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哲学概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线阅读
会员

自然哲学概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德)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13.4万字

更新时间:2020-11-06 17:50:52 最新章节:索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自然哲学概论》打算在获取关于外在世界和内心生活的综合性概念中作为首个帮手和向导。它并不打算发展或坚持一种“哲学体系”。由于作为一位教师的长期经验,作者认识到,那些宁愿走自己道路的人是最好的学生。然而,它正打算坚持某种方法,即科学的(或者,如果你乐意的话,自然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从经验中并针对经验选取它的问题,并且努力解决它的问题。
译者:李醒民 
上架时间:2012-11-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改革开放38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本身进行哲学思考,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实践论、创新论、目的论、发展论、历史论等视角全面反思和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现由“文本形态”的建设哲学向“叙述形态”的建设哲学转变,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哲学思考,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
    武雯婧 田鹏颖 张晋铭社科29.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第三部系统介绍“俄罗斯学”在中国起始、发展、历程、现状的文集。本辑增加了“人物志”栏目,在这一栏目中浓墨重彩地回顾了为新中国“俄罗斯学”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曹靖华、姜椿芳等老前辈们的生平,以及李静杰先生50年的科研生涯。而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机构这两个栏目中,重点介绍了我国对俄罗斯经济学科的研究,以及社科院外文所俄罗斯文学学科、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科、北师大“俄罗斯学”研究、山东大学俄语专业,社科
    李永全主编 庞大鹏副主编社科13.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关注“附近”和目标群体自我叙事的质性研究,揭示青年城乡移民群体的异质生活世界,解读城市权益空间的多元性。通过重新审视城乡移民青年的日常实践,深入探讨这一群体在城市中权益获取、个人发展、与城市的情感连接,以及定居意愿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指出这种差异性也反向塑造着多元化的城市空间。为全面认识城乡移民群体的城市权益问题,应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挑战,提供学术理解与关怀。
    张舒婷社科14.4万字
  • 会员
    本书讲述了多位北大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的所见、所为、所思和所悟。全书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实践”主题,以“党建引领、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各篇文章的作者以自己所在基层单位乡村振兴实践为案例,悉心观察,深入思考,结合理论知识和政策文件,分析探讨了乡村振兴的方式方法、经验思考及存在的问题。
    宁琦主编社科11.6万字
  • 会员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关系我国未来城乡健康发展的重要部署。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的关键,又首推就业问题的解决。民族地区由于城镇化发展总体滞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更为迫切,人口城镇化也成为必然途径。但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就业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来自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更为重要。基于此,本书以广西为例,研究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就业促进政策问题,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人口
    汤玉权社科14.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的收入分配效应与调控政策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和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及相互作用机理,实证检验了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的收入分配效应,揭示了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如何影响居民收入分配水平及其作用强度,进而提出了收入分配合理化视角下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的调控机制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文社科13.3万字
  • 会员
    本书着重从独特的研究旨趣、建构主义的本体论、怀疑主义的认识论、多元主义的方法论、自由随意的表述风格五个方面,阐述最被忽略的现代社会学奠基人齐美尔的带有浓厚后现代主义色彩的社会理论及研究的特征,指出可以将齐美尔视为社会研究四大范式之一的后现代主义范式的早期代表或初始探索者。
    张小山社科25.8万字
  • 会员
    本书分析和梳理了农村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主要内容、当代形态及其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冲突、相容、转化的“实然”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导向出发,提出了农村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有效整合的原则、动力机制和具体路径。成果形成了相对厚实的个案,可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为不同的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各社会建设主体探寻合理的治理路径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
    高满良社科22.7万字
  • 会员
    福利院常被视为国家、社会和保育人员施予孤残儿童无私关爱的场所。基于对东南某省永江福利院长期的田野调查,本书意在倡导用一种辩证的视角看待中国儿童福利机构的运作机制。主书名为《爱的悖论》,即希望这样的视角能够提醒读者注意围绕机构运作所呈现的“爱”的复杂性,它兼有光明与晦暗:“国家关爱”兼有救济与治理的两面,“社会关爱”兼有扶弱与排斥的两面,“保育员妈妈的爱”亦兼有付出与自利的两面。在福利院这一由“爱”
    钱霖亮社科2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