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资金来源与地产开发

罗彦忽然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段评语。

“刘邦打天下,所用之人,半数出于沛县。”

沛县,是刘邦的故乡。那些后世赫赫有名的功臣。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几乎都是老乡、发小、酒肉朋友出身。

他们不是一开始就是将相栋梁。

而是因为一个人给了他们机遇,于是他们被时代卷入风云之中,在一桩桩实事中,熬出能力,磨出格局,最终成材。

罗彦很期待未来,诺尔某几项属性能达到B乃至A。

毕竟他的特性,决定了他从学习和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成长。

既然诺尔从盐场腾出手来了,港口这块的项目就可以正式启动了。

罗彦转头看向雷蒙德:“新港一旦成型,必然人来人往,乌合之众也多。治安力量提前安排好。码头、税馆、货仓、集市,每个要地都得安排治安巡逻。”

雷蒙德沉声说道:“大人,当前领地的治安,全仰仗我们这支民兵队维持。但如今领地越来越繁荣,人来得越来越多,不论是商贩、工匠,还是外来的商队……我们的人手,已然不够。”

“昨夜港口边的一处仓库里就丢失了几袋货,是搬运工回报的。”

罗彦点了点头,神色不显惊讶,仿佛早有准备:

“我知道,这种事迟早会发生。”

“但是,民兵的职责是保护领地、备战训练,不是整日奔走街头维持秩序。”

“所以,从今天起,我将组建一支新的治安队伍,专门负责港镇与周边村落的秩序与巡逻。”

他扫了一眼在场众人,又道:“治安队由另外两位骑士,库尔和雷克统管。”

说罢,他转头看向雷蒙德:“至于民兵,我会亲自统领。”

他嘴角微微一动,“你,雷蒙德,便是民兵队的副指挥官。”

这样一来,就实现了治安队和军队的分离。

也是罗彦对领地武装力量的初步构想。

雷蒙德微微睁大了眼,随即拳握于胸前,语气肃然:

“是,领主大人。我会竭尽所能,不辱使命。”

“好。”罗彦点头,对雷蒙德的气势很是满意。

雷蒙德就是属于那种对上司忠心耿耿,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见识,但毫无疑问,把任务交给他,是会得到百分百的完成的下属。

诺尔也小声附和:“我会立刻准备新的记录册和人名单册。”

与此同时,诺尔在一旁翻开自己的小册子,迅速地演算着。他的笔尖飞快地划过羊皮纸,嘴里不时默念着各种数据。

“港口区域地基整修、石材采购、木梁支架、仓储建筑、泊位加固……还有工匠日薪、运输开销……”

罗彦一脸笑意地看着自己任命的书记官,在已经开始计算预算了。

这小子,算是历练出来了。自己都不用吩咐,已经主动地进入工作状态了。

诺尔越算,眉头皱得越紧,最后放下笔,抬起头,一脸凝重:

“大人,初步预算……整个项目若要按图纸完成,恐怕需要两千金隆起步。”

“两千金隆!”雷蒙德脸上闪过一丝的忧色。

虽然,领地一年的税收有四千多金隆,但其中有很多都要是固定花出去的。不然的话,在罗彦穿越之初,整个领地的财政盈余也不会只有四百多金隆。

所以两千金隆着实不是个小数目。

“两千金隆还只是完成整个规划的雏形,若是按照整体全部完成,整个项目的花费应该在四千金隆以上。”

“这个数目,已经超过了盐湾一整年的正常税收。”

说完,诺尔把小册子递给罗彦,神情颇为郑重。

罗彦接过账册,翻了几页,看得极快。他的眼神没有惊讶,实际上,建设一个港口本来就很花钱。

更不用说,罗彦是以高标准来建设。

“维拉,你觉得呢?”

维拉闻言轻轻一笑,眼中透着一丝若有所思的光。

她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看了看那摊开的图纸,又看了看站在图纸后的罗彦。

“我想,大人早就有自己的打算了。”

罗彦微微一挑眉,带着几分揶揄似的笑意:“哦?那你说说看,我的打算是什么?”

她的眼神中透着一种柔和的聪慧,不锋利,却深邃,像夜海中隐约闪光的星辰。

罗彦知道女巫的见识广博,也许她已经从其他港口领地的运营中得到了某种启迪。

维拉看着他,:“港口的土地,皆属领主之物。”

“您若以高标准修建港口与集市,等于在空地上铸下一整块财富的基石。”

“而后,无论是店铺,摊位,仓储,还是酒馆、旅店,甚至是手艺人的作坊与货栈,皆可依托这块基石而立。”

“他们想要使用这些地盘,自然需要付出代价。”

她的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一切,都是您的私产。”

罗彦眼中尽是欣赏与满意:

“没错。我修港口,不是为了让商队感恩戴德,也不是为了表现什么仁义。”

“一个繁荣的港口,自然会有商队求我租仓库,求我租摊位,求我开旅店、酒馆,工坊。”

“这整片地都是我的,自然我就能收取不菲的租金。”

修建港口需要不菲的金隆,若要完成整个规划,没有好几千的金隆是下不来的。

但罗彦很清楚,仅凭如今白港的景气与货物流通,那些摊位与商铺就能租出极其可观的价格。

没错,这不仅是一项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地产开发计划。

他不会将土地出售。

而是采用长期租约的方式,稳步回收投资,同时牢牢掌控港口的每一寸土地。

他不希望未来的港口被人拿来炒作地价,更不希望商贸利润落入那些靠囤地牟利之人的腰包。

更妙的是,长期租约意味着——未来的现金流可以提前兑现。

一个五年期的摊位租约,在签下的那一刻,就可以一次性收取至少半年的租金,以迅速回笼资金。

这就像是在时间的河流里挖出一段未来,提前灌进眼下的财库。

罗彦正是打算以这种方式,将港口未来的租赁收益,转化为当前建设所需的预算。

只要掌握好节奏,不透支太多,又保证建设如期推进,这笔“套现未来”的金隆,便是天赐的启动资金。

这不是单纯的烧钱修港口,而是一场以土地为本的精密财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