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消失的妻子

华阳市公安局刑侦队的办公室里,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沈墨盯着电脑屏幕,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棱角分明的侧脸在显示屏的冷光下显得格外锋利。

“沈队,有新案子。“林夏推门而入,齐肩的黑发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珍珠发卡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手里拿着一份报案记录,指尖微微发白。

沈墨头也不抬:“说重点。“

“今早八点,锦绣花园小区有人报案,妻子失踪。“林夏将记录放在桌上,纤细的手指点了点关键信息,“报案人是丈夫,叫周明,32岁,公司中层。妻子叫苏雯,30岁,幼儿园老师。“

沈墨终于抬起头,深邃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锐利:“失踪多久?“

“据丈夫说,昨晚十一点还看到妻子在卧室睡觉,今早六点起床发现人不见了。“林夏顿了顿,“但有个细节很奇怪——“

“监控。“沈墨突然打断她,声音低沉。

林夏眼睛一亮:“没错。小区三个出入口的监控从昨晚十点到今早六点全部失灵,像是被人为干扰了。“

办公室的门又被推开,方清端着两杯咖啡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微卷的短发随着她的动作跳跃。“沈队!我查了苏雯的手机信号,最后定位在——“她突然看到林夏,声音戛然而止,撇了撇嘴,“哦,林副队也在啊。“

沈墨接过咖啡,眉头都没动一下:“继续。“

方清立刻眉飞色舞起来:“最后定位在他们家小区地下车库!但诡异的是,信号是在今早三点消失的,而丈夫声称妻子是今早六点才发现不见的。“

林夏轻轻皱眉:“时间对不上。“

“不仅如此,“方清凑近沈墨,神秘兮兮地说,“我黑进了苏雯的社交账号,发现她最近三个月和一个陌生账号频繁联系,但那个账号昨天突然注销了。“

沈墨站起身,身高优势让他在两个女孩面前显得格外挺拔。“去现场。“他抓起外套,手腕上的旧手表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锦绣花园是高档小区,绿化做得极好。周明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的斯文男人,此刻正坐在客厅沙发上,手指不停地敲打着膝盖。

“我妻子不可能自己离开,“他的声音有些发抖,“她的包、手机、证件全都在家里。“

沈墨环视着整洁的客厅,目光在茶几上的相框停留了一秒——照片里的苏雯笑得温柔,挽着丈夫的手臂。

“你们最近有争吵吗?“林夏轻声问,同时观察着周明的微表情。

周明摇头:“我们感情很好。她前天还说要给我做最爱吃的红烧排骨...“他的声音哽咽了。

方清在卧室转了一圈,突然蹲下来检查床底。“沈队!“她惊呼,“床底下有东西!“

沈墨快步走过去,从床底摸出一个银色U盘。周明一脸茫然:“这不是我们的东西...“

回到警局,技术科很快破解了U盘密码。屏幕上跳出的内容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那是一份详细的财务记录,显示周明在过去半年里陆续转出了近两百万到一个海外账户。

“这不可能!“周明在审讯室里激动地拍桌,“我根本不知道这些转账!“

沈墨靠在墙上,冷静地观察着这个男人的每一个表情变化。“你的网银密码谁知道?“

“只有我和我妻子...“周明突然僵住了,脸色变得惨白。

就在这时,方清冲进审讯室,手里举着平板电脑:“沈队!交通监控拍到苏雯了!今早四点,她一个人开车出了城!“

林夏接过平板,放大图像:“她穿着黑色风衣,戴着口罩...但副驾驶上好像还有个人?“

画面很模糊,但能隐约看到副驾驶座位上蜷缩着一个人形轮廓。沈墨的眼神骤然变得锋利如刀:“那不是人。“

“是玩偶?“方清凑近屏幕。

“是尸体。“沈墨的声音冷得像冰,“通知缉毒组,这案子不简单。“

华阳市公安局刑侦队的办公室里,沈墨盯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照片和线索图,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窗外暴雨倾盆,雨水拍打着玻璃窗,像是某种不安的预兆。

