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剥削

清晨小东山上的鸟儿叫个不停,明雅意被吵醒,实际上她一晚上没睡好。

山下蚊子太多了,她身上被咬了好几个包。看着胳膊上一个个的蚊子包,明雅意眼前晃过杨鸷屁股上的两个……

她连忙摇摇头,下意识的并拢双腿。

杨鸷是可怕的,是危险的,不能被他的屁股有包搞笑这件事给骗了。

“明明东家,杨老大的那个傻弟弟方才来了,给你带了这个。”方芳拿过来一个包袱。

明雅意接过打开一看,是她的那些胭脂水粉们。

她眸子垂了垂,问道:“大壮他走了吗?”

方芳点点头:“走了走了,送下包袱就走了。”

“哇,明明东家,你有这么多胭脂,烟霞紫,杏子粉,桃子红……还都是笼烟阁的上等货,听说每一小盒都价值不菲呢!”

方芳羡慕的直流口水,她也要攒钱买各种颜色的胭脂!

明雅意摆弄着这些胭脂水粉,嘴角也忍不住弯了弯。

胭脂水粉,绫罗绸缎,珠宝首饰……它们都很可爱,能让人开心,这事儿是真的。

“这些都是杨老大给你买的吗?他对明明东家你可真好!”方芳顺口说道。

明雅意怔了怔:“是我自己去买的……”

杨鸷才不会主动给她买这些东西,甚至说这些长得一模一样,嫌弃她多花钱。

但她又诚实的承认:“不过是用了他的银子。”

但她给他的方子,为他赚的钱,可远不止这些呢!

可……若没有他的保护,她空有方子,不还是无法在云县立足吗。

又,他保护她了吗?他那么欺负她!

……

哎!明雅意脑子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谁也吵不赢谁。

“东家,外面来了位岳公子,说想要见您。”

明雅意吃着关红瑜从山下买的肉包子,听涂娘子过来禀报。

岳公子,他又来找自己做什么,明雅意微微蹙了蹙眉,咽下包子,喝了一口茶水漱口之后,站了起来。

“带我过去见他吧。”

岳公子没想到明雅意还愿意见他,并且还没有让他等很久,原本那颗被践踏了无数次的自尊心,如今竟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温暖。他吸了吸酸涩的鼻子。

“杨夫人,谢谢你还愿意见我。”

明雅意淡声道:“酒坊事忙,岳公子有何事,便说吧。”

岳公子点点头:“杨夫人之前说会借我一些银子助我回襄城,不知如今,还做数吗?”

明雅意一听:“你要回去了?”

岳公子道:“是,杨老大说的没错,这事是我莽撞天真了。想来家中亲人一定很担忧我,与其在此继续做白日梦,不如回去与母亲和娘子她们团聚……毕竟她们都还需要我。”

明雅意没想到他竟然想开了,这是好事。

“涂掌柜,从账上拿十两银子,给岳公子做路费用。”明雅意回头吩咐道。

涂娘子给的是碎银子,好藏身也安全。岳公子接过之后,对着明雅意深深的做了一揖。

“杨夫人,当初你我虽是萍水相逢,但你和杨大哥越愿意帮我数次,之前是我鬼迷心窍,还曾怪过你们大家……对不住了。”

曾经风光无限的县令公子,如今已经被磨平了所有的优越感和骄傲,但同时也沉稳了。

他在纸上郑重写下了欠银十两,而不是以往那样不知天高地厚的翻十倍的写。

明雅意点点头:“岳公子,所有的困难和不幸,终将过去,祝你与岳娘子以后的路越走越宽,越来越顺。”

**

云县几家大酒坊的老板都聚在杨宅,愁眉苦脸的等着杨鸷表态。

“十倍的税费!当真是欺人太甚!”

“朝廷这是要逼死我们啊!咱们的好日子这才过了几天?”

“你道是朝廷要的税银?根本就是咱们这位县令大人要的!当初那位朱扒皮县令被贬的时候,咱们以为能来位青天大老爷,百姓从此要有好日子过了,没曾想,一任更比一任能扒皮!”

“嘘!你小点声,所谓民不与官斗,你这般若传到县令耳朵里,还不知道要怎么整治我等呢。”

几人七嘴八舌的一通抱怨,见杨鸷没说话,便也都歇了火。

“杨老大你是咱们的主心骨,这事你说该咋办啊?”

要交十倍的税银,无异于心头剜肉。

“交吧。”杨鸷淡淡的说道。

众人一片静默,他们心里也明白,这税银是不得不交,谁也推脱不了。只不过还心存一点点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如今听杨老大这般说,也都死了心。

“县令大人说这些税银要用在修固城墙,抵御外族上面,算是师出有名。”杨鸷又道,接下来,他倒要看看,这位县令大人到底有没有真的修城墙。

“倒也是,那咱们就交吧,听说临近的襄城常有外族人肆意闯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咱们多交点银子,保住安全,也是应该。”一众酒坊老板虽然疼银子,但是更惜命。

当月税银交上后,所有人也都注视着县令的作为。

却不料让所有人寒心的是,县衙那边也确实有了动作,他们的工作就是给城墙挂了一层薄薄的米浆。

然后再无动作!

“这不是摆明了糊弄傻子吗?拿着咱们的血汗钱,只给城墙挂一层米浆,剩下的银子还不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众酒坊老板又聚在杨鸷家中,恨得咬牙切齿。

杨鸷脸色深沉,这天底下多的是这般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吏,他们都该死,但从来都死不净。

“老大不好了!”柳陌白从外面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今早官府把粮价往上提高了三成,听说之后还要往上涨,现在整个云县的粮铺门前都挤满了人。”

杨鸷“啪”的一声震碎了茶盏,他们这些酿酒坊,需要大量的粮食,才能酿出酒来。每天最关注的就是粮价,若粮价稍有上涨,这酒价就得跟着涨,否则就是赔钱。

“柳公子你说什么?”一位上了年纪的酒坊老板听了这话差点从椅子上跌落下来:“粮价提高了三成?这是要我们这些人的命吗!”

平时提高个一厘二分的尚可接受,若是一下提高三成,他们酿酒的成本就提高到天价了。

平头百姓,谁能买得起如此的天价酒?

这云县的县令早就盯上了酒坊行业这块肥肉,如今看他们的生意做的如火如荼,自然是铆足了劲儿的压榨了。

“杨老大,眼下该如何是好,这粮食可是酿酒的根本啊。”

小东山下这边,明雅意也听说了粮食涨价的事,她蹙了蹙眉,捉摸着自己在扶桑地里积攒的粮食,倒是足够用。

但杨鸷那边,明雅意知道他此时遇上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