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回雁楼

燕回开口试探道:“前辈认识我?”

“说实话,面生。按理说,小友这般的少年英才早应该名满江湖了,可老夫却从未听说过冲虚道长何时收了这样一位高徒?”

‘把我当成武当的了,看来是心法上面露的破绽。’

“前辈识得武当心法?”

“年轻之时有一位故友出自武当,故而熟悉一点罢了。”

‘呵呵,故友,不会和刘正风、曲洋一样基情四射吧?话说这衡山派还真是一脉相承,全是搞艺术的。’

“前辈这话就欠妥了,莫非修武当心法的就得是冲虚的徒弟不成?”

莫大见他一口一个“冲虚”,不似作假,有些迷糊了。

难不成这还是位虚字辈的?

可哪有这个年纪的虚字辈?

武当心法基本不外传,眼前之人若不是出自武当还能是哪里?

忽地,他想到了另外的一个可能:当今皇上潜邸之时,兴王府似乎离武当山不远……

“既然小友不愿透露身份,那倒也无妨,你到那儿就说是衡山莫大的客人,我那师弟自会奉你为座上宾的。毕竟,他与我再不和,师兄的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说完,好似无意地,边起身边叹了口气:

“你说这江湖还是不是大明的天下,乱糟糟的,朝廷也不管管?可笑我那师弟天真不晓事,听说还花了大量身家捐了个官,指望能靠着朝廷给的一个身份保全家小性命。就是不知道,人家卖不卖朝廷的面子?”

燕回望着老者远去的背影,怔怔出神。

‘这是猜到了我是朝廷的人,拿朝廷体面来架我呢。’

看来这莫大猜到了这次金盆洗手不会顺利,正在四处寻找破局点。

那个刘正风现在只怕还整日和曲洋弹琴吹箫,不知道平日跟自己不和的师兄正在为他全家老小的性命四处奔忙。

不得不说,搞艺术的真是心大。

燕回在莫大走后,也没了食欲,出了镇子,径直往衡阳城赶去。

衡阳城是衡阳府的首县,经济、军事要冲之地,设有衡州卫等卫所,燕回在此处办事,人手是不缺的。

燕回赶到衡阳城的时候天色已晚,他也不是个委屈自己的人,吃穿用度从来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反正花的是朝廷的银子。

路过这衡阳城较为出名的回雁楼,就走进去了,准备随便吃点。

这回雁楼好像还是南岳衡山派的产业,此地消费水平着实不低,一般的百姓和江湖客可来不起这种地方。

“金盆洗手大会”期间,刘正风好像把这里包下来了,令狐冲等人作为客人才有机会在这等高档场所吃吃喝喝,还打了一架。

原著中,回雁楼坐斗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剧情点。

这里饭菜口味也还不错,燕回都想常住在这里了。

美中不足的是,回雁楼是纯粹吃饭的酒楼,没有住宿的地方。

燕回前世今生都没有饮酒的习惯,他点了几个小菜,一个人边吃边听着周围人的谈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八卦可以听。

锦衣卫无孔不入,江湖人不敢妄议皇上朝廷,那就只好谈谈江湖趣事了。

什么东城七十岁的郭老太爷上个月迎娶二八年华的美妾,最后一把老骨头折在了小妾肚皮上;衡山刘三爷家的护院在群玉苑一夜七次,惹得那位好姑娘一怒之下免单;西边郝员外家千金被淫贼田伯光劫走坏了清白,被寻回来后羞愤自尽……

聊什么的都有。

‘田伯光……’

白天莫大的那番话,确实点醒了他。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局外人。

当初选择依靠朝廷学到常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高深武功,自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之前为帮皇上得罪文官是代价,如今要为了朝廷体面掺和江湖恩怨也是代价。

没人不让他吃瓜看戏,但该自己出手的时候也躲不掉。

既然横竖都得入局,田伯光这事,他或许也该管管。

左右不过顺手的事。

吃完饭后,他就在附近找了家客栈,问店家借来笔墨,写了封信,让跑腿小厮送到了城西铁匠铺。

那里是锦衣卫的一个临时驻点。

信送出后不久,就有人送了几只鸽子过来。

这是衡州卫养的鸽子,放出去之后就会自己飞回去。

他简短地写了几句话,让衡州的锦衣卫查一查田伯光的下落。

想了想,又加上一条:核实刘正风捐官之事。

燕回将信纸卷好,封装好之后,系在鸽子腿上,放飞了鸽子。

之后,他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桌前发呆。

摇曳的烛火发出的微光照在他的脸上,明灭不定。

余沧海借着为儿子报仇的口号,就可以灭林家满门,因为师出有名,符合所谓的“江湖规矩”。

左冷禅为了五岳并派的目的杀鸡儆猴,以私通魔教的名头来私下处决刘正风一家,说是什么五岳盟规。

这座江湖真的是一点规矩都没有,一个两个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这一次,要是朝廷连“官身”的刘正风都保不住,朝廷的脸面何存,我这个“钦命提督江湖靖安事务都指挥佥事”的脸面往哪儿搁?!

‘虽然很不喜欢被人利用,但我更不喜欢有人扇我的脸。’

本来就想玩玩的,怎么又干起活来了?

算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心中有了计较,燕回就吹灯歇息了。

锦衣卫的办事效率就是高!

天还未亮,消息就已经送到燕回下榻的客栈了。

田伯光目前还在衡阳城徘徊,而且巧的是,就躲在隔壁客栈。

至于刘正风捐官之事,也得到了核实。

嘉靖皇帝目前还没有正式修道,孝宗皇帝攒下的家底也还在,朝廷不怎么缺银钱,捐官之事其实并不多见。

但此例起于成化年间,一直没有废除,现下也还是有的。

刘正风以白银八千两捐得正三品虚职参将,没有实际兵权,仅有名号与官服仪仗。

但即便这样,那也是朝廷所封,咱们得做好售后。

不是鼓励卖官鬻爵,只是朝廷体面威严不容侵犯。

燕回通过送信之人传令衡州卫所,让其密切监视衡州境内嵩山派人员的动向。

于是,整个衡州的锦衣卫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