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之后,林晚失眠了。赵钦哲那短暂的、带着审视的目光在她脑海里反复回放,像慢镜头,每一帧都让她心跳失序。是陌生?是疑惑?还是……一丝被强行压下的、久远的熟悉感?她不敢确定。唯一确定的是,她不能再像电梯里那样狼狈逃窜。她需要更从容,更自然,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他的生活缝隙。
侦探的消息再次成为她的指南针。赵钦哲周六上午雷打不动去“旧时光”咖啡馆的习惯,成了她精心设计的舞台。
周六上午十点,“旧时光”咖啡馆弥漫着烘焙豆子的焦香和慵懒的爵士乐。林晚选了靠窗、但视野能覆盖门口和赵钦哲常坐的角落位置的一张桌子。她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封面是复杂数学公式的外文书(这是她花大价钱让侦探打听清楚他近期在研究的领域后,特意找来的“道具”),手边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拿铁。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她精心打理的发丝和素净的侧脸上,营造出一种沉静而专注的氛围。只有她自己知道,心脏跳得有多快,耳朵有多敏锐地捕捉着门口的每一次风铃声。
十点零五分。风铃清脆地响起。
他来了。
依旧是简单的穿着,深色外套,肩头似乎还带着室外的微凉。他径直走向他习惯的角落位置,放下公文包,向熟识的服务生点了点头。服务生很快端来一杯不加糖奶的美式咖啡。他坐下,从包里拿出一本比林晚那本看起来更艰深、页边磨得发白的数学专著,低头沉浸进去。
林晚强迫自己的目光落回书页上,那些复杂的符号和公式在她眼前模糊成一片。她的全部感官都聚焦在那个角落。她能听到他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能感受到他存在本身散发出的沉静气场。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她需要制造一个“自然”的接触点。
机会出现在他起身去洗手间的时候。林晚深吸一口气,几乎是同步地、也“恰好”需要去。她在过道上“不经意”地放缓脚步,在他推开洗手间门出来时,两人在狭窄的走廊里迎面遇上。
“啊,是你。”林晚先开口,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和一丝邻居间的熟稔,脸上扬起一个温和无害的微笑,“好巧,你也常来这里?”
赵钦哲显然认出了她是前几天电梯里那个慌乱的女人。他脚步微顿,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这次离得更近,林晚能清晰地看到他眼底的墨色,以及那不易察觉的、深藏的一丝疲惫纹路。他微微颔首,礼貌但疏离:“嗯。周六习惯过来看看书。”
“这里氛围很好。”林晚侧身让开通道,语气自然,“安静,咖啡也不错。”她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他放在座位上的那本专著的书脊,“哦?《拓扑流形中的微分结构》?很硬核的内容。”她刻意点出了书名,带着一种学术探讨的口吻,而非刻意的搭讪。
这一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赵钦哲的眼神瞬间变了。那层疏离的薄冰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惊讶和一丝……兴趣?他停下脚步,重新认真地打量了她一眼,这次的目光带着专业领域的审视:“你…懂这个?”他的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一个看起来如此年轻、气质温婉的女人,能随口说出他正在啃的硬骨头书名,这冲击力不亚于在电梯里看到她时那种莫名的熟悉感。
“略懂皮毛。”林晚谦虚地笑了笑,心脏却因他专注的目光而狂跳,“大学时主修应用数学,后来转行了,但看到这些老朋友,还是忍不住多看两眼。”她半真半假地说道,大学专业是真的,后来的“转行”则是为了接近他而精心编造的背景。她必须在他感兴趣的领域留下印象。