“监控录像显示,秦雪最后出现是在城东的咖啡厅。“林夏站在他身旁,声音轻柔却清晰,“但奇怪的是,她离开时没有叫车,也没有使用手机叫车软件。“

沈墨的目光扫过监控截图。画面中的秦雪穿着那件米色风衣,手里拿着咖啡杯,表情平静得看不出任何异常。但正是这种平静,让他感到一丝违和。

“陈岩那边怎么说?“沈墨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表表面。

林夏轻轻摇头:“他情绪很不稳定。从昨晚开始就一直在局里等消息,刚才技术科的小方给他打了镇静剂。“

沈墨皱眉。陈岩是出了名的硬汉,能让一个缉毒组的精英崩溃到需要镇静剂,这事绝不简单。

“沈队!“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方清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冲了进来,短发因为奔跑而微微凌乱,“我找到了些东西!“

她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沈墨面前,身上还带着雨水的气息。沈墨注意到她的指尖在微微发抖。

“咖啡厅后门的监控被人动过手脚。“方清飞快地打开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一段模糊的影像,“看这里,23分17秒的时候画面有0.3秒的跳帧,我用算法还原后发现——“

画面突然变得清晰,一个戴着鸭舌帽的身影出现在咖啡厅后门,而秦雪正跟着那人离开。

沈墨的瞳孔骤然收缩。那个背影太熟悉了,熟悉到让他胃部一阵绞痛。

“这不可能...“林夏轻声说,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方清疑惑地抬头:“你们认识这个人?“

沈墨没有回答。三年前那个雨夜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爆炸的火光,搭档的惨叫,还有那个消失在烟雾中的背影。他以为那个人已经死了。

“沈队?“方清担忧地看着他,“你脸色很差。“

沈墨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查这个人的去向。林夏,去调取咖啡厅周边所有监控。方清,我需要你黑进交通局的系统,查所有可疑车辆。“

两个女孩对视一眼,同时点头。林夏临走前轻轻捏了捏沈墨的手腕,那是他们之间特有的安慰方式。

办公室里只剩下沈墨一人。他走到窗前,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成扭曲的痕迹。手表上的特殊编号在昏暗的光线下若隐若现——那是三年前那场行动的代号。

“你到底想要什么...“沈墨低声自语,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突然,手机震动起来。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想知道真相吗?今晚十点,老地方见。别告诉任何人,否则她死。」

沈墨盯着屏幕,血液仿佛凝固。发信人知道三年前的事,知道他和秦雪的关系,甚至知道那块手表的秘密。

窗外,雨下得更大了。

沈墨站在监控室里,盯着屏幕上那个模糊的身影。那是秦雪最后出现在监控中的画面,她穿着那件米色风衣,手里拎着超市购物袋,步履匆匆地穿过地下停车场。然后,就像一滴水蒸发在空气中,她消失了。

“停。“沈墨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得像一把出鞘的刀。技术员小王立刻按下暂停键。

林夏站在他身侧,闻到了他身上那股淡淡的烟草味。她知道他昨晚肯定又熬夜了,那双锐利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发现什么了?“她轻声问,声音像一片羽毛落在水面上。

沈墨没有立即回答。他伸出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看这里。“他的指甲修剪得很整齐,指节分明,像是一双钢琴家的手。

方清从后排挤过来,马尾辫扫过沈墨的肩膀。她今天喷了柑橘味的香水,清新得像是夏天的阳光。“让我看看。“她凑近屏幕,鼻尖几乎要碰到沈墨的侧脸。

沈墨不动声色地往旁边挪了半步。他指向画面角落:“这个影子,不像是秦雪的。“

监控画面定格在秦雪即将拐弯的瞬间。在立柱的阴影里,确实有一道模糊的轮廓,像是有人站在那里等待。

“放大。“沈墨命令道。

画面被放大到极限,像素开始模糊。那个影子变得更加不清晰,但隐约能看出是个高大的身形,戴着鸭舌帽。

“这能说明什么?“陈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靠在门框上,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在制服下若隐若现。他的眼睛布满血丝,显然也是一夜未眠。

