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司治理的现实概述

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公司治理成为刚需。当股东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或者没有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时候,必然会由不同的人来行使所有权和经营权;也就是说,由出资人或股东来行使对股权的所有权,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来行使公司的经营权。现代公司需要完成多重目标也是公司治理成为刚需的现实原因:公司既要稳健经营,又要实现发展;既要考虑股东的投资回报,又要防止股东把公司当提款机从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既要激励职业经理人发挥专业经营优势,又要防范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而进行逆选择,损害股东和公司利益;既要满足公司自身、员工和股东的内部利益,又要实现顾客、债权人、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所代表的社会效益。所以,简单而言,公司治理的使命就是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实现上述目的和需求,使公司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从而使公司良性发展,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又完成其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不但架构复杂而且内容庞多;在实务工作中,无论是股东还是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都仅从自身职位角度体验了公司治理的某一个部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都在不同层面提出了公司治理诉求;公司治理往往以会议和制度文件的方式体现,并不直观展现其运作机制。公司治理的上述特征,使读者不易掌握公司治理的全局、不易从整体性高度完成公司治理工作,容易“雾里看花”或者“盲人摸象”。本章拟从公司治理的本质、结构、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评价四个方面来完整解析公司治理,使读者可以从整体高度和各个模块全方位地掌握公司治理的本质和精要,领会公司治理机制运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