“应用数学……”赵钦哲低声重复了一句,眼神里的探究更深了,“能看懂这本书,可不止是‘略懂皮毛’。”他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一个几乎算不上笑容的表情,却让林晚感觉整个世界都明亮了。“很少有人会对这个感兴趣,尤其是……”他顿了顿,没说完,但林晚明白他的意思:尤其是非专业领域的年轻女性。
“兴趣使然吧。”林晚轻描淡写,巧妙地转移话题,“不打扰你看书了。”她再次侧身,示意他先过。
赵钦哲点了点头,这次看她的眼神少了几分陌生,多了几分带着学术好奇的复杂意味。“嗯。”他应了一声,走回座位。
林晚也回到自己的位置,表面平静地继续“看书”,内心却已是惊涛骇浪。成功了!她在他最核心的领域——数学——留下了痕迹!不再是电梯里那个慌乱模糊的影子,而是一个能与他专业领域产生共鸣的、值得注意的“邻居”。
接下来的几周,林晚将这种“渗透”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她开始“固定”在周六上午出现在“旧时光”,每次都带着不同的、但绝对够分量的数学书籍或期刊(侦探功不可没,总能精准提供赵钦哲可能感兴趣的最新资料)。她从不主动打扰他,只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营造出一种同样沉浸在数学世界中的氛围。偶尔,当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无意间相撞时,她会回以一个礼貌而克制的微笑。
微妙的变化在发生。
有时,赵钦哲会多看她几眼,目光在她摊开的书页上停留片刻。有一次,她“不小心”将一支笔掉落在靠近他座位的地板上,他竟俯身帮她捡了起来,递还时,两人指尖有了一瞬极短暂的接触,电流般的麻意瞬间窜遍林晚全身。
“谢谢。”她的声音有些发紧。
“不客气。”他回答得平静,但眼神在她脸上多停留了一秒。
更让她欣喜若狂的是,一次咖啡馆偶遇后,在单元楼门口,赵钦哲竟然主动对她点了点头!虽然依旧没有言语,但那主动的示意,像一道微弱却足以照亮她整个世界的曙光。她知道,那堵无形的墙,正在被她的耐心和“共同语言”一点点凿开缝隙。
金钱的力量在暗处默默支撑着一切。侦探的费用持续支付着,确保她对赵钦哲的生活轨迹了如指掌:他最近带高三毕业班压力很大,经常熬夜;他拒绝了学校一位女老师明显的示好;他常去的那家老书店面临倒闭……这些信息,都成了林晚下一步行动的基石。
一天深夜,林晚的手机震动,是侦探发来的信息:「赵先生今晚参加学校应酬,喝了不少酒,刚独自回到小区,状态似乎不太好。」
心猛地揪紧。林晚几乎立刻从床上弹起,冲到窗边。果然,楼下昏黄的路灯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有些踉跄地走进单元门。担忧瞬间盖过了所有精心设计的计划。她抓起手机,手指悬在赵钦哲的号码上(侦探早已提供),却迟迟按不下去。直接打电话?太唐突。下楼?以什么身份?邻居的关心?会不会显得刻意?
焦虑像藤蔓缠绕着她。她不能看着他难受而什么都不做。一个念头闪过——匿名短信。这是侦探提供号码后,她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她颤抖着手指,编辑了一条短信,删删改改无数次,最终只留下最简洁、最不带任何私人情感的关切:
「赵先生,回家注意安全。如果胃不舒服,记得吃药」
点击发送。手机屏幕的光映着她苍白的脸。她像等待宣判一样,屏住呼吸,紧紧盯着手机。
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无比漫长。
几分钟后,手机屏幕骤然亮起!是一条新信息!发件人:赵钦哲!
林晚的心跳骤然停止,又疯狂地擂动起来。她几乎是抖着手点开信息。
屏幕上只有短短三个字,却像惊雷炸响在她耳边:
**「你是谁?」**
冰冷的问号,带着深夜的寒意和不容置疑的探究,瞬间刺穿了林晚精心构筑的“邻居”外壳。她精心编织的网,在这一刻,被猎物敏锐地触动了最敏感的那根丝线。
空气仿佛凝固了。窗外是寂静的夜,窗内是林晚骤然急促的呼吸和手机屏幕冰冷的光。那三个字像烙铁一样烫在她的视网膜上。
暴露了?还是……他只是在疑惑一个陌生人的关心?