沈墨转过身,与陈岩对视。两个男人的目光在空中交锋,一个冷静如冰,一个炽热如火。“说明秦雪不是自己消失的。“沈墨说,“有人带走了她。“

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林夏注意到陈岩的拳头攥紧了,指节发白。她轻轻叹了口气,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杯水,递给陈岩。

“谢谢。“陈岩接过水杯,却没有喝。他的目光重新回到屏幕上,像是要把那个模糊的影子看穿。

方清已经开始在电脑上操作:“我可以试试图像增强。“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的代码像流水一样滚动。“不过需要一点时间。“

沈墨点点头,转身走向白板。上面贴满了秦雪失踪前的活动轨迹照片。他拿起一支红色马克笔,在几个关键时间点上画圈。

“秦雪最后一次被目击是在前天晚上7点23分,从超市回家。“沈墨的声音冷静得像是在讨论别人的案件,“她的车还停在车位上,但人不见了。“

林夏走到他身边,递上一份文件:“这是超市的购物清单。她买了两人份的食材,包括陈岩最喜欢的红酒。“

沈墨接过文件,眉头微皱。他注意到林夏今天戴了那对珍珠耳环,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记得那是她生日时自己随手送的礼物,没想到她一直戴着。

“两人份...“沈墨喃喃自语,“她约了人?“

陈岩猛地抬头:“不可能。那天我在外地执行任务,她知道的。“

沈墨没有接话。他继续翻看文件,突然停在一页上:“这是什么?“

那是一张银行流水单。林夏解释道:“例行检查时发现的。秦雪在失踪前一天取了一笔现金,五万元。“

“用途?“

“没有注明。“

沈墨的眼睛眯了起来。他转向陈岩:“你知道这件事吗?“

陈岩摇头,脸色变得难看:“她从没提过。“

方清突然惊呼一声:“我找到了!“所有人都围到她的电脑前。经过处理的图像清晰了许多,那个模糊的影子现在可以辨认出是个身高约180cm的男子,戴着黑色鸭舌帽和口罩。

“能看清脸吗?“沈墨问。

方清摇头:“不行,角度太刁钻了。但是...“她调出另一个程序,“我对比了全市的监控系统,发现同一个人在案发前三天就开始出现在秦雪周围。“

屏幕上跳出十几张监控截图,那个戴鸭舌帽的身影时远时近地出现在秦雪上班的路上、常去的咖啡馆、甚至小区附近。

沈墨的呼吸变得急促。他认出了那种跟踪手法——专业、隐蔽、耐心。这不是临时起意的绑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行动。

“查这个人的行动轨迹。“沈墨命令道,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我要知道他最后去了哪里。“

林夏注意到沈墨的手在微微发抖。她知道他想起了三年前那个失败的案子,当时也是这样的跟踪者,最后导致了搭档的重伤。她悄悄靠近一步,让自己的肩膀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

沈墨似乎没有察觉这个小动作,但林夏看到他紧绷的肩膀稍微放松了一些。

陈岩突然一拳砸在墙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该死的!到底是谁?“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痛苦和愤怒。

秦雪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她今天穿着浅灰色的西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看到陈岩的样子,她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了专业冷静。

“心理侧写出来了。“她说,声音平稳得像是在讨论天气,“根据行为模式分析,这个人不是随机作案。他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对秦雪的生活习惯非常了解。“

沈墨接过文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秦雪的手。那一瞬间,他注意到秦雪的手冰凉得不正常,而且有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颤抖。

“你还好吗?“沈墨问。

秦雪微微一笑,那个笑容完美得像是排练过无数次:“我很好。只是担心同事。“

沈墨点点头,没有追问。但他的目光在秦雪脸上多停留了一秒,注意到她今天化了比平时更浓的妆,像是要掩盖什么。

方清突然喊道:“找到了!“她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提高了一个八度,“这个人在秦雪失踪后去了城东的废弃工厂区!“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沈墨盯着地图上那个闪烁的红点,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脑海中炸开。那个区域——正是三年前那个案子最后收网的地方。

“准备行动。“沈墨说,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去找秦雪。“

林夏看着他坚毅的侧脸,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知道,一旦沈墨露出这种表情,就意味着他已经锁定了猎物,绝不会放手。

