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一对客户
- 火红年代里的沪海咸鱼
- 饼干屑屑头
- 3192字
- 2025-03-15 22:31:30
徐法第听着吴广毅说的话感觉到如雷贯耳,虽然他知道广毅不是普通人,没想到居然能和时间、空间联系上去,刚才说的内容真如神话一般。
徐法第为了有个全家安全出走的机会,他不惜花费几万元,命令大儿子安排这个香江佛道访问团,并全权信任大毅道长。
只因为这个小道长给了他一个希望,而且实现的可能性还很大。
让人奇怪的是他师傅的态度,徐法第多次拐弯抹角地试探,总觉得程生莲要么是装傻不想说,要么就是真不知道这件事。
现在看来应该是不想说罢,到底是小道士年轻好炫耀,很多隐秘都透露了。这种神通都露出来了,我该怎么才能和小道士的关系更紧密些。
嗯,少年好色,我孙女对他印象还是很好的,不过他们还年轻,男的才14,孙女才16,家里不反对就行,愿意交往就由他们自己去发展吧。
小聊天室里的所有人都听呆了,就像听天书一样,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内容。小道长说的每个字都听得懂,连在一起就不懂了。
“刚才小道长说得很有道理,但我脑袋里现有的知识觉得这根本是荒谬的。虽然听起来有点道理,但是我却完全没有办法接受。”角落里不知道谁发出了声音。
每个人都觉得,虽然他们听不懂小道长说的内容,但是他们感到很震撼,心灵受到很大冲击。
毕竟二战也就过去十几年,雷达这个名词还是听说过的,据说是和寻找飞机有关,再深一点就不懂了。
这次的聚会还没散场,第一单就被冯文广预定了。
冯文广想全家跑香江,但是害怕有危险,又不愿意放弃这个希望。想让自己的一妾一女先用乾坤挪移来转到香江,投靠英皇道亲友。
广毅自己提出到达香江后会用拍立得照相机帮她们拍点照片,并让她们写告知沪海冯家安全到达的信。
没问题,第一单优惠,100两黄金,运输费可以等把人送到香江有回音后再支付。反正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做准备,具体出走时间就要另外私聊了。
……
最美人间四月天,这话一点都不假。没有三月的微寒,没有五月的燥热。人们穿行在大街小巷,微风吹过,那阵阵牡丹花的清香扑鼻而来,使人心旷神怡。
吴广毅和冯家母女也多次聊过天,冯夫人看上去三十出头,冯小姐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打消了她们因为知道了出走而产生的担惊受怕的心理。
还让她们签署了一份协议,委托大毅道长,把她们出走之后遗留在沪海的家具用品之类可以送给有需要的人家。
毕竟她们自己也知道,人一出走,留在本地的任何物品都保不住,一定会被官方没收。而且不能提前卖出去,容易走漏风声,与其这样还不如交给小道长处理。
吴广毅告知师父,弟子出息了,能帮师父招揽业务了,有人要旅游,又担心旅途安全,希望师父组织几个道友,做一场祈福法事,求个心安。
吴广毅拿着日历,闭着眼睛一摸,确定了4月26日做法事,就去火车站买了27日上午出行的沪海南到海口的火车票。
对他来说,这次出行其他都无所谓,能买到什么时候的火车票最重要。做法事只要在出行前一天完成就行。买好票就去各方分别通知了具体时间。
吴广毅提前几天就告知家人,某日要给善信做法事,做完就要外出修道。预计十天到半个月,差不多五月上旬回家。
小祈福仪式是上午9点在大境关帝庙举行,程生莲带领着众位道友一起完成了这个仪式,一直到下午三点才结束,冯老板一直在旁边观礼。
这祈福费用不包含在运输费里,需要冯老板另外出现金,不过相比运输费而言这一两百的都是小钱。
吴广毅已经提前和师父打过招呼,祈福仪式结束后,冯老板和母女告别。并托她们带给香江亲友一封信,见信后协助置办个大宅子,方便他过来居住。
如夫人的家在徐会区,按照约定,广毅跟着她们一起回去,路上顺便吃了晚饭。
吴广毅空间里不仅有全套道士装备和证件,还带着个香江买的帐篷过来,往地上铺块木板,帐篷搭在上面。
早就提前告知,带走的只能是金银细软,黄金美金,换洗衣物,每人只能带一个箱子。
虽然对于吴广毅来说,空间很大,哪怕多带点都无所谓,但没必要。
出走、逃命嘛,只要安全重要,身外之物也就无所谓了,这才是符合正常人思维逻辑的想法。
