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三种做法

夜色如墨,屋内灯火温柔。维拉穿着一身松软的灰蓝家袍,头发未束,黑发末端已有些微微转绿,像是聆息之后未完全退下的余韵。

她正斜倚在一张矮榻上,膝上放着一本摊开的账册,指尖轻触着一页页的数字。

罗彦推门而入,带着一点夜风的气息。他环顾书房,低声问:

“妮洛娅呢?”

维拉抬头看着罗彦:“飞走了,说要看月亮上的猫跳舞。”

她顿了顿,唇角带出一点无奈的笑意,“大概是又去了那个晒鱼婆婆家的屋顶。”

罗彦也笑了笑,走到她对面的书桌边坐下,将一卷想要竞租港口店铺和仓库的商会名单搁在桌面上。

“这是目前为止已经发出信函,想要承租的商会的名单。你出身紫罗兰商会,这事情,我想问问你的意见。”

维拉将那卷名单接过来,指尖在上面滑动。

“织岸商会,红炉铁契商会……”她一路看下去,目光落到某一行,眼神微微一顿。

“紫罗兰商会。”

她轻声念出,似乎是想起了之前在紫罗兰商会的经历。

直到把整份名单看完,她都没有说什么,只是把那份名单放回桌上,神情中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罗彦看着她,轻声问道:

“你觉得以怎么样的方式出租比较好?”

维拉沉默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像是在把脑海里的思路一一理清。

“男爵大人,我以为,有三种做法。”

她坐直了一些,语气不紧不慢,如同在讲述怎么解一道算数题。

“第一种,是最简单的——竞拍。”

“谁出的钱多,谁拿铺面和仓库。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带来最多的收入。但代价是,很多中小商会会被排除在外。所有的铺面和仓库,都会落入大商会之中。而他们垄断之后,若是结盟操控,盐湾不过是他们的搬运口与转运场,谈不上真正的港口秩序。”

“第二种,是按照货物种类与运输能力来甄别合作对象。”

“织岸、红炉铁契这些,都有规模不小的船队和稳定的货物来源。他们能让盐湾的港口集市上,货物俱全,让商贸更加活跃。不过这些商会,同样也往往是一些大商会。”

“这么做,盐湾会被他们牵着走。一旦他们之间形成默契,价格、货源、话语权都会被他们掌控,盐湾反而失去主导。”

“第三种,也是我更倾向的一种。”

她语气放缓,却带着明显的倾向:

“三分之一的位置,租给最具规模与调度能力的大商会,让港口得以快速运转。”

“三分之一,留给中小商会,让他们在盐湾成长、竞争、彼此制衡。”

她抬眼望向罗彦,语气郑重:

“最后的三分之一……应留给我们自己的人。”

“让我们自己组建一支商会。”

“这样做,前期租金收入没那么好看,但盐湾未来五年、十年的货物流体系,会更稳定、更灵活,也不容易被人制衡。”

罗彦听明白了:“这样不容易被卡脖子。”

维拉听到罗彦的话,唇角微微上扬,语气轻柔中带着一丝打趣:

“‘不容易被卡脖子’……您这比喻倒是直白得很,但确实贴切。”

她望着窗外的夜色:“被卡住咽喉的港口,哪怕码头再大、船只再多,也不过是一只被拴着链子的海狗。”

转头看向罗彦,她的笑容温和而意味深长:

“而您想要的,是能在风暴中自由呼吸的盐湾,不是吗?”

罗彦哈哈一笑:“看来这个事情,我还真是问对人了。没错,比起盐湾港口的未来,眼前的这些金隆的确算不了什么。盐湾这片土地,只能由盐湾人自己做主,制衡和分散是必须的。”

“男爵大人,只有当盐湾能孕育出自己的商会,我们才不只是个仓库,而是一座港城。”维拉提醒道。

罗彦视线望向窗外,正透过黑夜回望整座港口的轮廓:

“要做,一定要做。”

“但这件事……不能急,需要细细筹划。”

他收回目光,看向维拉,:

“我们可以先从盐湾本地聚起来小商队,先让他们尝试承运小批量货物,看他们的信用、能力、人手。”

“然后由领地出面,成立一个港务协同会,帮他们对接航线、协调税务、统一记账、共享泊位。慢慢引导他们形成彼此信任和制度约束,再择时将它正式命名为‘白港商会’。领地只负责扶持和获取大部分的收益。”

罗彦的想法,还是不以行政的力量,直接组建白港商会。

因为那样一来,很容易就成为一个行政部门。

所谓商会,自然要参与海上的贸易竞争,要能靠利润活下去,靠信誉站稳脚。

他看着桌上那摊开的一页页名单,内心希望的是,未来的白港商会也能做到跟这些大商会齐名。

不是靠行政命令活着,也不是靠盐湾的庇护撑着。领地能扶持,但不能替他们跑船,也不能替他们谈价。

“一旦今日,我以行政名义去‘建’一个商会,它就不是真正的商会,而是披着商会皮的领地附属机构。”

“它不会抢生意,更不可能在与王国的其他大商会的竞争里真正活下来。”

维拉静静地看着罗彦,目光在灯火下微微一动,像是潮水掠过心底的岸礁。

他的语气没有激昂,没有誓言,只有沉稳与清晰。但正是这种从容坚定,让她心中升起一种几乎久违的情绪。

“您说得很好。”

她轻轻点了点头,眼神中不止是认同:

“能放弃短期的掌控,去做扶持和帮助。不是所有的贵族,都能清楚地知道这点。”

维拉由衷地夸赞道。

罗彦表面平静地承受了维拉的夸赞。

虽然,他内心里觉得很是得意。

毕竟,一个智者的夸赞远比十个愚人的吹捧,更令人愉悦。

…………

关于盐湾成立商会的事情,即使维拉不说,罗彦也有此意。

这就是要说王国下各领地对王室负有的义务。

王国的贵族是以武勋受封,封地得来,兵役随之。权利和义务从来都是对等的。

一旦王国对外开战,每位领主必须出兵出人,有的甚至得披甲亲征。那是一套用血与铁维持的封建体系,你以武立身,自然要以战回报。

名曰“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