而此刻,没有人注意到秦雪悄悄退到了房间角落,她的手指紧紧攥着那份心理侧写报告,指节发白。报告最后一页的角落里,有一个用铅笔轻轻画下的符号——那是一个眼睛的图案,和沈墨手表背面刻着的编号旁的那个符号一模一样。

华阳市公安局的灯光在深夜里依然明亮,沈墨站在白板前,手指间夹着一支快要燃尽的烟。烟雾缭绕中,他盯着那些错综复杂的线索照片,眉头紧锁。妻子失踪案已经过去三天,所有的常规调查都陷入了死胡同。

“沈队,咖啡。“林夏轻轻推开门,将一杯冒着热气的黑咖啡放在他手边。她的指尖在杯沿停留了一秒,像是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抿了抿唇。沈墨没有抬头,只是机械地接过杯子,指节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两人都像触电般微微一顿。

林夏的珍珠发卡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她站在沈墨身侧,目光扫过白板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照片。“监控死角太多了,“她轻声说,“但我觉得重点应该放在她最后出现的那家咖啡馆。“

沈墨终于转过头看她,那双总是锐利的眼睛此刻布满血丝。“你查过监控了?“

“嗯,方清帮我调取了周边所有摄像头。“林夏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有个细节很奇怪,你妻子离开时,手里多了一个黑色手提包。“

沈墨的瞳孔猛地收缩。他记得很清楚,妻子出门时只带了一个米色手包。这个发现像一把刀,突然刺破了案件的迷雾。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方清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风风火火地闯进来,短发因为奔跑而微微翘起。“沈队!我找到了!“她的眼睛亮得惊人,“那个黑色手提包的主人!“

沈墨几乎是扑向电脑屏幕。方清身上淡淡的柑橘香气萦绕在鼻尖,她飞快地敲击键盘,调出一段模糊的监控画面。“看这个人,他在咖啡馆外徘徊了至少二十分钟。“

画面中,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子站在街角,时不时看向咖啡馆的方向。当沈墨的妻子走出来时,他立刻迎了上去,递给她那个黑色手提包。

“能放大吗?“沈墨的声音沙哑。

方清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画面被放大到极限。那个男人的手腕上,隐约可见一个蛇形纹身。沈墨的呼吸突然停滞——这个纹身他太熟悉了。

“是'蝮蛇'的人。“他低声说,声音里压抑着某种危险的情绪。

林夏和方清同时看向他。林夏的眼神复杂,而方清则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沈队,这案子可能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得多。“

沈墨没有回答。他转身走向窗边,华阳市的夜景在窗外铺展开来。三年前那次失败的行动又浮现在眼前——那次行动中,他的搭档重伤,而“蝮蛇“组织的主要成员却逃脱了。从那以后,这个纹身就成了他梦魇的一部分。

“我去找陈岩。“沈墨突然说,抓起外套就要往外走。

林夏一把拉住他的手臂。“等等!“她的声音罕见地提高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蝮蛇'真的卷入了你妻子的失踪案,这很可能是个陷阱。“

沈墨甩开她的手,眼神冷得像冰。“所以呢?“

“所以你需要计划,需要支援!“林夏的声音几乎是在恳求,“你不能一个人去冒险。“

方清站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绞在一起。她突然说:“我可以黑进他们的通讯系统,至少能知道他们在哪里活动。“

沈墨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这两个女人。林夏的眼睛里是他熟悉的担忧和固执,而方清则是一副豁出去的表情。他突然意识到,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他,而这种关心此刻让他感到一种奇怪的窒息感。

“听着,“他深吸一口气,“这是我的私事。你们没必要——“

“这不是私事!“林夏打断他,声音颤抖,“从你妻子失踪那一刻起,这就是一个刑事案件。作为你的搭档,我有责任确保你不做傻事。“

办公室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剑拔弩张。方清看看沈墨,又看看林夏,突然小声说:“我去找秦医生帮忙分析一下犯罪心理特征。“

她匆匆离开,留下沈墨和林夏对峙。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最终是林夏先开口:“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担心吗?“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因为三年前那次行动后,你差点把自己毁了。我不能看着历史重演。“

