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闽中清流
- 笑傲:人情世故林震南
- 醉酒老王
- 2754字
- 2025-03-28 08:03:19
见话题说到了这位洛阳知府,所有人都忍不住停下了手上的事情,包括马玉娇在内,都露出了一抹好奇的神色。
王元霸:“贤婿,感觉倒是很准啊,这个知府,我们这些中原本地豪强都对他不喜,但你和他攀上关系,却是有益无害,有求于你倒是不一定,但你们二人肯定好相处。”
“哦?这是怎么说的?我听说此人乃是一甲的榜眼,却不曾留翰林,还道他仕途不畅,可到了洛阳之后,又觉得好像并非是如此。”
王元霸:“他一个福建人,怎么可能留京?就连这一甲,想来都必是哪里出了差错,此人能以福建人的身份考上榜眼,若他不是福建人的话,你想来必是状元无疑了。”
林震南闻言大是诧异:“这是为何?难道我们福建人天生就矮了旁的省份一头?”
王元霸闻言也是诧异:“贤婿难道不知道,你们福建人在官场上,是矮一头的么?”
林震南:“啊???”
“除了早在建文朝便中了进士的杨荣,你可曾听过本朝的内阁大臣之中,还有谁是福建人么?”
林震南闻言一愣,他一个江湖中人对政治本也不十分敏感,此时经这王元霸一提,努力去想,却发现好像确实是没有。
随即便是又忍不住心头一惊:【我们福建乃是大省,尤其是这经济二字,倒也还算富庶,年年科举,我们所出的进士,举人,在诸省之中也都算得上是名列前茅,可居然除了杨荣之外,就再也找不到哪怕一个入过阁的了?这……这……】
【难道这大明朝,当真是……欺我福建人不成?】
林震南上辈子倒是也读过明史,心知福建籍官员,好像在万历以后似乎势力也不算小,南明的时候就更不必说了,但却是真的从没留意过,他们福建人在万历之前居然混得如此之差。
莫说是进了内阁的了,好像就连那六部尚书,好像也好久没听说过有福建人当了。
【这是为何?为何万历前后,福建人在明朝官场上的地位,会是如此的天壤之别?】
就听那王元霸继续说道:“这个方知府,呵呵,或许他也曾是个有志向的吧,可惜,可惜,可谁让他是个福建人呢?我都不用去查他的派系,就知他一定是‘闽中清流’的人。”
“闽中清流?”
“贤婿身为福建人,难道不知道这闽中清流么?”
“我对官场上的事情了解确实是不多,只听说,我福建的世家大族之中,是以林浦林氏、福州叶氏、莆田柯氏三家为首,这三家之间互为姻亲,关系也极其亲密。”
王元霸点头:“这就是闽中清流了。”
林震南皱眉:“我对朝廷确实是不太懂,还请岳丈为我解惑。”
王元霸冷哼一声:“所以我说你啊,做买卖,不关注官场发生的事,能有多大的出息?那你可听说过‘海利亦天理’,可听说过‘海儒’么?”
林震南摇头。
王元霸:“有机会,你可以了解一下,这就是闽中清流,简单理解,就是朝中所有的福建籍官员抱团,抗衡严阁老的严党和徐阁老的松江派。”
“浙江人和江西人把持了中央朝政,你们福建人么,自然便也无力去竞逐这中央权力,可你们有钱有兵,中举中进士者也同样不少,便转而去经营地方。
你可知,你们FJ省的布政司,已经一连三届都是闽中清流的人了,将那诺大的一个FJ省,经营得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了啊。”
“鄢懋卿去巡盐,江淮地带无不是顺顺利利,偏偏在福建落了一鼻子的灰,一事无成。
严世蕃见状亲自去漳州收‘藩税’,哪知漳州的乌船帮竞公然的武装抗税,把这位小阁老给打了出去。
朝廷要征武夷山的岩茶转卖之税,你们福建人就敢让倭寇烧毁茶船,抢夺朝廷关卡。”
“那严阁老的弟子亲信罗汝怀去福建讲学,更是被你们福建的儒生用棍棒给打了出去,这,就是闽中清流。”
林震南尴尬地挠了挠头:“这……我都不知道,我们福建人这是……和严党不和?”
