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香江礼物

今天是工作日,又是上班的时间段,加上吴广毅没有行李,冯家司机一停就走,他坐车回家时周围居然没有一个邻居。

听见大门被打开的声音,李如花头伸了出来,看见是大儿子回来了,抱着小闺女迎了出来。“回来啦,事情办得怎么样?午饭吃过吗?”

吴广毅反手把门一关:“事情非常顺利,等晚上阿爸回来再一起说。午饭我吃了,来把霜霜给我抱抱。”

李如花乐得见他们兄妹关系融洽,直接就把女儿塞儿子怀里。

小女娃已经认人了,知道这家伙老是给她好吃的,乐得在广毅怀里乱蹦乱跳,还发出“嘿嘿嘿”的笑声。

吴广毅摸出个水果棒棒糖,拨了糖纸放在霜霜唇边让她舔。妹妹高兴地一边发出“哼哼”的声音一边舔,整的口水滴滴答答,广毅赶紧拿着湿抹布接着。

广诚还在幼儿园中班,离三点半放学还有点时间,平时都是老妈带着霜霜去接。

广毅摸出几只盒子:“老妈,这是我从香江周生生给你买的金手镯,和每人一个的属相金坠子,你看看。”

李如花惊喜地从儿子手上接过盒子,打开最大的一看:“真漂亮,这花纹、这手工真细巧啊。还是儿子贴心,算是享儿子福了。”

“老妈,现在香江都不流行“傻大黑粗”的造型,都是这种手工精细的样子。还有耳环,你也看看。”吴广毅讨好地说。

李如花有点惋惜地说:“好看是好看,但是我带不出去啊,现在不允许带,要犯错误的。”

“嗯,这事要等老爸回来再说,现在老爸还是正常时间下班吗?”

“这几天你不在家,摩托他开走了,回家时间提前了点。”

“现在家里粮食够吃吗?”

“细粮肯定不够,粗粮广诚又不吃,只能淘换呗。再说现在粮店里的大米味道不对,明显就是陈米,也不知道新米哪里去了。”

“有可能是粮库腾换粮食,先把陈米拿出来卖了吧。”

其实吴家在附近,已经算是生活上乘的人家了,不少关系密切的邻居家里粗粮都不够吃,就拿细粮来他家换粗粮。

“我这次从香江买了不少太国茉莉香米50斤一包的,先放一包在杂物房的大缸里,今晚我们就试试味道怎么样?”

蓬莱区是沪海市的下只角之一,贫民区,卫生环境也不是很好,鼠患比较多,粮食一般都放在陶缸里,如果放角落的话,没几天米袋就被咬了。

“对了,我还帮霜霜买了点奶粉,上楼去放你们房间了啊。”走了两步又说:

“那几个小盒子都是按照你们生肖买的,爸是牛,你是兔,弟是蛇,妹是鸡。”

“别动,等等,你先抱着妹妹,我去把你床上垫被和盖被晒一下,虽然已经是下午,能晒一会也是好的。”李如花突然想起这件事,一惊一乍的。

母子俩说说话时间也到三点多了,吴广毅拿出一包2磅重的棒棒糖和2块0.25磅重的巧克力放进绿军包里带着出门。

李如花拔出霜霜嘴里的棒棒糖塞进自己的嘴巴,女娃子刚要闹腾,发现是要被抱着出门,就立马安静了。

“看见了吧,小鬼丫头,精着呢。”李如花恨恨地说道。

时间算得真准,母子刚到幼儿园门口,就见30多岁梳着根长辫子的李老师领着孩子们,两两牵手排着队走向门口。

吴广毅迎上去:“李老师你好,我是吴广诚的哥哥,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带了点特产给他同学们分享,这里有包棒棒糖。麻烦您分一下好吗,1人2根肯定够。”

李老师看向吴广诚,这小东西兴奋得直点头,指着说:“这是我哥哥,前几天不在家,后面是我妈妈和妹妹。”

李老师见确认过,就笑着接过棒棒糖:“来,同学们,我们大家谢谢吴哥哥和吴广诚。”

现在普通家庭吃饭都将将够,孩子哪会有糖吃。小朋友们见有吃的就特别兴奋,大声嚷嚷:“谢谢吴哥哥,谢谢吴广诚。”

吴广诚小朋友瞪大双眼、满脸兴奋,四下环顾。吴广毅敢打赌,这一刻将一直是广诚记忆中的高光时刻,会被他铭记很长时间。

小朋友们领了棒棒糖跟着家长回家了,包装袋里还有几根棒棒糖,李老师见吴广毅一直站在旁边,以为要把剩余的带走,就递给了他。

吴广毅没接,又从斜挎着的绿军包里,掏出两块去掉外包装,只留锡纸内包装的巧克力:“李老师,这也是一起买的巧克力,您尝尝。我们走了,再见啊。”

没理睬李老师在后面的“哎哎”的喊声,吴广毅带着母子没回头地往家走。

“老妈,我从香江带了“庸记烧鹅”回来,这是很有名的,还拿了点叉烧,你晚上做个蔬菜和汤,或者直接就做个蔬菜汤就够了,怎么样?”