沈墨的表情微微松动。他记得那次重伤后,是林夏每天来医院陪他做复健,是林夏在他最颓废的时候一巴掌打醒了他。但现在,他不能停下。

“我必须找到她。“他只说了这一句。

林夏望着他坚毅的侧脸,突然感到一阵无力。她太了解这个男人了,了解他的固执,了解他藏在冷漠外表下的炽热灵魂。也正是因为了解,她才更害怕失去他。

“至少等陈岩回来,“她最终妥协,“他熟悉'蝮蛇'的运作方式。“

沈墨没有回答,但他的肩膀微微放松了一些。林夏知道这是他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她悄悄松了口气,却在转身时看到沈墨手表上那个特殊的编号——那是他前搭档的警号。这个发现让她的心又揪了起来。

窗外,华阳市的夜色更深了。在这座不夜城里,有人正在暗处编织着一张危险的网,而网的中心,正是沈墨最在乎的人。林夏默默祈祷,希望这一次,命运能对这个男人仁慈一些。

华阳市公安局的灯光在深夜里依然明亮,像一只永不疲倦的眼睛。沈墨站在案情分析板前,修长的手指轻轻敲打着那些照片和线索,仿佛在弹奏一首无声的钢琴曲。他的手表在灯光下泛着冷光,那个特殊的编号若隐若现。

“沈队,有新发现。“林夏推门而入,她的珍珠发卡在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她手里拿着一份报告,指尖微微发白,像是攥得太紧。“秦雪的心理分析报告显示,陈岩最近的行为模式有异常。“

沈墨接过报告,眉头微蹙。纸张在他手中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某种不安的预兆。“异常?“

“他最近频繁出入城南的废弃工厂区,而且...“林夏犹豫了一下,“他的手机信号在案发当晚曾经出现在秦雪失踪地点附近。“

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推开,方清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走了进来。“沈队,你的咖啡。“她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却在看到林夏时微微收敛了笑意。“哦,林副队也在啊。“

沈墨接过咖啡,没有注意到两个女孩之间微妙的气氛。“方清,查一下陈岩最近三个月的通讯记录。“

“已经在查了。“方清的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有趣的是,他的加密通讯记录里有个反复出现的号码,属于一个叫'老K'的人。“

林夏的瞳孔微微收缩。“老K?那不是三年前...“

“三年前那个案子的漏网之鱼。“沈墨的声音冷得像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表表面。“陈岩怎么会和他有联系?“

方清突然惊呼一声:“等等!我刚刚黑进了交通监控系统,发现秦雪失踪当晚,她的车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城南废弃工厂区!“

三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仿佛有无形的电流穿过。沈墨的手表指针指向凌晨两点,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我去找陈岩谈谈。“沈墨抓起外套,动作利落得像一把出鞘的刀。

林夏拦住他:“太危险了!如果陈岩真的有问题...“

“正因如此,我才必须去。“沈墨的眼神让林夏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他也是这样义无反顾地冲进那栋燃烧的大楼。

方清突然插话:“我有个主意。我们可以先监视陈岩,看看他接下来会做什么。“她的眼睛闪着狡黠的光,“我在他手机里植入了一个小程序,可以实时定位。“

林夏皱眉:“这不合规矩...“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沈墨打断了林夏,对方清点点头,“做得好。“

林夏的嘴唇抿成一条直线,珍珠发卡在灯光下微微颤动。她看着沈墨和方清默契的样子,心里泛起一阵酸涩。

就在这时,沈墨的手机响了。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想知道秦雪的下落吗?一个人来老地方。别耍花样,否则她死。“

沈墨的手指收紧,手机屏幕在他掌心发出轻微的碎裂声。林夏和方清同时凑过来看,三人的呼吸在狭小的空间里交织。

“我去。“沈墨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不行!这明显是个陷阱!“林夏抓住他的手臂,力道大得惊人。

