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论“众筹”的雏形
-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构红楼梦
- 牧野格桑
- 3840字
- 2025-03-29 16:45:32
各位看官,上回咱们聊了聊贾府的“心理账户”,发现这贾府的人,在花钱上还真是挺有意思的,各有各的“小金库”。今天,咱们就接着《红楼梦》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的情节,来扒一扒贾府的“众筹”雏形,看看这贾府的人,是如何集资办事的,这“众筹”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经济逻辑。
话说这《红楼梦》第四十三回,贾府为了给王熙凤过生日,搞了一个“攒金庆寿”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凑份子,一起给王熙凤办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party。这“攒金庆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咱们今天的“众筹”?那么,贾府的这种“攒金庆寿”,到底是不是“众筹”的雏形?它又有哪些经济学上的意义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一、“众筹”的雏形:贾府的“攒金庆寿”
在经济学中,“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向大众募集资金,以支持某个项目或活动的行为。贾府的“攒金庆寿”,虽然不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但其本质上,也是一种集体出资、共同受益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众筹”的雏形。
“攒金庆寿”的流程:贾府的“集资方案”
贾府的“攒金庆寿”,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流程,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简单的“集资方案”。
发起人:王熙凤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她提出了“攒金庆寿”的倡议,并得到了贾母等人的支持。
参与者:贾府的太太、少爷、小姐们,以及一些关系比较亲近的亲戚朋友,都参与了这次活动。
出资方式:参与者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自愿出资。出资的金额不等,有多的,有少的。
资金管理:募集到的资金,由专人负责管理,用于购买礼物、举办宴会等。
收益分配:这次活动的主要受益人是王熙凤,但参与者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例如,通过参与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攒金庆寿”的特点:贾府“集资方案”的特点
贾府的“攒金庆寿”,具有一些“众筹”的特点。
自愿性:参与者是自愿出资的,没有人强迫他们参加。
互助性:这次活动,体现了贾府成员之间的互助精神,大家共同出资,为王熙凤庆祝生日。
公开性:出资的金额和用途,在一定范围内是公开的,大家可以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
非营利性: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王熙凤祝寿,而不是为了盈利。
贾府的“攒金庆寿”,虽然规模不大,形式也比较简单,但它具备了“众筹”的基本要素,可以看作是“众筹”的雏形。
二、“众筹”的经济学原理:贾府的“互助经济”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贾府的“攒金庆寿”,体现了一些“众筹”的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种“互助经济”的模式。
“互助经济”的概念:大家一起办大事
“互助经济”是指,人们通过合作,共同解决经济问题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互相帮助,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收益。
“互助经济”的优势:人多力量大
“互助经济”相比于个人经济,具有一些优势。
降低成本:通过集体出资,可以降低个人的负担,使得一些个人难以承担的项目,得以实现。例如,贾府的“攒金庆寿”,如果由王熙凤个人承担所有的费用,可能会比较吃力,但大家一起凑份子,就轻松多了。
分散风险:通过集体承担风险,可以降低个人的损失。例如,如果“攒金庆寿”的活动出现意外,造成的损失由大家共同承担,而不是由某个人承担。
提高效率:通过集体决策,可以提高决策的效率,避免个人决策的失误。例如,“攒金庆寿”的活动,由大家共同商议,可以避免王熙凤一个人说了算,导致决策不合理。
促进合作:“互助经济”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例如,贾府的“攒金庆寿”,使得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贾府“互助经济”的局限性:熟人之间的“小圈子”
贾府的“攒金庆寿”,虽然体现了一些“互助经济”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范围有限:参与者主要是贾府的成员和亲戚朋友,范围比较小,属于熟人之间的“小圈子”。
资金规模小:募集到的资金规模比较小,只能用于一些小型的活动,无法支持大型的项目。
管理不规范:资金的管理比较随意,缺乏规范的制度,容易出现资金被挪用的情况。
信任基础薄弱:参与者之间的信任,主要是建立在亲情和友情的基础之上,缺乏制度的保障,容易出现纠纷。
贾府的“攒金庆寿”,是一种小范围的“互助经济”模式,虽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无法满足大规模的资金需求。
三、“众筹”的发展:从“攒金庆寿”到互联网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众筹”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贾府的“攒金庆寿”,发展到今天的互联网平台。
传统“众筹”的局限性:熟人社会的“小生意”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众筹”主要以熟人之间的口头约定为主,规模比较小,影响范围有限,可以看作是熟人社会的“小生意”。
信息不对称:发起人很难向更多的人介绍自己的项目,潜在的参与者也难以了解项目的详细情况,导致信息不对称。
交易成本高:参与者需要亲自到场,或者通过熟人介绍,才能参与到项目中来,交易成本比较高。
