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教授约谈?不,是我打脸的开始!

清晨六点半,林昭的手机在床头震动时,他正靠在床头翻《代数拓扑基础》。

系统界面浮现在视网膜上,淡蓝色的技能点数随着书页翻动缓缓增加。

昨晚在图书馆泡到闭馆,数学技能点已经涨到了137,刚好卡在精通级的门槛上。

“京大数院办公室”的邮件提示跳出来时,他的睫毛动了动。

屏幕蓝光映着他微垂的眼尾,指腹在“查看”键上停顿两秒,才轻轻点开。

“林同学,希望你能来办公室一趟,有些事想当面了解。王思远。”

墨迹未干的钢笔字扫描件占满屏幕。

林昭把手机倒扣在《代数拓扑》上,书脊压出一道浅痕。

他知道王思远,数学系最年轻的博导,研究方向是数论与组合数学,去年刚拿了国家自然科学奖。

能被这位出了名严谨的教授单独约见,必然和三天前那场直播有关。

宿舍里,李晨阳还裹在被子里打呼噜。

林昭起身时,床板发出吱呀轻响。

他对着镜子整理领口,指节无意识摩挲着锁骨下方。

“低调应对”四个字在脑海里转了两圈,他扯了扯皱起的衣领,转身出了门。

数院大楼的走廊飘着咖啡香。

林昭在308室门口站定,指节刚要叩门,就听见里面传来纸张翻动的簌簌声。

推开门时,王思远正低头整理教案,灰白头发在晨光里泛着银,抬头时镜片后的目光像扫描器般掠过林昭的脸。

“坐。”

教授指了指对面的藤椅,教案边角露出半张打印纸。

正是林昭直播解题的板书截图。

林昭坐下,脊背挺得笔直。

他注意到教授手边摆着个搪瓷缸,茶梗浮在深褐色的茶汤里,杯壁沾着星星点点的粉笔灰。

“林同学,你的解题思路非常成熟。”

王思远推了推眼镜,指尖敲了敲那张打印纸。

“特别是第5步的群论应用,我带的研三学生上个月做类似课题时,绕了整整三页纸才绕到这儿。”

他停顿片刻,目光像针一样扎过来。

“能说说,你是怎么掌握这些知识的?”

林昭喉结动了动。

系统的事当然不能说,但答案早就在脑子里过了三遍。

“高中时看了些竞赛辅导书。”

他声音平稳,甚至带了点学生特有的腼腆。

“后来在图书馆兼职,偶尔翻教授们的专著,慢慢理出点逻辑。”

王思远的眉毛挑了挑。

他伸手从抽屉里抽出一本《组合数学前沿问题》,书脊处贴着“内部资料”的红标签。

“上周三下午三点,你在古籍阅览室待了两小时。”

教授翻开书,第127页夹着张便签。

“这里关于拉马努金猜想的延伸推论,你划了三道线。”

林昭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记得那天确实翻了这本专著,系统当时提示数学技能点+8。

原来教授连他的借阅记录都查了?

“自学能到这个程度,很难得。”

王思远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

“我手头有个关于卡塔兰猜想的课题,缺个助手。”

他从教案里抽出份申请表推过去。

“如果有兴趣,明天就能进组。”

林昭的指尖在申请表上顿住。

卡塔兰猜想的最新进展是数论界的热点,能参与这种级别的课题,对任何数学系学生都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但系统面板在他眼前闪烁。

如果进组,每天和教授们泡实验室,看书的时间必然被压缩,更别说那些需要“过目不忘”才能消化的前沿论文,根本没法解释来源。

“谢谢教授。”

他把申请表轻轻推回去。

“我刚大一,基础课还没学扎实。”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教授身后满墙的荣誉证书。

“不过......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申请旁听您的《高级数论》课。”

王思远的钢笔在桌面敲出清脆的响。

他盯着林昭的眼睛看了足有十秒,突然抓起钢笔在旁听申请表上签了字。

“下周一第一节课,别迟到。”

离开办公室时,林昭听见身后传来翻书声。

他捏着那张签好字的申请表,指腹蹭过教授龙飞凤舞的签名,嘴角微微扬起。

系统提示里,数学技能点又涨了2点,看来刚才的对话也算某种“知识交流”?

走廊转角处,一道身影闪进安全通道。

李子昂攥着手机,屏幕亮着“数院论坛”的页面,最新一条帖子标题刺得他眼睛发疼。

“实锤!林昭被王思远教授单独约见,或进卡塔兰猜想课题组?”

他按灭屏幕,喉结动了动。

早上在食堂听说林昭去了教授办公室时,他特意绕到数院楼蹲守,却只听见办公室里传来低低的说话声。

此刻指尖还残留着拍白板时的刺痛,昨天直播设擂的视频,现在点赞量已经破十万了。

“中午十二点,302教室。”

李子昂对着手机屏幕扯出个笑,指腹重重按在“发送”键上。

“我倒要看看,没了教授撑腰,你还能装多久。”

数院大楼的挂钟敲响九点半时,林昭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苏棠的消息弹出来。

“加油哦~(✧∇✧)”

他低头回了个“嗯”,余光瞥见公告栏新贴的海报。

李子昂的“数学小课堂”特别直播预告,红底白字格外刺眼。

风从走廊尽头吹过来,卷起几片银杏叶。

林昭望着那片跳动的红色,手指轻轻抚过胸前的校徽,眼底闪过一丝冷光。

是时候让某些人,看看真正的“学神”是什么样了。

当数学学院论坛的帖子在中午十二点准时登上热榜时,李子昂正对着化妆镜调整领结。

直播间的补光灯在他背后投下冷白色的光晕,手机屏幕上“数学小课堂”的开播提示闪烁着红光。

他特意把时间定在林昭上完基础课回宿舍的时候,就是要让那个靠关系进来的家伙来不及到场。

“叮。”