方清咬着下唇:“我可以追踪这条短信的来源...“

“没时间了。“沈墨轻轻挣开林夏的手,“秦雪的命在他们手上。“

林夏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决绝:“那我跟你一起去。“

“不行。“沈墨的语气不容置疑,“对方说了,一个人。“

方清突然说:“等等,我有个办法。我可以远程黑入附近的监控系统,至少能知道沈队去了哪里。“

沈墨点点头,转身走向门口。在推开门的那一刻,他回头看了一眼林夏,眼神复杂。“如果我两小时内没回来...“

“你会回来的。“林夏打断他,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你总是会回来的。“

沈墨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脚步声渐渐远去。方清已经开始在电脑上忙碌,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林夏站在原地,珍珠发卡不知何时松开了,黑发垂落在脸颊旁。

“他一定会没事的,对吧?“方清突然问道,声音里带着少有的不安。

林夏没有回答。她走到窗前,看着沈墨的身影融入夜色。华阳市的霓虹在雨后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是无数个未解的谜题。

在城市的另一端,陈岩站在废弃工厂的阴影里,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他拨通了一个号码:“鱼上钩了。“

电话那头传来低沉的笑声:“很好。记住,这次不能再失手了。“

陈岩挂断电话,眼神阴郁。他摸了摸腰间的手枪,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想起沈墨那双永远冷静的眼睛。

各方势力在这个雨夜悄然交汇,像一张无形的网,而秦雪,就是那张网中央的诱饵。

沈墨站在白板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表边缘。那块看似普通的表盘下藏着编号,就像这个案子表面平静却暗流涌动。白板上密密麻麻的照片和红线交织成网,最中央是秦雪失踪前最后被监控拍到的画面——她穿着那件米色风衣,在便利店门口微微侧头,像是在等人。

“队长,咖啡。“林夏将冒着热气的纸杯放在桌角,手指不经意擦过沈墨的手背。她今天换了新的珍珠发卡,在灯光下泛着柔润的光泽。“技术科刚发来便利店监控的增强画面,秦雪手里拿着两杯奶茶。“

沈墨皱眉。两杯?秦雪从不喝奶茶。他接过平板,画面经过方清的处理后清晰得能看见杯壁凝结的水珠。其中一杯贴着便利贴,上面隐约有字迹。

“方清能复原吗?“

“已经在试了。“林夏的声音轻柔得像羽毛,“她说需要点时间破解热敏纸的褪色痕迹。“她顿了顿,“陈岩在审讯室等了一夜,要不要...“

沈墨摇头。陈岩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他见过太多次,就像三年前行动失败后镜中的自己。有些痛苦不需要言语,就像他手表底下那道疤,永远提醒着失败的代价。

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方清抱着笔记本冲进来,短发因为奔跑而翘起一撮。“搞定了!“她喘着气把屏幕转向沈墨,“便利贴写的是'老地方见',但重点是这个——“她调出另一个界面,“我追踪了秦雪手机最后发出的信号,不是从家里,是从城西的废弃化工厂!“

沈墨的瞳孔骤然收缩。化工厂。三年前那个雨夜,子弹穿透搭档肩膀时飞溅的血花,还有黑暗中那双充满恨意的眼睛。他下意识按住手表,金属的凉意透过皮肤。

“队长?“方清歪头看他,马尾辫随着动作晃动。她今天涂了橘子味的护手霜,甜腻的香气混着咖啡味飘过来。“我还发现个奇怪的事,秦雪失踪前一周,她的电脑搜索记录全是关于...你。“

林夏猛地抬头。沈墨感觉空气突然变得粘稠,像被浸在蜂蜜里。他想起上个月警局聚餐,秦雪端着香槟杯站在露台阴影处,月光描摹着她衬衫的轮廓。“沈队,“她当时说,“有些秘密就像伤口,不挖开永远不会好。“

现在他明白了,那根本不是闲聊。

陈岩踹开会议室门时,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他制服皱得像抹布,下巴冒出青茬,但眼神亮得吓人。“化工厂有发现,“他声音沙哑,“地下管道里找到这个。“他摊开掌心,是一枚珍珠纽扣。

林夏倒吸一口气捂住胸口——她今天外套少了一颗扣子。

沈墨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脑子里炸开。他突然想起昨天半夜回办公室,看见林夏站在他的储物柜前,背影僵硬得像尊雕塑。当时她解释说在找档案,可现在那些零碎的片段突然拼成了可怕的图案:林夏总在他查案时恰到好处地出现,她对方清若有若无的敌意,还有秦雪失踪前曾私下约谈过林夏...

