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王夫之诗歌创作考论
更新时间:2025-04-24 20:20:29 最新章节:第三节 湖湘传统与王夫之诗歌创作特点
书籍简介
本书名之曰王夫之诗歌创作考论,特别注重文献材料的搜集,注重讲求证据的文本分析,其主要内容为回顾学界关于王夫之诗歌的研究,探讨王夫之诗集的编撰及其王夫之编撰思想,考证王夫之诗歌作品创作年份与文学交游,以《广落花诗》为个案进行文本分析,揭示王夫之诗歌史学、教育教学之关系以及湖湘传统对王夫之诗歌创作的影响。由此,本书稽考了王夫之与哪些人有文学交往并受其影响,揭橥了王夫之诗歌创作中的史学修养、教师情怀的个人特殊因素的影响,寻绎出湖湘传统与王夫之诗歌创作中的内在因缘。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旨在从文体与意识形态的视角入手,探讨1927—1949年间中国革命文学书写当中的意图(思想内容)与表达(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此本书以蒋光慈、郭沫若、丁玲这三位革命作家为中心,围绕这段时期内他们的革命文学书写转型和发展状况,来展开相关阐述,进而揭示作家文学作品(文本)的语言形式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可能同作家本人自述的写作意图相悖,从而呈现出文体与意识形态的丰富性、复杂性。文学20.1万字
- 会员本著再现了后革命时代作家们满怀焦虑探索美国民族文学建设道路的历程,全面梳理了朗费罗诗歌与印第安人历史进程及文化的关系,揭示了白人作家的殖民主义立场对印第安人形象书写的影响。通过文本比较研究,从人物形象、叙事艺术、程式及平行结构等方面,揭示了印第安神话传说、诗歌及《荷马史诗》、《卡勒瓦拉》等欧洲史诗对朗费罗诗歌创作的影响。总之,印第安文化是19世纪美国民族文学的独特资源,而借鉴印第安文学及欧洲史诗的文学30.6万字
- 会员作家作品的经典化是一个由本文走向经典的阶段性过程,其起点在本文的经典性,此经典性融涵传统、开创、典范等多层面含义。作品的经典化,是读者不断发现、揭示本文经典性及逐渐确立本文经典地位的过程。曹植融汇其前文学传统而独创,兼备众体,集其大成,而其文学经典化的首要途径是创作型读者的学习。经由两晋、宋齐文人的创作接受,曹作经典系列基本形成,《文选》编入、《诗品》《文心雕龙》的批评使其经典系列显化。与其文的经文学24.2万字
- 会员本书从伦理叙事的视角,针对学界对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无话可说”“道德模糊性”等争议,深入分析其小说伦理叙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尤其关注索伦·克尔凯郭尔、卡尔·巴特等思想家对他小说创作思想的深刻影响,创新性构建了处境化叙事、悲剧化叙事、无权威化叙事三个叙事维度,并结合现代叙事学理论,深入剖析这一深层叙事模式的构成要素和功能机制,进而探究厄普代克小说如何把伦理意图艺术性地转化为小说叙事的创作艺术。文学19.1万字
- 会员本书以美国城市小说发展历史为纵线,以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三个大都市为横线,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美国城市小说发展历史做了详尽的梳理。全书分为三篇:纽约篇、芝加哥篇和洛杉矶篇。文学中的纽约呈现出多种样态:老纽约、底层纽约、现代纽约和多群族纽约。芝加哥文学经历了三次文学浪潮,从亨利·富勒到纳尔森·艾尔格伦,芝加哥文学由盛而衰,由中心走向边缘。直到20世纪20年代,洛杉矶文学才真正开始。在好莱坞小说文学23.5万字
- 会员本书以中国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中的乡村空间书写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中乡村空间书写的对象和特点,厘清了乡村空间书写流变的历时轮廓,深入地阐释了乡村空间书写流变映射的乡村社会与文化变迁,进一步解读了现代化进程对乡村的影响。著作丰富了乡村小说的研究内容,扩展了当代文学的研究范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参考。文学16.5万字
- 会员路翎是现代著名作家,七月派成员之一,其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延续到“十七年”、新时期。本书研究的立足点既不是对路翎小说创作进行全景式的“扫描”和阐述,也不是对路翎小说创作中已经得到充分重视和研究的问题的重复论述,而是尝试突破流派的窠臼,从整体性考察和阶段性比照两个维度,挖掘路翎小说中被“遮蔽”或尚未论述充分的作品和艺术特质,力图呈现在不同历史语境中,路翎小说与文学主潮、政治实践之间的呼应与错位,勾文学1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