因为早就知道要出走和捐赠家具用品,一些私人物件冯家母女就提前处理进垃圾箱了,其他遗留的东西都能让大毅道长处理。
让她们把要带走的物品放进帐篷,接着人也进去坐好,广毅对冯家母女说了一声就去关灯。
就趁着关灯时人的眼睛会闪盲一下的功夫,直接收入空间。
如夫人家里没啥好东西,家具之类也不是老物件。空房子里面逛了一圈,定好闹钟,找了女孩子的床,把自己的卧具一铺,往上一躺就睡觉了。
倒不是广毅舍不得钱住招待所。为了防止敌特搞破坏,这年头无论去哪里,光有钱还不认,得要介绍信。
而且本地人不让住本地的招待所,除非拿着居委会开的证明,确认家里来亲戚住不下才会同意。
招待所的服务员还特别的横,我是国家主人,凭什么服务你,说好话不听,塞钱要更好的服务,还会去报公安,让习惯别人服务的广毅根本不适应。
……
去广洲只有坐沪海南站发出的K511/4 K512/3次去海口的列车,早上9:05分发车,22小时到广洲。
这次没办法直接买票去深川,只能出火车站后在广深公路边找机会。
穿着全套道士服装站在广深公路道边,看见有去深川方向的大货车,远远地就举着张白纸,用黑墨水写着“搭车去凤凰岗”。
对于吴广毅来说只要能去珠江边上就行,当然越靠近珠江口越好。
可能因为吴广毅穿着打扮是个小道士的关系,比较让人有信任感,而且还会装嫩,一口一个大哥地叫着货车司机,很容易就让他混上了一辆货车。
坐在后车厢陪着货物待了3小时,到了平峦山附近,司机就把广毅放下了,再往前走就有检查站查证件了。
拿出老司机必备的全国地图查看了下,平峦山距离珠江还有6公里路。
这大中午的靠腿走的话要走到什么时候,拿出辆自行车沿着农村小路慢慢骑吧。自行车算高档货,就这形象人家村民就算看到了也不认为是想督卒的。
慢慢骑到珠江边上,广毅就是打算沿着珠江用电动船开下去。找了块阴凉平坦的地方,放了块大木板,坐在木板上吃了午饭。
午饭后休息了会,空间拿出搭好的帐篷准备不脱衣裤先睡到晚上,睡饱了再起床吃晚饭。晚上行动能避开巡逻的边防警卫。
现在的野外真是安静啊,除了江水流淌的声音就没有其他杂音了,吴广毅一觉就睡到晚上十点左右。
预定的闹钟响了,吴广毅怕铃声引来外人的关注,赶紧把手伸出毛毯按掉闹铃,打开从空间拿出的手电筒来起床准备吃食。
释放完身体的存货,手表褪下挂在脖子上,方便防水和看时间。穿上渔民捞鱼的橡胶套装外加橙色救生衣这样胸口以下基本不会被打湿,也不会很冷。
整理好帐篷等物品,免得有遗漏,如果让村民发现,说不定还以为是有弯弯特务上岸了,下次再从这里下水就不方便了。
走到江边放下电动船,谁知道如今都是四月底了,晚上水面还是浓雾弥漫,200米外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原来还想着天气晴朗的话可以靠月光行船,现在只能打开电动船的大灯航行。
反正船上有2套电瓶,随时可以切换,身上还有2套电池,电源理论上可以开70海里也就是120公里,绰绰有余。何况是从珠江顺水而下更省电。
开了一个多小时,应该差不多凌晨1点,船到赤湾左炮台附近,吴广毅要全神贯注地开船,觉得有点疲倦了。
前方海面上突然出现一坨黑色漂浮物,广毅吓了一跳,立马转向避让,顺口骂了一句“册那,杜清老(一大)早就看见汆(沪发teng音,泡的意思)江浮尸,晦气、晦气。”
就见黑影一动,突然听到个女声也是沪音:“阿古(哥)救命,现在还不是浮尸,马上快了,我现在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唰”的一声,吴广毅的汗毛都竖起来了,这下好,什么瞌睡都没有了。
“侬讲讲看,侬泡在江里做啥?”
倒不是吴广毅在无厘头,远在沪海几千里之外,却听到了家乡话,还是浮在这江面上,这和水鬼抓人替命的传说有什么不同?
吴广毅停下船,一句来一句回地搭了十来分钟,才确认原来真的是督卒香江的人,就靠腰上绑着一个密封的铁皮小桶泡了五个多小时,也没有力气再游动了。
好吧,总不能见死不救。
从空间拿出用几个充满气的板车内胎捆扎好,自制的救生圈。系好绳子,用登山扣卡在电动船上,带着走,又拿了些食物从船上递给她。
又开了两个多小时,一路上不断用罗盘和海图调整方向,动作娴熟,毕竟这是道士的吃饭家伙,用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