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嘉靖的眼神,杨廷和竟然有些语塞了。
他没想到嘉靖竟然会问起这么一个提不得的问题。
但如果说,他是一个二愣子,杨廷和又说服不了自己,毕竟自己惨败于面前这位少年,如果他是蠢货,那自己算什么?
“陛下,京营的事情,要不还是先放一放……”
嘉靖嘴角勾起一丝轻蔑的笑容,杨廷和便止住了话头:“爱卿,朕没让你做,朕自己来做,问你什么,你告诉朕什么,如实即可。”
“臣遵旨。”杨廷和调整了一下思绪,道:“陛下,实际上京营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臣原本也是不太清楚的,因为之前先帝亲理军政,对文臣多有防备。直到先帝驾崩到陛下登基这三十七天,臣接触到了一些真相,才知道这里面的问题有多大。”
“有多大?”
杨廷和摇摇头,道:“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京营在册人数七十万,实际人数只有三十万。就这三十万,里面还有至少十万是上不了战场的,能上战场的二十万战力估计也不及边军十万,更不要说京营的军械严重不足,不说好坏,整套的甲胄五万副都不足。”
嘉靖的脸色沉了下来,却没打断杨廷和的话。杨廷和见状,也就豁出去了,继续说道:“当年土木堡之变,京营主力尽没,后来守卫北京城的都是各地方调拨过来的军队,良莠不齐。打胜了之后,京营重建,主要就是这些人。”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京营拱卫京城,历代用人的原则便是,且不论战力,先看是否忠诚。能力和忠心之间,忠心更重要。所以现在京营的将领,十有七八出自勋贵,更有定国公,武定侯这样世代公侯的家族,京营的将领无不出自他们的门下。”
“而这些靠世袭的军户,由于常年没打过仗,欺压士卒有一套,真正上了战场就不行了。先帝御驾亲征时,带了三千营,神机营和腾骧四卫,这些都是京营中的精锐,但上了战场还是不行,只能靠火器之利勉强占点便宜,没了火器还是打不过。”
“还有就是蒋阁老说的侵占田产的事情了,勋贵侵占田产,头一个就是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军屯土地,其次才是百姓投献,陛下想想,百姓的土地都占了那么多,军屯的土地还能剩多少?”
“等等。”嘉靖皱眉道:“军屯的土地那是有定数的,这些人把军屯土地侵占了,这么多年户部都清查不出来?”
“陛下,数目还是对的,只是拿碱地换肥田,那只长草不长粮食的地,全都如数在册呢!”
嘉靖冷哼一声,道:“这点心思,都算计在朝廷了。”
杨廷和继续说道:“养兵最重要就是粮饷,有军屯在的时候,户部几乎不用填补多少粮食,但现在军屯仅能提供不到两成所需,八成都得户部拨付,有限的那些钱粮,还要紧着边军用,为了省钱,训练,演武,装备等等,京营这边只能是荒废了。”
嘉靖都要气乐了,道:“首辅的意思是,如果草原出了一个雄主,攻破了边军的防线,便可长驱直入,肆意劫掠,朕就得任人宰割了?”
杨廷和脑门冒汗,默不作声。
嘉靖气得说不出话,好一会儿,才开口道:“首辅,你来告诉朕,这天下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陛下,臣为首辅,难辞其咎。”杨廷和跪在嘉靖面前,叹气道:“老臣并非辩解,只是这治大国如烹小鲜。国家不是一天变成这样的,想要治理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万幸陛下允许臣等施展,臣在尽力削减冗员,为国家节流,蒋阁老也在尽力的清查田产,争取恢复军屯,为户部减少一半的钱饷开支。”
“若这两件事顺利做成了,嘉靖朝的状况一定会好得多。”
“太慢!”嘉靖冷哼道:“这都是治标不治本,朕要从根本解决问题!”
杨廷和大惊:“陛下想对军队下手?”
“怎么,不行?”
“陛下三思,老臣不是没想过,只是这件事做起来太难!”
“如今勋贵对军队的渗透太强了,所有将领,都是几代军户,全都出自勋贵之门,牵一发而动全身!”
“先帝调山西兵平叛,粮饷欠了三日,士卒旋即哗变!对大头兵来说,皇帝太高太远,远不如他们的总兵校尉。陛下,控制军队得需要人啊,制度不变,怎么改都是枉然。”
“那就改制度!”
“可是《皇明祖训》……”
“那不是你该管的事情,若太祖皇帝在,他也不会坐视军队腐朽,必然会想办法的。”嘉靖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懒得理这个文胆尽碎的首辅,道:“爱卿回去吧,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军队的事,朕自有安排。”
杨廷和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气力不济,但还是劝道:“陛下意气风发,臣如冢中枯木,本不该再说什么,但臣还是想提醒陛下,军中那些人不比左顺门外的人,不可逼得太狠,否则容易生变。”
“朕心中有数,来人,用朕的肩舆送首辅回内阁。”
杨廷和不再说什么,起身行礼:“臣告退了。”
杨廷和回到内阁,正好碰上蒋冕也回来了,俩人一个忧心忡忡,一个面露喜色。
杨廷和看到蒋冕,从肩舆下来,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十两银票,道:“各位公公辛苦了,一点茶钱。”
太监们谢过,扛着肩舆回去了。
蒋冕是个直性子,肚子里搁不住话,问道:“首辅这是怎么了?看这样子,是刚刚见过陛下?怎么,陛下又苛责你了?”
杨廷和摇摇头,道:“陛下过问了京营的事情,龙颜大怒,听话音儿,是要对军队下手。”
“那……”蒋冕也是一惊,道:“你没跟他说,制度不改,不如不动么?皇明祖训写的清楚,这动不了啊。”
“陛下就是要改皇明祖训!”
“嘶——”蒋冕没话说了,如果不是碍于君臣位份,他都想喊一声“有种”了。
“先不说这个了,我看你面露喜色,发生了什么事?”
“好事儿!”蒋冕一听就兴奋起来了:“张氏兄弟派人过来,主动交还侵占田产两万六千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