巨大的恐慌攫住了她,几乎让她窒息。五年的思念,一千万的底气,数周小心翼翼的靠近,似乎都要在这三个字的质问下土崩瓦解。她下意识地想扔掉手机,想逃避,想把自己藏进黑暗里。
不行!林晚猛地咬住下唇,尖锐的痛感让她混乱的头脑瞬间清醒了一丝。不能逃!如果现在退缩,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甚至可能让他彻底警惕,将她划入“可疑分子”的范畴。她需要回应,必须回应!但要怎么回应?
直接说“我是你的新邻居”?太苍白。解释自己怎么知道他需要解酒药?那等于不打自招承认在窥探他生活。坦白一切?告诉他“我是林晚,我用一千万买了个机会回来找你”?不,那太疯狂,太像一个精神失常者的呓语,只会把他推得更远。
汗水顺着额角滑下。她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在恐慌的废墟上寻找一个看似合理的立足点。
**冷静,林晚,冷静!**她反复告诫自己。利用现有的“身份”!她现在不是“林晚”,她是那个住在503、同样对数学感兴趣、在咖啡馆有过点头之交的“新邻居”。
手指重新落在冰冷的屏幕上,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斟酌、删改:
「抱歉打扰了。我是503的住户。刚才在阳台看到您回来似乎不太舒服,想到自己刚搬来也水土不服过,家里常备着些常用药。就冒昧发了信息。希望没有惊扰到您。(笑脸表情)」
发送。
信息发出去了。林晚像虚脱一样靠在冰凉的墙壁上,大口喘着气。她紧紧攥着手机,仿佛那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她在赌。赌一个“新邻居”偶然的、善意的关心,能解释这一切。赌他深夜的警觉和疲惫,会被这个看似合理的解释暂时安抚。
时间再次变得无比粘稠。每一秒都像在油锅里煎熬。她会收到怎样的回复?是冰冷的追问“你怎么知道我家阳台方位”?还是更直接的“别多管闲事”?又或者……是沉默?
手机的震动再次响起!比上一次更短促,更尖锐!
林晚几乎是闭着眼点开了信息。
屏幕上跳出来的,不是冰冷的追问,也不是愤怒的斥责。
只有两个字:
**「谢谢。」**
没有问号,没有探究。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像一剂强效的舒缓剂,瞬间抚平了林晚几乎要崩断的神经。她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浊气,后背的冷汗浸湿了薄薄的睡衣。
他接受了!他接受了这个解释!或者说,他选择了不去深究这个深夜的“善意”。也许是酒精的作用让他懒得追究,也许是她的措辞暂时打消了他的疑虑,也许……是他内心深处,对这个神秘的、带着熟悉感的邻居,也存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好奇和……不反感?
无论如何,危机暂时解除了。甚至……这声“谢谢”,像一根极细的丝线,在冰冷的问号之后,反而将他们之间那无形的距离,微妙地、极其微弱地,拉近了一点点。
林晚看着那两个字,紧绷的身体慢慢放松下来,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和巨大的庆幸席卷了她。她缓缓滑坐在地板上,背靠着墙壁,将发烫的手机贴在胸口,感受着自己如鼓的心跳渐渐平复。
窗外,夜色深沉。楼上603的灯还亮着。赵钦哲看着手机屏幕上那条来自“503”的、措辞谨慎的短信。他确实有些头疼,胃里也不舒服。他刚搬来不久,根本没来得及备这些药。
他沉默片刻,走到客厅的窗边,目光下意识地投向楼下那一片属于503的黑暗。那个在电梯里慌乱、在咖啡馆里沉静、在深夜里“关心”他的女人……到底是谁?那声“谢谢”发送出去时,连他自己也分不清,里面究竟有多少是礼貌,有多少是疲惫下的妥协,又有多少是……一种连他自己也未曾察觉的、对这份神秘靠近的默许。
夜还很长。一个心有余悸,一个疑窦未消。但那条名为“靠近”的暗河,在经历了一场小小的湍流后,依旧固执地、悄无声息地向着既定的方向流淌。林晚知道,她的“狩猎”或者说“赎罪”,在经历了这次惊心动魄的考验后,进入了更加如履薄冰、却也更加引人入胜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