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犹太商队
- 1453:哥萨克重建罗马
- 星回暮夜
- 2101字
- 2025-05-08 18:00:30
安德烈望着身后蜿蜒如长蛇的队伍。
这支原本不足五千人的部队,如今已经膨胀到看不见尽头。
新加入的农奴们举着各式各样的武器。
生锈的草叉、祖传的猎弓、甚至有人把锅盖绑在手臂上当盾牌,
彼得递给安德烈一块黑面包:“刚来的说,听到我们到来的消息,北边两个庄园的守卫直接跑了,农奴自己砸开了粮仓,说愿意加入我们。”
安德烈咬了口面包,粗糙的麸皮扎的嘴里很不舒服。
自从他们离开雅努什的城堡,沿途村庄就像干燥的草原遇见火星般爆发起义。
最初是零星的逃亡农奴投奔,后来整村整庄的人集体出动,用锄头和柴刀解决掉管家领主,然后加入这支队伍。
“有多少人了?”安德烈眯眼看向队伍后方掀起的尘土。
“至少四万七千多人,细的也数不清,因为每时每刻都有人加入,我怎么不知道我们那么有魅力。”彼得擦了擦额头的汗。
“但真正能打的还是我们那三千哥萨克和哥特老兵。这些都是些乌合之众,再多也没有用,盔甲武器他们都没有,战斗意志也很存疑。”
扎营休息时,在他们磨坊下传来一阵哄笑。
布兰德正在训练新兵使用长矛,一个红脸大汉把锄头当武器挥舞,差点捅到身旁的少年。围观的人群却因此更加兴奋,仿佛打仗是什么有趣的游戏。
“让他们保持这种士气就行。我们现在暂时不需要这些农民变成战士,只需要他们看起来像战士。”
老农民马卡尔蹲在磨坊水槽边洗脚,听见这话抬起头:“老爷,您这话说得不对,我们这些泥腿子虽然不会打仗,但一人吐口唾沫也能淹死几个贵族。”
安德烈拍拍老人的肩。
马卡尔是第一个从雅努什城堡跟随他们的农奴,现在俨然成了新加入者的代言人之一。
他的脖子上还带着烙印,但眼神已经和当初那个佝偻的老人截然不同。
正午时分,队伍经过一片桦树林时,前方侦察兵吹响警哨。
安德烈策马赶到队首,看到的是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农奴站在路中央,身后是熊熊燃烧的庄园。
他们牵着一匹瘸腿的老马,马背上捆着个穿丝绸睡衣的胖子。
“送给哥萨克老爷的礼物,这是我们的前主人,他家的地契都在马鞍袋里”领头的农奴高举一把生锈的钥匙。
胖子哭嚎着求饶,说愿意用他的黄金赎命。
安德烈却注意到他身上还沾着新鲜的血迹,而农奴中几个妇女的裙摆被撕破了。
“你们自己处置,记住,吊死他前问问他的黄金都藏哪了。”安德烈调转马头。
欢呼声在身后爆发。
等到队伍继续前进时,又多了三百多名新成员,赶着十辆装满小麦的牛车。那个胖子则吊在路边的树上,随着风轻轻摇晃。
傍晚扎营时,安德烈亲自巡视新加入者的营地。这些曾经的农奴围着火堆分享食物,有人用破布擦拭刚分到的镰刀,有人给孩子们讲述白天的战事。
彼得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在安德烈耳边嘟囔:“我们这五万人一天能吃掉一座山,这支队伍很可能撑不过两周。”
安德烈望向地平线上冒烟的贵族庄园:“这片土地上有的是粮食,只是不在该在的地方,看来,要抓紧点节奏了。”
起义军之后,对于贵族的堡垒,庄园的攻击更频繁,更自发了。
虽然粮食的收获少于金银,但好在有人愿意帮助兑换。
犹太商队的铃铛声传来。
这些犹太人总是不放过任何金钱的味道。
在这时候条顿骑士团、波兰、立陶宛等各方势力在该地区冲突不断,战争会刺激军队对各类物资的需求,包括武器、粮草、衣物等,这为犹太商人提供了大量的商机。
犹太人在贸易方面果然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在嗅到安德烈带领立陶宛农民起义的消息后,便带着大量的物资与安德烈的军队交换金银。
从某种角度来说,虽然他们物资相较市场更贵,但无论怎么说,有他们在,起义军就不会再缺粮食了。
但是,犹太商队带来的也不会全是好处。
“看清楚了?”安德烈头也不回地问。
彼得:“我亲眼看到那个叫米哈伊尔的农奴塞进去的,那小子手太干净了,根本不像干过农活。”
安德烈想起来米哈伊尔。
之前在雅努什那边的城堡,那个自称农奴的年轻人面对安德烈他们时的眼泪是多么真挚。
可现在想来,他脚踝上所谓的镣铐伤痕位置不对,太靠上了。
“要把这批犹太商队截下来吗?他们可能把我们的情报都泄露给敌人。”
“不,就让他们把消息带给立陶宛的大贵族们吧。”
夜深时分,安德烈独自走出营地。身后传来脚步声。马卡尔老人拄着长矛走来。
老人有些激动的说:“我活了六十年,从没想过能看见这样的景象。”
安德烈顺着他的目光看。
原野上,起义军的篝火连绵数里,像是倒映在地上的星河。
营地边缘,几个少年正在用缴获的贵族礼服打扮稻草人。
他想起某位老者曾说过,人民的力量像海水,平时平静无波,一旦掀起巨浪能吞噬一切。
“明天会有更多人加入,激动还为时过早。”安德烈说。
马卡尔摇摇头:“我是说我们好像真的成了气候,就像第聂伯河的春汛,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
安德烈意识到老人说的没错。
这已经不再是一场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一场正在自我繁殖的风暴。
每个被解放的村庄都会成为新的火种,将起义的消息向四方蔓延开来。
回到中军帐时,他发现彼得正和几个哥萨克正在地图上勾画路线。
原本标记贵族城堡的符号旁,现在都画上了小小的标记,代表已经起义的地区。
地图右下角已经密密麻麻,像一片燃烧的草原。
“照这个速度,不等我们到基辅,整个立陶宛就先翻天了。”大家都很乐观的看着地图上,农民起义的扩张速度。
安德烈的五万人的乌合之众或许攻不下什么太坚固的城堡,但足以让整个立陶宛的贵族夜不能寐。
而这,正是他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