缺乏信任机制:参与者之间缺乏信任,容易担心资金被挪用,或者项目失败,导致参与的意愿不高。
管理难度大:对于发起人来说,管理大量的参与者,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
互联网“众筹”的优势:陌生人之间的“大买卖”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众筹”的模式,使得“众筹”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面向更广泛的群体,成为一种陌生人之间的“大买卖”。
信息透明:发起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全球的用户展示自己的项目,潜在的参与者也可以方便地了解项目的详细情况,提高了信息透明度。
交易成本低:参与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参与到项目中来,无需亲自到场,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建立信任机制:互联网平台建立了完善的信任机制,例如,实名认证、信用评价、资金监管等等,提高了参与者对项目的信任度。
管理便捷: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各种管理工具,例如,在线支付、进度更新、互动交流等等,使得发起人可以方便地管理大量的参与者。
互联网“众筹”的类型:五花八门的“集资方式”
随着互联网“众筹”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集资方式”,以满足不同类型项目的需求。
奖励众筹:参与者出资支持项目,获得发起人提供的实物或虚拟回报。例如,支持一部电影的拍摄,可以获得电影票或者签名海报。
股权众筹:参与者出资支持项目,获得项目的一部分股权,分享未来的收益。例如,支持一家初创公司的发展,可以获得公司的股份。
债权众筹:参与者出资借钱给发起人,获得一定的利息回报。例如,支持一个小微企业的运营,可以获得利息收入。
捐赠众筹:参与者出于公益目的,捐款支持项目,不求任何回报。例如,支持一项慈善事业的发展,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互联网“众筹”的出现,使得“众筹”从熟人之间的“小生意”,发展成为陌生人之间的“大买卖”,极大地拓展了“众筹”的应用范围,为各种类型的项目,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四、“众筹”的经济学意义:创新创业的“助推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众筹”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发展,成为创新创业的“助推器”。
解决融资难题:为梦想插上翅膀
对于许多初创企业和创新项目来说,融资是一个最大的难题。传统的融资渠道,例如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等等,往往门槛较高,难以获得。而互联网“众筹”,则为这些企业和项目,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难题,为梦想插上翅膀。
降低创业门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
互联网“众筹”降低了创业的门槛,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创业中来。通过“众筹”,即使没有大量的资金,也可以启动自己的项目,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促进创新:激发社会的创造力
互联网“众筹”可以促进创新,激发社会的创造力。通过“众筹”,各种新奇的想法和创新的项目,都可以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得以实现。这不仅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优化资源配置:让资金流向最有价值的地方
互联网“众筹”可以优化资源的配置,让资金流向最有价值的地方。通过“众筹”,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支持哪些项目,从而使得资金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众筹”的出现,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它降低了融资门槛,促进了创新,优化了资源配置,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众筹”的风险与挑战:需要警惕的“陷阱”
虽然互联网“众筹”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警惕。
项目失败风险:竹篮打水一场空
“众筹”的项目,并非都能成功。如果项目失败,参与者可能会损失全部的投资,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
欺诈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
“众筹”平台上,也存在一些欺诈行为。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众筹”的名义,骗取投资者的资金,投资者需要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陷阱。
信息不对称风险:雾里看花看不清
虽然互联网“众筹”提高了信息透明度,但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投资者可能无法全面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面临“雾里看花看不清”的风险。
监管风险:野蛮生长需规范
互联网“众筹”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监管还不够完善。一些“众筹”平台,可能存在违规行为,例如,挪用资金、虚假宣传等等,投资者需要警惕“野蛮生长需规范”的风险。
互联网“众筹”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和挑战。投资者在参与“众筹”时,需要保持理性,谨慎选择,避免陷入“陷阱”。
总而言之,贾府的“攒金庆寿”,是“众筹”的雏形,它体现了“互助经济”的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众筹”从熟人之间的“小生意”,发展到今天的互联网平台,成为创新创业的“助推器”。然而,“众筹”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