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的晨雾裹着脂粉气漫过夫子庙飞檐时,陆明远正蹲在乌衣巷口的豆腐摊前。青花海碗里的咸豆浆浮着七粒虾米,恰与昨夜诏狱尸体口中的米粒数相同——这是锦衣卫约定的暗号。
“陆相公添些辣油否?“老板娘舀起勺赤色油脂,木柄处的包浆映出她虎口厚茧。这是扬州漕帮“水蝎子“的标志,三日前失踪的硝石运输船队,最后见过的正是这双握惯船桨的手。
陆明远将永乐通宝按在案板裂缝处:“劳烦给刘二爷捎个信,他订的二十石石膏粉改走滁河水道。“铜钱落下的瞬间,他指尖拂过裂缝里干涸的血迹——昨夜这里死过人。
辰时三刻,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斗香阁的鸳鸯瓦,陆明远已在军器监后院架起奇怪的装置。桐木制成的巨大轮盘咬合着精铁齿轮,十二个琉璃瓶在架子上折射虹光。鲁十八捧着算筹的手不住颤抖:“大人真要试这...这蒸汽提纯法?“
“鲁师傅可听过'一硝二磺三木炭'?“陆明远将辽东运来的粗硝石倒入铜甑,“但这口诀没说硫磺需用倭国的岛硫,木炭得取终南山的雷击松。“
地窖突然剧烈震动,鲁十八慌忙去扶倾斜的冷凝管,却见陆明远镇定地调整风门。白雾腾起的刹那,老匠人浑浊的眼球映出奇幻景象——琉璃瓶中逐渐析出霜雪般的纯净硝石,竟比大内冰窖的藏冰还要晶莹。
“报!神策门粮仓走水!“
传令兵嘶吼着撞开铁门时,陆明远正将硝石样本收进犀角盒。他嗅到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这是晋王残余势力最爱的纵火标记。腰间玄铁令牌突然发烫,那是埋在粮仓地下的温度感应装置在示警——这局布了整整七日。
---
**朱雀桥畔**
朱棣的赤兔马踏碎水洼,倒影里掠过个戴斗笠的货郎。那扁担两头悬着的景德镇青花罐,釉色竟与燕王府上月失窃的军饷箱纹饰如出一辙。
“殿下留步。“陆明远从茶寮阴影中转出,掌中托着的罗盘指针直指货郎,“可知这罐里装的不单是雨前龙井?“
货郎暴起瞬间,朱棣的剑锋已挑开他衣襟。漫天飘散的茶叶里混着墨色粉末,落在青石板上竟蚀出细小孔洞。陆明远用银簪蘸取少许:“辽东乌头与岭南见血封喉的混毒,三殿下真是下了血本。“
货郎突然咧嘴冷笑,舌尖顶出枚青铜卦签。陆明远疾退三步,仍是慢了半拍——卦签在空气中爆开毒雾,将朱雀桥栏腐蚀得滋滋作响。朱棣的佩剑贯穿货郎咽喉时,桥下忽然漂来艘无人的乌篷船,船头刻着“五台山地宫第三库“的梵文。
---
**钦天监密室**
子时的更鼓撞碎雨帘,陆明远转动浑天仪上的二十八宿铜兽。机关咬合的声响中,暗格缓缓吐出卷泛黄的《开元占经》。借着手提煤气灯的辉光,他看清页边批注——竟是徐达笔迹,记载着洪武八年观测到的超新星爆发。
“大人果然寻到这里了。“
黑衣老道从星图屏风后转出,手中拂尘银丝根根泛蓝。陆明远瞳孔微缩,这是浸过氰化物的征兆。他悄然握紧袖中磁石,面上却笑得温文:“监正大人用砒霜养丹砂的癖好,倒是与晋王殿下如出一辙。“
老道拂尘横扫,打翻的灯油在地面燃起幽绿火焰。陆明远翻身跃上紫微垣星图,袖中磁石精准吸住壁龛里的青铜浑象。机括轰鸣声中,密室穹顶突然洞开,倾泻的月光照亮墙上的《黄道经纬图》——原本标注木星的位置,赫然画着火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