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
更新时间:2019-07-25 10:25:58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在仍旧占据优势的过去面前,我们需要改变正在开始的未来。因为,过去的时代和我们正处在的这个时代本身出现了诸多非均衡现象。这些非均衡现象主要集中于结构变迁与转型,特别是那些关于“社会形态”的讨论。新世纪之初,有相当多的人士认定,北京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那么,对于这样的认定,是否意味着我们就现实的社会生活已经达成“后工业社会”的普遍共识了呢?当前,我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大量的“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紧紧纠缠着,像“雾霾”一样让人“透不过气来”。这些“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深刻地影响着每位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为了分析这些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仅仅发明了经济意义上的“后工业社会”的标准是不够的,相反,需要系统审视北京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北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由于现代化的非均衡性推进或者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经济结构已是“后工业社会”的经济,但社会结构还处在工业化阶段,更为复杂的是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不同时空中同时并存。本书以社会结构视角,对这一非均衡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对未来社会发展预想是迈向更加均衡型的社会。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晓壮
- 会员本书从社会建设理论角度探究了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问题。本书认为社会建设既是社会领域的建设,也是社会主体的建设,从而界定了社会建设的内涵及构成,这对社会建设是什么,建设什么,给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启示。结合主观调查数据、客观收集数据,对一个市域社区社会建设进行主客观量化研究,以衡量其社会建设发展程度和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地找出短板、弱项,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社会建设的有效机制,这不仅回答了社会建设怎政治理论10.6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详细回顾了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及其指标的研究进展。通过探讨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性问题,分析了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的异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指标分值的算法及其过程,以便进行具体的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比较了基于活动前后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模式、基于活动后填写数据或回答问题的模式,以及两种模式的优劣。设计出面向活动评价填写者的活动评价系统,该系统在界面上集成了三个层次活动的评价入口,实现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社科8.9万字
- 会员本书首先梳理辨析了中外“公益”概念的起源、演变及界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将社会公益事业划分为教育、环境保护、助残、养老、安全救灾、公共卫生、性别平等、文化保护与发展、农村发展、社区建设等十大领域,详细介绍了各领域中社会力量的工作手法并配以案例说明;第三部分深入追踪科技在社会公益领域中的作用,收集和介绍了40个国内外的科技应用案例,并对其应用于公益领域的价值及可推广性做出了分析评论;最后,从宏观背景社科14.6万字
- 会员本书来自在厦门大学校园举办的跨学科活动——“芙蓉湖畔对话”。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与高校师生切身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嘉宾均为厦门大学著名学者,包括多位中科院院士、全国各领域著名专家。对话中,观点交锋,认识碰撞,拓宽了师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一经推出,即受到师生欢迎,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目前已成为厦门大学的品牌项目。为记录对话内容,扩大对话影响,传播科学知识,主创团队将对话进行了整理,形成此书社科12万字
- 会员《中国数字人文发展报告(第一辑)》是中国数字人文从相关概念引入至初步学科化建制的十数年发展历史的总结,全书四部十八章,从技术基础、政策支持、学术理论、多样化实践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正走向成熟的中国数字人文的概貌,并聚焦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力求在数字人文本地化实践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反思,同时在更大和更深层面上呼应国家新文科建设和“文化数字化”战略。社科36.3万字
- 会员西方现代在哲学上是方法论的时代,相应地,在文论上就是批评论的时代。西方现代哲学和文论中关于语言的研究,也主要是哲学方法论和文学批评论的研究,其合理性较多;其中也有关于语言的哲学本体论和文学本质论的研究,但不是主要的,也没有多少合理性。西方现代哲学的价值主要不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而在方法论上。相应地,西方现代文论的价值主要不在本质论和创作论上,而在批评论上。如此肯定西方现代哲学方法论和文学枇评论的价社科35.1万字
- 会员本书讲述了多位北大选调生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思、所为、所悟。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北大选调生的文章,涵盖了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如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公共服务、基层经济发展等。社科11.1万字
- 会员本书在总结和吸收国内外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在社会工作机构中从事社区矫正项目管理和多年从事社区矫正项目评估的经验,构筑了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理论体系。本书介绍了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的一般原理,探讨了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社区矫正对象需要评估、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社区矫正质量评估等评估形式。社科1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