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金盆洗手

众人一番苦劝,才把余沧海拉住了。

当然了,主要还是因为余沧海见到燕回之后,估摸了一下,没把握能拿下他。

燕回自然也就坡下驴,毕竟主角还未登场,自己先唱起来了算怎么一回事?

在场群雄也开始正视起了燕回,之前看他年岁,都以为是谁家小辈。

现在一看,能跟余沧海结下仇当面还能硬刚不怂的人,那必然是同一个级别的。

众人纵然有心结交却都不好上前,因为此时上前就相当于得罪了余观主。

过得一会儿,外面传来铳声鼓响,同时还伴有鸣锣开道之声,应该是衡州府的人到了,这时一直待在内堂的刘正风终于迎了出来。

燕回不愿与那些文官见面,再加上一会儿可能还要宣旨,他在这儿有些不便,就避了出去。

等到刘正风礼送那官员出门,大家开始入席。

江湖是个论资排辈的地方,内厅里正为了个座次推来推去。

外面的燕回看到此景摇了摇头。

混个江湖还要这么累,他在朝堂上都不这样。

他一早就竖立起个“目中无人”的人设,除了皇帝即便是上官他也不惯着,偏偏他那“头上只有一片天”的理由很得嘉靖皇帝的心。

群臣鄙视他,却又拿他没有什么办法。

里面为了一个上座推来推去的时候,燕回已经和非非一起,坐小孩那桌了。

他一向不在乎这些虚的,既不饮酒,也不需要靠座次来酒逢知己,坐哪儿都一样,只要有吃的。

‘一群笨蛋,跑去跟一群大人挤来挤去,那不是虎口夺食吗?还是我聪明,这群小朋友能吃多少?最后还不都是我的。’

一会儿之后,燕回望着桌上空荡荡的盘子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输在了哪里。

反倒是隔壁大人那桌觥筹交错,大家光顾着饮酒了,菜都没怎么动。

最后还是刘正风的弟子向大年看这桌子上的菜空了,命人重新上了一轮。

席间,有几个黄衣人从他身边走了过去,进了大厅。

“这是嵩山派的人。”

非非凑过来跟燕回说道。

“吃饱了吗?”

非非摇摇头,又点点头。

摇头是因为真没吃饱,这群小孩太能吃了;点头则是因为燕回既然这么问了,接下来应该是有什么事,她不想因为自己没吃饱耽误大哥哥的正事。

“没吃饱没关系,一会儿应该会比较乱,你看里面哪个桌子上的菜比较好吃,就去那儿吃。”

燕回起身向大厅走过去,见里面好像已经起了争执。场间嘈杂,这些人说得什么听不清,只见一群嵩山弟子从后堂押着几个人出来了。

屋顶上躲着三个黄衣中年人,他们看了燕回二人一眼就收回目光继续关注厅内了。

嵩山派前几日秘密进城的三十多人基本都在这里了。

燕回年纪虽不大,但也算是浸润朝堂多年,现在再来看“金盆洗手”,却是别有一番感慨。

这其实就是左冷禅想要推行五岳并派的一次尝试,他想看看自己这个五岳盟主的旗帜在插手各派内务时还好不好使。

结果显而易见,太好使了。

之所以派几个师弟过来,是因为只要他不出场,那便进可攻退可守。

若是成功,那就更进一步,五岳并派;若是失败,带队的三大太保中推一个出来背锅就行,他依旧是五岳盟主。

通过这件事,他看清楚了四派的态度:

岳不群是个和稀泥的,到时大势一成,由不得他。

莫大是个老狐狸,凡事想着遁走不掺和。

面对这种人,左冷禅也是有办法的:老狐狸不怕,到时候只要逼得他躲无可躲就行。

泰山派天门道人嫉恶如仇,一听刘正风跟魔教之人来往,马上就站到嵩山这一边了。

这种人最好对付了,想要他帮你对付谁,给对方扣上魔教的帽子就是了。

至于到最后瞒不住了怎么办,那就不办了呗,把他干掉,换一个人照样能代表泰山派。

最后就是这个定逸师太,她居然敢公然唱反调。

给恒山派记小本本上,作为重点针对目标。

这左冷禅哪里是混江湖的,分明就是个政治家呀!

大厅里的冲突已经一触即发,在嵩山派一名弟子用匕首割开刘正风之子脖子的同时,伴随一声响彻云霄的尖鸣,一支鸣镝升空了。

那名嵩山派弟子甚至还愣了一下,这一刀怎么声音这么大?

接着外面有了骚乱声,除此之外,还有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传来。

锦衣卫和大明官军,到了。

外面的一众江湖人纷纷拔出刀剑,和官军对峙了起来。

领军之人跟着锦衣卫的头头来到燕回的面前:

“末将马维新,受湖广总督张大人所命,静候大人差遣。”

“马将军辛苦,让弟兄们先围着吧。”

二人应喏退下。

燕回走向场中。

“诸位,刘正风乃是我朝廷三品参将,现如今他的家人被挟持杀害,此事有损我朝廷颜面,本官不得不管。

“嵩山派弟子戕害官属,藐视君威,现予以缉拿问罪,若有妨碍执法者,同罪。

“我知在场诸位大都是受刘将军所邀,是刘将军的客人。

“作为客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

“希望诸位不要自误。”

他此言是在给朝廷的这次行动定下一个基调,至于这番话有多大的说服力他并不知道。

但外面那些严阵以待的官军,以及他们带来的强弓劲弩、火枪火炮,那可太有说服力了。

燕回那一番话,给了在场的大多数人一个定性。

‘对呀,咱们是刘将军的客人,跟嵩山派的那群贼子不熟。’

这些江湖人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可能脑子一热,就跟朝廷干起来了,可一旦有了退路,马上就内部分化了。

燕回还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事,官军到来时拔刀最快的、嚷嚷着要跟朝廷碰一碰的那几个人,怂得也是最快的。

“大家不要听他的,我们江湖与朝堂向来两不相干,他今日所行之事乃是坏了规矩,是在试探我们江湖人的团结程度,若是今日让他得逞,江湖武人跪伏朝堂之下的日子怕是不远了呀!

“为今之计,当团结一致,挺直我们江湖人的脊梁,跟他们血战到底。当朝堂诸公意识到治理江湖的成本太大的时候,他们也就不会再来打江湖的主意。

“这是我们江湖人唯一的活路!

“诸位,我们是在为后世江湖儿女的自由而斗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江湖,也是大明的江湖。你刚刚的这番话,是左冷禅和嵩山派的意思?”

丁勉环顾四周,他刚刚一番慷慨言辞虽然能起到一定效用,但其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不会站在他们这边与朝廷死战。

归根结底,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如何能与朝廷精锐抗衡?

己方三十三人,虽然各个都是好手,但周围有数千官军围困,对方有强弓劲弩,甚至还有火枪队,今日只怕是凶多吉少,无论如何不能连累师兄和嵩山派,于是当即回答道:

“是我个人的意思,今日之事,乃是我师兄弟三人,见刘正风勾结魔教行祸害江湖正道之事而不忿,带着弟子来想为江湖同道讨个公道。”

让燕回颇为惊讶的是,丁勉的一番话居然真的让一部分人相信嵩山派在其中充当了一个“抱薪者”的角色,纷纷表示愿意同他们一起杀出一条血路。

燕回叹了口气,他深感自己的口才不够好,对于这些被嵩山派忽悠的“填线宝宝”没什么办法劝导他们。

既然如此,那就只好超度他们了。

“马将军,看你的了。”

燕回眉头一皱,退至众人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