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父亲的心愿(序)

  • 苦楝
  • 过正则
  • 1221字
  • 2021-10-29 17:32:18

得知父亲想要出书的心愿已久,却从未想到会让我给他作序。起初我是拒绝的。因为,通常序言都出自德高望重之人笔下,自觉由我作序略有不妥。但既然父亲坚持,我也不当辜负这份信任,便应允了下来。

父亲常对我提起他的故事。

走出校门的父亲,依然酷爱学习。白天在农田里劳作,夜晚则躲在蚊帐里,借着油灯的微光读书,整夜阅读是常事。1978年7月,父亲走上了教育岗位。随后,他自学书法、绘画。勤笔耕,爱摄影,爱打乒乓球的父亲,我总觉得他学一样,像一样,精一样。

父亲在工作上也面临过人生的抉择。当老师的奶奶给他联系了当时效益很好的县属工艺品厂,并让他跟着她的学生学技术。可他却跑到县领导那里请求,执意要去当老师,且一干就是三十八年。他自制的一本厚厚的《杂草集》,剪贴着他发表的好多文章与学生的作品,也是他几十年努力的结果。

其实,对于父亲平时的自述,我并没有深切的体会,因此,只想说说我记忆中的那个父亲。

由于父亲是东亭中心小学老师的缘故,我从小便跟着父亲去上学。当时,我们一家三口,就住在约三十平方米,简陋得不能再简陋,没有卫生设施的公房里。楼道内的其他住户,其中一对年轻夫妇,常常无故闹事,出言不逊,甚至大打出手;另一户的老夫妻,也是大闹三六九,小闹天天有,且都是满口脏话。那时的父亲,实在无法忍受,他与母亲商量,借了外债,在东亭老街旁,买下了一幢破旧的私房,稍加改造便搬了出去,只为给我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经父亲的精心打理,院落里花开四季,充满着无限生趣。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大约也就从那会儿开始。

父亲是个有着“奇特”教育理念的人。在课业上,他从不给我施加额外的负担,甚至让老师给我减少或取消家庭作业量。放学后,我早早地就能在他办公室完成作业,从未把书包背回家。父亲从不疏于培养我的爱好,塑造我的性格。在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父亲会引导我每晚读课外书,跟着他写书法,跟着外公下围棋,跟着老师学竹笛。现在想起来,这应该是我最欢畅的一段童年时光。

逝者如斯,时光荏苒,我在慢慢长大,父亲却在渐渐老去。清晰记得那时的中考,平日里成绩优异的我,却输在了最擅长的英语上。父亲见我闷闷不乐,一边安慰我,一边去申请查分。为了我能接受优质的教育教学,父亲东奔西走,也花了不少的精力。从那以后,我发现,他的两鬓有了些许白发,我虽从未提起,却一直看在眼里。

父亲希望我能够出国深造,这也是我的愿望。所有出国前的读研准备工作,我都亲力亲为。没有上英语辅导班,我自学GRE;没有请留学中介,我自己准备资料,大概是为了能让他的白发长得慢些,再慢些……

如今,我在大洋彼岸自力更生,父亲也于2016年3月退休。他没有接受学校的返聘以及社会机构的高薪聘请。他说,他爱这份事业,否则也不会坚持三十八年,但只想把最后的几十年留给自己,做些自己爱做的事。

我支持父亲的这个决定,也明白了父亲要我作序的原因,他出书不为名,不图利,又何须名家作序推荐?我猜,能够得到儿子的肯定,便是父亲此生最大的欣慰……

过怿,于美国纽约,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