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无情吐槽曹老板,陶谦的危局?
- 三国:摆烂谋士,曹操偷看我日记
- 粥糊剑
- 2209字
- 2025-04-30 20:42:46
“主公,您快放手!”
荀彧有点洁癖,曹操那黝黑的老手向他伸来的一瞬间,他便已提前预判,向一旁躲闪,但却仍旧慢了半拍。
“噗通”一声!
堆积在荀彧书桌上的政务像是雪崩似的崩塌,差点把曹操和荀彧二人全部埋进去。
这下子,曹操可算老实了,十分乖巧的主动协助荀彧把政务归类。
“主公!”
“您去的那家青楼,是我荀家名下的产业。”
见曹操一副刨根究底的模样,荀彧无奈,把事情的真相和盘托出。
此话一出,曹操老脸瞬间红的跟个猴屁股似的。
这特么……好不容易去逛个青楼,用的是曹仁的名号,逛的竟然还是荀彧家的青楼!
他这主公当的,属实有些丢人。
不过好在,都是自己人,应该不至于把他偷逛青楼的事迹对外宣传。
“文若,那两个小子一个叫满宠,一个叫顾牧。”
“满宠是个踏实肯干的,顾牧却喜欢偷奸耍滑。”
“到了你这儿,可千万看好那顾牧,别再让他整日无所事事,跑出去勾栏听曲!”
荀彧一下子就抓住了曹操话语中的盲点。
“主公,您说那顾牧喜欢勾栏听曲?”
“这还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您这个当主公的,若是能以身作则,麾下文武的风气,想必会比现在好的多!”
又扯到了曹操偷上青楼的事儿,曹操顿时捂住脑袋,装作一副头风犯作的模样。
“哎呦喂,文若你可别说了,我头疼。”
荀彧白了曹操一眼。
二人虽是君臣,但从小受到的教育,以及自身的性格,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简单来说就是,荀彧更传统一些,曹操比他激进的多。
当然,这并不妨碍二人成为合作伙伴,把曹营做大做强。
曹操把满宠和顾牧调到荀彧这儿,一来是为了培养二人。
二来,则是为了让顾牧安心。
你小子不是不喜欢督粮官那职位吗?好!曹某现在把你调到重点岗位,可以老老实实待在我曹营,不想着叛逃了吧?
从荀彧那儿出来,曹操心情不错,一路哼着小曲,畅想顾牧在日记上对他感恩戴德的模样。
“哼哼,曹某可比其他诸侯大方的多。”
“你小子若是到了袁本初那儿,看重家世门第的他,理都不会理你!”
满怀期待的翻开日记本,曹操的天塌了!
首行第一句,就让曹操血压飙升,差点真被气出头风!
【曹老板真特么缺德,合着就是要我这条小命是吧?】
【从督粮官,变成政务牛马,你管这叫升官?】
【这曹营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叛逃!叛逃!绝对要叛逃!】
【唉,也就只有满宠这傻孩子,还乐呵呵的以为自己受到了重用。】
【难啊难啊,怎么就没有其他穿越者的那种享福命呢?】
“穿越者?”
“这是什么东西?”
曹操表示一头雾水。
但顾牧在日记里的这种风格,曹操也早就习惯了。
对顾牧口中蹦出的新奇词汇,他感到疑惑的同时,又表示理解。
不过,理解归理解,该生气还得生气。
“顾小子竟然认为曹某把他调到文若那儿,是要他那条命?”
“该死!这顾小子怎能如此不求上进?”
“别人想去文若那儿,还去不了呢!”
曹操越想越气,怎么着,就非得摆烂度日,才算开心?
幸好顾牧不知道此刻曹操心中的想法,不然非得附和一句,对呀对呀!
一天摆烂,一天爽。
天天摆烂,天天爽!
人生在世,至多不过百余年,开开心心的就行,那么卷干啥?
“不行,曹某不能让这顾小子如意。”
“还有那日记,应该一天十更才对!”
曹操卑微又无助的对顾牧进行催更,可惜,顾牧根本听不到他的呐喊。
……
徐州
治所彭城
年过六旬的陶谦,老态龙钟的坐在议事厅主位。
在乱世之中,他现在这年纪,算是当之无愧的高龄。
但陶谦不退位的原因,倒不是他不想退,而是继承人太过拉胯,根本接不了一整个州的担子。
陶谦总共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陶商,一个叫陶应。
这两人,连中庸之姿都谈不上,君王心术是一点都没学会。
作为州牧儿子,前些时日竟然还被外地商人骗了钱财!
就这智商,估摸着陶谦刚撒手人寰,徐州分分钟就得易主。
而在徐州内部,也分为两派势力。
其中一派,是以曹豹、蒋石为首的武将,他们大多是跟随陶谦从丹阳而来的老部下。
另一派,则是徐州本土士人,以糜竺、陈珪陈登父子、孙乾等人为首。
两派互相对立,看对方不顺眼。
这不,陶谦因为昨晚没睡好,想借着议事的机会假寐一会儿,却瞬间被曹豹和糜竺的争吵声弄醒!
“糜竺小儿,我曹豹话放在这儿,这个季度的军晌再不到位,我就带着麾下弟兄们把你的府邸给拆了!”
糜竺鼻子都快气歪了。
他身为徐州别驾,是管账的不假。
但特么曹豹这厮,是胡乱要钱,一点道理都不讲。
正常情况下,军饷是一个月一发,曹豹却强制要求糜竺给他提前预支一个季度的军费!
“主公,您评评理,曹豹这混账东西简直猪狗不如,一丁点廉耻都不要!”
糜竺果断向陶谦求救,让陶谦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陶谦揉了揉眼睛,人老了,精力是真大不如前。
但面对徐州这一堆烂摊子,他想逃避也逃不了。
“子仲(糜竺字子仲),阿豹没怎么读过书,不识字,你得耐心和他交流。”
“阿豹,子仲是文化人,你不要对他大吼大叫。”
“有什么事儿,你坐下来慢慢聊。”
“主公!”
糜竺脸色涨的通红。
陶谦这分明是在和稀泥!
陶谦也知道,他这样回答,多少会引起糜竺陈珪等徐州本土士人的反感。
但反感又怎样?
陶谦不可能也不会真去处罚曹豹,这些都是他的老部下,也是他这个外来人,在徐州立足的根本。
而且,陶谦其实也在和徐州本土士人博弈。
之前他曾抓了张昭,把张昭送到牢里关着,就是为了震慑徐州本土士人。
陶谦没能耐再造出一个天赋异禀的儿子,陶商和陶应又是废物。
现如今,对陶谦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安排好陶商和陶应的后路。
指望徐州本土士人?
开玩笑!
信不信陶谦两腿一蹬,徐州本土士人转头就把陶商陶应给卖了?
当然,这不是说曹豹等人就靠得住。
只是相对于陶谦一死,立马倒戈的徐州本土士人而言,曹豹等人的可信度稍微高那么一丢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