“全员配枪。“沈墨的声音冷得像冰,“立刻出发去化工厂。“他扣上枪套时,发现方清正盯着他看,女孩眼里闪烁着他读不懂的情绪。当他的目光扫过林雪空荡荡的座位,胃部突然沉了下去。

警车呼啸着穿过城市,沈墨看着后视镜里自己苍白的脸。三年前的噩梦正在重演,只是这次,猎物和猎人的位置似乎调换了。手表秒针走动的声音在寂静的车厢里格外清晰,像倒计时,又像某种警告。

沈墨站在废弃工厂的阴影里,手表指针在黑暗中泛着微弱的荧光。他盯着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耳边是林夏急促的呼吸声。她站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配枪,珍珠发卡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沈队,技术科刚发来定位。“方清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电流的沙沙声,“目标就在里面,但信号很弱,像是被什么干扰了。“

沈墨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敲了两下耳机表示收到。他想起三天前秦雪失踪时监控拍到的最后一个画面——那个穿着黑色风衣的背影,走路时左肩微微下沉的习惯。当时他就该认出来的。

“陈岩知道了吗?“林夏突然低声问。

沈墨摇头,金属表带硌得腕骨生疼。他想起昨天陈岩在办公室里红着眼睛砸碎玻璃杯的样子,碎玻璃扎进手掌里,血滴在秦雪的照片上。那个总是冷静自持的心理学专家,第一次在他们面前失控。

“他不能来。“沈墨说,“会坏事。“

工厂深处传来金属碰撞的声音。沈墨做了个手势,林夏立刻会意地绕向侧门。她的动作像猫一样轻巧,黑发在夜风中扬起又落下。沈墨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年特警队那次行动带的是林夏而不是老周,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铁门推开时发出刺耳的呻吟。沈墨的枪口划过黑暗,月光从破碎的顶棚漏下来,照在中央被绑在椅子上的身影上。秦雪垂着头,浅色衬衫上沾着大片暗色痕迹。

“别动。“阴影里传来熟悉的声音,“把枪放下,沈队。“

沈墨的瞳孔骤然收缩。陈岩从柱子后面走出来,手里握着的不是配枪,而是一把手术刀。刀尖抵在秦雪颈动脉上,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你疯了?“林夏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沈墨不用回头也知道她的枪现在一定指着陈岩的后心。珍珠发卡掉在地上的声音很轻,但在一片死寂中清晰可闻。

陈岩笑了,那个总是沉稳可靠的缉毒警此刻眼神涣散。“三天前缉毒组缴获的那批新药...秦雪发现了成分异常。“他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她查到这批药和市局高层有关...“

沈墨突然明白了。他想起上周局长拍着他肩膀说“这案子别查太深“时的表情,想起技术科突然故障的硬盘,想起档案室里消失的验尸报告。手表秒针走动的声音在耳边放大,三年前老周中弹倒下的画面和眼前重叠。

“所以你就绑了她?“林夏的声音在发抖,“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陈岩的刀尖陷进秦雪苍白的皮肤里,一丝鲜血顺着刀锋滑落。“我在保护她。“他说,“只要她消失一段时间,等风波过去...“

沈墨突然动了。他的动作快得不像人类,陈岩甚至没看清他是怎么靠近的。等反应过来时,手腕已经被铁钳般的手指扣住,手术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陈岩条件反射地肘击,却被沈墨侧身闪过,反手一记手刀劈在颈侧。

林夏冲过来解开秦雪的绳索,手指探向她的颈动脉。“还活着!“她抬头喊,声音里带着哭腔。沈墨看着陈岩瘫软在地上的身体,突然觉得疲惫不堪。手表表盘在打斗中裂了一道缝,露出里面刻着的编号——那是老周的警号。

