖家带口的…”
韩春明却笑容满面,仿佛看见金矿。他热情招呼:“大妈们辛苦了!来来,先垫垫肚子!”说着快步走到班车旁,拎出一大网兜油纸包的奶油面包和热乎的烤红薯。
“哟!奶油面包!”大妈们惊喜不已。院子里顿时响起咀嚼声和满足的赞叹。那几个姑娘看着面包咽口水,没好意思上前。
等大家吃得差不多,韩春明拍拍手:“大妈们,今天任务照旧!辛苦各位继续把‘废车换新’的好事儿往四九城吆喝去!谁拉来生意,面包管够,工钱照发!”大妈们劲头十足,纷纷拍胸脯。
这时,韩春明转向姑娘们,语气和缓:“几位妹子是?”
领头大妈赶紧解释:“韩老板,这都是家里姑娘,放暑假闲着。听我说您这儿活好,人好,非闹着要来看看能不能也…找点事儿做?拦都拦不住!您看……?”姑娘们紧张地看着韩春明,手指绞着衣角。
李成涛一听,心里咯噔,凑近韩春明急道:“哥…哥们儿,这…这大妈就够多了,再…再加小姑娘?修…修车的活儿她…她们也干不了啊!这…这不是添乱吗?”
韩春明仿佛没听见,目光扫过姑娘们,沉吟片刻朗声道:“行!妹子们不嫌院子破,愿意来,我欢迎!”姑娘们脸上绽开惊喜。
“不过,”韩春明话锋一转,“这活儿风吹日晒,搬搬抬抬,沾油带灰,可比不得在家绣花。受得了吗?”
“受得了!老板,我们啥活儿都能干!”一个胆子稍大的姑娘赶紧回答,其他人用力点头。
“好!”韩春明一拍大腿,“那就定下!一天一块钱工钱,管一顿午饭。”
“一块钱?!”姑娘们简直不敢相信,这对没正式工作的姑娘绝对是笔大收入!脸上瞬间乐开了花。
李成涛心疼得直抽抽,刚要张嘴,韩春明又抛出一个更让他目瞪口呆的决定:
“另外,”韩春明指了指她们洗得发白的旧衣衫,“既然给我干活儿,代表门面,这身行头得换!过两天,一人买条新裙子!要好看、精神的!”
“裙子?!”姑娘们彻底懵了,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喜尖叫。新裙子!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院子里充满了银铃般的笑声和欢呼。
“哥…哥!你…你等等!”李成涛真急了,一把将韩春明拽到角落,脸憋得通红,声音压得极低,充满难以置信:“你…你疯了吧?一…一块钱一天还管饭!够请壮劳力了!她…她们能干啥?搬…搬车?修…修车?这…这不净赔钱吗!”他越说越激动:“还…还有!工钱就…就够离谱了,你…你还要买裙子?!一…一人一条?!这…这得多少钱!哥…哥们儿,你…你该不会是…是学那…那古代皇帝,搁…搁这儿选…选妃呢吧?”他看向韩春明的眼神充满了警惕和痛心疾首。
韩春明被逗乐了,捶了他一拳:“想什么呢!满脑子封建糟粕!”
他收敛笑容,眼神锐利,凑到李成涛耳边低语:“涛子,眼光放长远!一块钱买的是‘脸面’!想想,几个穿崭新漂亮裙子的年轻姑娘,骑着咱们翻新的自行车,穿梭在四九城大街小巷、公园门口……那是什么?就是活招牌!比大妈们磨破嘴皮都管用!这裙子是‘工作服’,是行走的广告!这钱花得值!这叫‘眼球经济’!”
李成涛听得一愣一愣,“眼球经济”对他如同天书。他努力想象:姑娘,裙子,自行车……跟卖废铁修车有啥关系?他挠着头,依旧茫然加肉疼:“可…可是哥,这…这得花多少钱啊?咱…咱们才刚开张!再…再说,这…这靠谱吗?别…别钱花了没效果,还…还让人说不正经……”他看着兴奋议论新裙子的姑娘,再看看破车堆和韩春明胸有成竹的样子,熟悉的、深沉的郁闷感如同潮水将他淹没。他重重叹气,脑瓜子嗡嗡响。韩春明的想法,怎么就跟死胡同似的让人摸不着北?这生意做得心惊肉跳,涛子觉得小心脏迟早交代在这位“奇思妙想”的哥们儿手里。
韩春明拍拍他肩膀,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没再多说。转身走向姑娘们安排工作——清理院子、整理工具、递零件。姑娘们干得卖力,脸上是对新工作和新裙子的憧憬。
小院重新忙碌。大妈们带着油墨未干的简陋“传单”,像战士般再次奔赴四九城各个角落播撒消息。韩春明挽起袖子,拿起扳手,蹲在破车堆旁开始“化腐朽为神奇”,动作麻利专注。
只有李成涛,搬个小马扎坐在屋门口,一边看韩春明修车,一边瞟姑娘们,再想想飞出去的工钱和裙子预算,心里算盘打得噼啪响,眉头拧成疙瘩。那郁闷如同阳光驱不散的阴影,牢牢盘踞心头。他总觉得这步棋太大胆太悬,钱袋子捂不住了。他无奈地长叹,认命地拿起刷子清理一个锈蚀的车圈——郁闷归郁闷,活还得干!摊上这么个“胆大包天”的合伙人,这日子,可真是越来越“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