李如花还没发表意见,吴广诚先跳了起来:“我要吃烧鹅,我要吃叉烧!”

唬得李如花一把捂住他的嘴:“吃你发烧!你在马路上一叫,不认识的都跑家里去吃饭了,你去吃屁吧。”

“广诚,哥哥带了好东西回来,是给家里人吃的,不是给外人吃。你可不能对外人说啊,说了以后,哥哥一出差回来,人家就来吃,你就没得吃了啊!”

吴广诚捂住自己的嘴,一边发出“嗯嗯”的声音,一边点头。

吴荫善现在上下班时间是干部标准,早八晚四。工作岗位又不在一线,不需要换工作服。

再加上小摩托速度快,4点下班铃一响就走,赶得上周家渡轮渡4点10分那班渡船,4点20靠码头,四点半就到家了。

哎,这么一对比,维多利亚港可宽多了,差不多要2倍宽度。不管了,宽不宽管他什么事,吴广毅又不每天坐船。

大儿子回家了,吴荫善也蛮高兴的,毕竟孩子出门在外,家长总有点不放心。

吃饭的时候吴广毅拿出一瓶红酒,打开给三人都倒了半杯,吴荫善和李如花眯了口,酸酸的,有点不习惯。

“老爸喝不喝无所谓,老妈要喝点。这是葡萄酿造的,女性喝了美容,皮肤血色好。老爸,我再开一瓶威士忌你试试口味。”

吴广毅说着,随手打开一瓶苏格兰威士忌:“你试试这口味。”

“这酒还行,不凶,就是口味有点怪,有点烧煤块的时候,空气里面的味道。”吴荫善咂着嘴品味道。

太国香米味道真不错,一开锅盖,一股大米的香气弥漫在屋子里,两个小家伙像小狗一样鼻孔朝天,嗅着空气中的饭香。

现在沪海贫民区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两只炉子,一只是烧煤饼或者煤球炉子,另外一个是烧木材的土灶。煤饼煤球需要花钱买,土灶只要捡点木材就行。

土灶煮饭方便,不需要太操心。烧木材火力软,不容易煮坏,但比较浪费米饭,容易出锅巴。一般家里的孩子都喜欢啃锅巴做零食。

在煤饼煤球炉煮饭,一定要用新的钢精锅。因为火力猛,用其他锅也不容易煮好。摔瘪过的钢精锅会煮饭漏气,也不容易煮好。

等锅里的水煮得差不多,听到锅底里传出轻微的“噼啪”声,就把炉子进气口关小,用长抹布搭在锅盖上,两个手同时用上,手指按住锅把和锅盖,倾斜45度。

让锅壁贴在不旺盛的炉火上,四周围转几圈,均匀受热,直到锅壁也听见“噼啪”声响起。

这时候米饭基本上熟了,但是还不能开盖吃,现在吃就是夹生饭,得放在饭窝子里面捂一会。半小时之后打开盖子,那真是饭香满屋啊。

“好了,这太国香米今晚一吃,小东西们上瘾了怎么办,再吃陈米还不闹起来啊。”

李如花有点伤精神了。

“阿妈,就这米我买了几百斤呢,随便吃也行,掺杂一点吃也行。如果不想吃陈米就先放着呗,到困难时候再说。困难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广毅,你这话里什么意思?”吴荫善和李如花听到大儿子说出这种话,猛地抬头,不解地望着吴广毅。

“我们吃了饭再说吧,等会上二楼再说,底楼说话不安全。”吴广毅一边扒着饭一边含糊地说。

“对了,阿妈,明天早饭不要做,我带了点香江特产云吞面,放钢精锅里,明早拿出来就能吃,还有鱼蛋,就是鱼丸子,叫法不同。”

饭后,李如花和吴广毅在收拾桌碗,吴荫善带着俩孩子上了二楼,打开卧室的灯,等着母子做好清洁工作。

吴广毅在屋前屋后拿着手电照着看了看,把三轮车、自行车和摩托车推进堂屋,锁好门,才上了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