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惊人的产量

时间过得很快。

在盐湾低地,春末的阳光已经越来越灼热,盐场的改造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新式分层盐池,终于在一众工匠的努力下,率先完工。

这一片盐池,完全不同于以往那种老旧、简单、粗放的晒盐坑。

新修的盐池被分为了三层。

高位引水池,用于第一道沉淀和清水调节。

中段蒸发池,专门晒掉大部分水分,浓缩盐分。

下段结晶池,只负责最后的结晶出盐,最大程度保证盐的纯净与均匀。

配合风车抽水系统,效率惊人,可以说是套半自动系统。

当天工匠头目带着罗彦、诺尔和一群盐场老把式,进行了首次测试。

试运行三天,盐池的结晶效果肉眼可见地快速提升。

为了这次测试,罗彦做足了准备。

不仅在施工阶段反复审图、调整水闸结构,还特意让诺尔准备了一整套详细的监测记录表格,记录每日水位、蒸发进度、结晶速度等关键数据。

最关键的,是天气。

这决定了测试的稳定性。

于是,在测试开始前,罗彦找来了维拉。

某天晚上带着维拉到了盐池边:“维拉,这三天的天气,你能帮我看看吗?”

维拉微笑着点了点头,闭上眼,感知缓缓扩散。

片刻后,她睁开眼:“未来三天,风从海边吹来,稳定有力。云层稀薄,阳光充足。”

“不会下雨,也没有大风暴,正是晒盐的好时候。”

她顿了顿,又加了一句:“第五天会有云层聚集,第六天之后可能会有小雨。”

三天晴好,风足光足。

简直就像为测试量身定做的黄金时段。

罗彦当即决定立刻投入试运,开始测试。

测试正式开始的第三天清晨,盐池边,已经围满了人。

风吹着海腥味掠过盐池,阳光铺洒在新修的结晶池上,那一池洁白的盐面,如同雪原般晃得人睁不开眼。

最先踏进结晶池的,是盐场里资格最老的几个老盐工。

他们动作小心翼翼,仿佛生怕踩坏了什么宝贝。

当第一个老盐工蹲下,抓起一把刚结出的粗盐时,他整个人怔在了原地。

太白了。

太干净了。

他手掌缓缓摊开,那些盐晶在阳光下微微泛着光,粒粒分明,几乎没有泥沙和杂质。

这种盐,过去只在传闻里听说过。

“天……”

另一名老盐工也忍不住弯腰,抓起了一把,反复在手心里揉搓。

然后,老汉的眼眶竟然慢慢红了。

他是土生土长的盐湾人,三十年盐工,见惯了老盐场里那种灰扑扑、混着泥沙、得反复筛洗的粗盐。

可现在,他的手里,却是这么一把真正的好盐。

“老天呐。”

“这、这才叫盐啊。”

他喃喃着,声音都有些哽咽。

有人忍不住笑:“老巴,你不会是要哭吧?”

“哭?”

老盐工狠狠抹了一把眼角,瓮声瓮气地道:“老子这辈子晒了半辈子泥巴,头一次摸到这种盐,你说我哭不哭?”

看到老盐工喜极而泣的这一幕,让原本对盐池改造还有些许怀疑的大众,心中的怀疑瞬间烟消云散。

怀疑什么?质疑什么?

眼前这一池,白得耀眼的盐,就是最直接的答案。

而站在堤坝上的罗彦,远远地看着这幕,嘴角微微扬起。

目前的粗盐,不管是盐湾出产的,还是王国的其他领地出产的海盐,都有着各种问题。

众所周知,粗盐虽然便宜、量大,但缺点同样明显。

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杂质多,味道重,苦涩明显。

这种粗盐,更多时候是拿来腌制、腌肉、喂牲畜,或者卖给平民,真正上得了贵族餐桌的,寥寥无几。

而这背后的根源,其实就是晒制工艺粗糙。

一池到底的老式盐池,海水直接灌进去,泥沙、藻类、甚至鸟兽粪便,都会混入其中。

等水分蒸发完了,结出来的盐,颜色灰暗,颗粒粗大,带着一股海腥与苦涩味。

更不用说,有些地方的粗盐,甚至还残留着石子、杂草、沙砾,食用体验极差。

可问题是,这东西,便宜。

需求又大。

所以,没人在意。

但若出现了价格稍微高上一些,但品质要好上许多的粗盐呢?

答案是肯定的,罗彦仿佛已经看见了盐湾出产的粗盐对市场狠狠地造成冲击。

…………

试运行三天,盐池的结晶效果肉眼可见地快速提升。

而等完整流程跑完一遍后,最终统计数据也被送到了罗彦的书桌前。

这只是第一座试点的盐池。

测试结果却足以让知道内情的人心头一震。

罗彦坐在书房里,手中拿着那份刚刚送来的测试报告。

报告不长,内容却极为扎实。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数据,全是诺尔亲自整理的,笔迹一丝不苟,条理清晰。

试运行时间:三天。

天气状况:晴朗,风力稳定。

结晶盐产出总量:1200公斤。

每日平均产出:400公斤。

预计年均有效生产天数:约200天。

单座年产出预估:8万公斤。

罗彦看完,手里的这份报告,几乎像是黄金铸成的一样,沉甸甸的,烫手的喜悦。

这是他穿越至今,最扎实,最直接,也是最美丽的数字。

“八万公斤。”

他忍不住低声笑了。

这是什么概念?

老盐场的单池年产量,最高不过3~4万公斤,还是靠大量人力死撑的结果。

而现在,仅靠风与技术,新盐池的产量,几乎是原来的两倍,甚至还节省了人力投入。

最重要的是,盐的纯度与质量,更好。

色泽洁白,杂质极少,几乎不需要再筛洗。

在过去,这种盐只有大型贵族或商会掌控的高等盐田才有。

里面用了什么技术罗彦也不知道,但各种工艺都被他们死死把持。

用前世的话说,是超额利润的商业机密。

而此刻,这种东西就出现在盐湾领。

维拉站在罗彦身旁,身着一袭淡灰色长裙,静静地看着他摊开的那份报告,神情安静又专注。

现在的维拉,是罗彦的贴身秘书。

处理文书、翻译资料、分析情报、整理信息,甚至有时候还要帮罗彦润色公文、修正数据。

她的知识广博,书写清晰,逻辑严谨,在这个识字率普遍偏低的时代,简直就是天降行政人才。

更别说,罗彦前世虽经验丰富,但对这个世界的很多制度、语言、习俗仍不够熟悉。

这时,就必须得有维拉在旁,随时补漏。

罗彦将报告递过去:“你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