“他们是和所有的中央派系都不和,他们在漳州组建了乌船帮,拥有两百艘福船组建的海军,不比那五峰船主汪直差多少,甚至犹有过之。”
“在汀州用矿工堂而皇之的组建‘畲勇’私兵,多达三千人,各个都是精锐,真打起来,恐怕也不弱于那戚家军去。”
“他们甚至与琉球国的琉球王有合作,公然在那琉球国的国土上养他们福建自己的省兵,具体养了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换谁来当这个首辅,能跟你们和呢?”
“胡宗宪抗倭,其军饷筹措,大多也都是依靠着闽商,其中层官吏大部分也都是闽中清流的人,
说白了,他手里除了一支浙江人组成的戚家军之外,其他的军队全都是听闽中清流的,抗倭?你让他们自己抗自己么?那倭寇专抢浙江,你当着是为甚?”
“你们福建的世家大族大多通倭,走私,有钱又有兵,那江西人和浙江人占据了朝廷内阁,同为富庶之地,却收不上税来,朝廷便搜刮于福建。”
“你们福建人自是不服,便索性打起了武装抗税的主意,你们福建人武德充沛,做事最是抱团,而且好勇斗狠,朝廷拿你们倒是也没什么办法。”
“至于政策上,朝廷主张禁海,闽中清流主张开海,浙江人和江西人推崇程朱理学,闽中清流就另起炉灶,以‘海儒’自居,主张‘海利乃是天理’。
前些年,倒是还好,但近十几年来,你们福建的官员,隔三差五的就要与那些江西浙江的官员打一仗,已经不止于朝堂之上吵架,而是真刀真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
林震南:“这便是,这方知府明明是一甲,却也无法留在翰林院的原因么?”
王元霸:“严阁老疯了才会让闽中清流的人留任翰林院,这几年,他的严党和闽中清流为了茶税,番税的事刀兵相见了,他们这些上边当官的只是吵吵架,下边真刀真枪的打,可是真死人的啊。”
说罢,王元霸笑着道:“好女婿,这回,你可想得清楚,这位知府大人,为何会对你如此客气了么?”
林震南:“他是看重了我与他同乡的身份,又在江湖上有着那么几分薄面,背后还有少林寺,所以,想收服我,为己所用?”
王元霸:“料来应该是不错了,他既然是闽中清流,入阁拜相就别想了。”
“而他若是要在这闽中清流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官,学,钱,兵,可谓是缺一不可。”
“官,学二字,自是要靠他自己的了,这钱么,他既然娶了那福州首富马半城的闺女,想来也是不缺的了。”
“最要紧的,便是这个兵字了,说到底,要想在这闽中清流中做第四大家,下次朝廷再派个什么人来福建收税,得有个悍匪能替他去把税使杀了,便是严嵩,严世蕃亲自到福建去,他手上也得有一支力量武装抗税。”
“据我所知,他本是寒门出身,只因考上了榜眼,这才鱼跃龙门,那想来此人在江湖上也是没什么朋友,不认得什么人了,
更没有亲族,宗族可以依靠的,如此,他想到了贤婿你自然也就不奇怪了,你最近的名气,可是响亮得紧啊。”
林震南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此事,贤婿是如何想的?这对你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吧?”
“这……不好说啊,好坏参半吧,他既然不提,我自然也不急,待他提了再说,看具体条件吧。”
说白了这事儿有利也有弊,林震南想得倒不是钱财,而是此事对他福威值的影响。
若是借此攀上了高枝,交好了福建世家,却惹上了浙江世家和江西官宦,那似乎就又有点得不偿失了。
关键还是要看那方知府打算怎么做,到底是打算合作,还是单纯的想要将他收下当狗?
若是后者的话那就算了,他练这一身武艺,开这镖局,不是为了货卖帝王家的,何况他还不是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