工厂外传来警笛声,由远及近。方清的声音在耳机里炸开:“沈队!局长带着人往你们那边去了!他刚下令切断所有通讯频道!“

沈墨弯腰捡起陈岩掉落的手机,最新一条短信赫然写着:“处理干净。“发信人备注是“老板“。

月光突然被车灯切断。沈墨站在光柱中央,看着十几支枪口对准自己。局长从警车后走出来,皮鞋踩在碎玻璃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沈墨,“他叹气,“你总是这么不听话。“

沈墨笑了。他摘下手表扔给林夏,金属表身在月光下划出一道银线。“记得帮我修好。“他说,然后举起双手走向警车,背影挺拔得像一把出鞘的刀。

林夏攥着手表站在原地,珍珠发卡不知何时又回到了她发间。表盘裂缝里,老周的警号在月光下微微发亮。

雨后的华阳市公安局笼罩在朦胧的水汽中,沈墨站在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表上的编号。那块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就像他此刻的眼神。

“沈队。“林夏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两杯咖啡。她的珍珠发卡在灯光下微微发亮,像是黑夜里的星辰。“技术科刚把最后一份报告送来了。“

沈墨接过咖啡,指尖相触的瞬间,林夏的耳尖悄悄红了。她假装整理文件,掩饰自己加速的心跳。三年来,她总是这样,用最专业的态度藏起最柔软的心事。

“方清呢?“沈墨突然问道。

“在技术室哭呢。“林夏叹了口气,“那丫头从昨晚开始就没合眼,硬是把嫌疑人手机里删除的聊天记录全恢复了。“

沈墨的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动。他想起那个总是扎着俏皮马尾的女孩,每次破案后都会偷偷往他办公桌抽屉里塞手工饼干。现在想来,那些饼干上的糖霜图案,都是他喜欢的刑侦剧logo。

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陈岩扶着秦雪慢慢走来。秦雪的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锐利。陈岩的手臂上缠着绷带,却固执地非要亲自搀扶她。

“医生说了要静养。“沈墨皱眉。

秦雪轻轻摇头,发丝拂过陈岩的肩膀:“我必须来。那个心理侧写还有最后一块拼图。“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陈岩没说话,只是把扶着她腰的手收紧了些。三天前那场生死追击中,是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用身体替他挡下了致命一击。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局里都说秦雪是“带刺的白玫瑰“。

会议室里,投影仪亮起。方清红着眼睛调出最后一段视频,画面里是失踪的妻子站在河边,身后那个模糊的身影终于清晰可辨。

“是她的心理医生。“秦雪的声音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利用移情现象操控被害人,再嫁祸给丈夫。典型的'完美犯罪'心理模式。“

沈墨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疲惫却坚定的脸。林夏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线索,方清的键盘上还沾着咖啡渍,陈岩的作战服上血迹未干,秦雪的手指在桌下悄悄与陈岩十指相扣。

他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失败的夜晚,搭档倒在血泊中的场景。那时他以为再也不会相信团队的力量。但现在,他看着这些为了真相不顾一切的人,胸口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融化。

“结案吧。“沈墨说。

走出会议室时,方清偷偷往他手里塞了张纸条。沈墨展开一看,上面画着个笑脸和一行字:“下次请我吃火锅,就当报酬啦~“他摇摇头,却把纸条折好放进了口袋。

林夏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背影欲言又止。她想起昨晚在档案室熬夜时,无意中看到的沈墨私人档案。那上面写着他已故妻子的名字,和一场至今未破的悬案。她知道,有些伤痕永远不会消失,就像他手表上那个编号。

但此刻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公安局门前的台阶上。秦雪靠在陈岩肩头小憩,方清蹦蹦跳跳去给大家买早餐,林夏轻轻整理着沈墨被风吹乱的衣领。

在这个雨过天晴的早晨,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伤痕,却又奇妙地成为了彼此的良药。就像刑侦队办公室里那盆总也养不死的绿植,伤痕累累却依然向着阳光生长。

沈墨站在台阶最高处,看着城市在雨后焕然一新。他摸了摸手表,第一次觉得,或许有些故事不必永远停留在最后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