后台传来系统提示音,在线人数突破两万。

李子昂对着镜头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的笑容,指节重重地敲了敲讲台上的白板。

“各位同学,今天咱们不聊微积分,聊点实实在在的。”

他抽出一本泛黄的竞赛题集拍在桌上,封皮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真题汇编”的烫金字在镜头前晃了晃。

“最近有人靠关系蹭热度,我李子昂就爱较真。”

他突然提高声调。

“下周我会从这本题集里挑三道终极难题,要是林昭能当众解出来,我全网直播并当着全校师生鞠躬给他道歉!”

弹幕瞬间炸开了锅。

“李神这是要正面刚啊!”

“之前那个直播解题不会真有教授团队代笔吧?”

“等着林昭回应,解不出来就滚出数学学院!”

李子昂的喉结随着滚动的弹幕上下滑动。

他想起今早躲在安全通道听到的对话。

王思远教授签旁听申请时,钢笔尖在纸上洇出的墨点都带着温度。

凭什么?

他从大一开始泡图书馆到闭馆,给教授当课代表搬了两年教案,才换来在直播间讲题的资格。

林昭倒好,靠爷爷的关系进了数学学院,随随便便解两道题就能抢他的流量?

“对了。”

他突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U盘晃了晃。

“我还找了去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中国国家队的教练出题,保证公平。”

镜头扫过U盘时,他眼尾的泪痣跟着抽搐了一下。

那是他昨晚在教练家楼下等了三小时才求来的,鞋底都沾了梧桐絮。

同一时刻,林昭正蹲在图书馆古籍区的梯子上整理旧书。

系统界面浮现在视网膜上,淡金色的“粉丝情绪收集”进度条突然暴涨。

他的指尖停在《代数几何引论》的书脊上,意识沉入系统空间。

满屏的弹幕像潮水般涌来,“靠关系进来的人”“代笔”的字眼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前世被校霸堵在巷子里时,他也是这种灼烧感。

当时对方把他的数学卷子踩进泥里,骂他“学渣装什么好学生”。

现在这些弹幕,和那时沾着泥点的脏话,有什么区别?

“叮。”

系统提示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低头看手机,是苏棠发来的截图。

李子昂直播间的标题红得刺眼。

他的指腹在屏幕上摩挲了两下,突然用力捏紧手机壳,指节泛白。

“晨阳。”

他跳下梯子时碰响了书车,惊得正在整理地方志的管理员抬起头。

“帮我查去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的训练题。”

“哥你要干嘛?”

室友的游戏音效从手机里传出来。

“那题我看过,最后一题的复杂度......”

“查。”

林昭的声音冷得像图书馆的中央空调。

“现在就查。”

当晚十点,301宿舍的台灯一直亮到凌晨两点。

林昭趴在书桌上,面前摊开三本《组合数学进阶》,系统面板上的数学技能点已经跳到了152。

他今晚把能找到的奥赛题集全翻了一遍,过目不忘的技能让每道题的解题步骤都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

“叮。”

系统突然弹出新提示。

“检测到宿主被公开挑战,触发‘学神认证’任务:在直播中完美解答三道奥赛题,奖励数学技能点+ 50,解锁‘逻辑可视化’能力”

他盯着浮动的蓝色任务框,喉结动了动。

前世被按在地上时,他总想着如果能重来一次,一定要站在所有人仰望的地方。

现在机会来了。

“晨阳。”

他推了推蜷在电竞椅上打盹的室友。

“帮我联系星耀直播的技术部,我要在周六晚八点开直播。”

“不是,你这是要......”

“标题就叫‘学渣逆袭计划:挑战奥赛终极难题’。”

林昭翻开刚借的《数论中的问题与结果》,钢笔尖在空白页划出锋利的线条,

“顺便让我姑姑把推送位留出来。”

周六傍晚六点,图书馆闭馆的铃声响起时,林昭正站在302教室的白板前。

夕阳透过窗户斜照进来,在他的肩线镀了层金边。

他伸手擦掉白板上最后一道验算痕迹,转身时瞥见后排角落的摄像头。

那是李晨阳特意架的,镜头对着白板和他的侧脸,光线调得刚好能照清他解题时的每根手指。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苏棠发来的消息。

“我把虚拟形象的直播时间调了,今晚给你当场外应援~(≧∇≦)ノ”

他低头回了个“好”,余光扫过系统面板。

数学技能点178,距离大师级只差32点。

而任务进度条已经涨到90%,“逻辑可视化”的预览效果在眼前闪了闪,像银河落进了方程式里。

七点五十分,直播倒计时开始。

林昭站在镜头前,指腹轻轻碰了碰胸前的校徽。

屏幕里突然涌入百万条弹幕,他望着“林昭加油”“等着看打脸”的字样,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各位。”

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扩散出去,在空荡的教室里激起回响。

“今天,我要让所有人知道。”

他转身抓起马克笔,笔尖重重地戳在白板上。

“所谓学神,从不需要靠关系的标签。”

当弹幕瞬间被“卧槽”刷屏时,教室门被轻轻推开。

苏棠抱着笔记本电脑探进头来,发梢沾着晚风的凉意。

她冲林昭比了个加油的手势,屏幕里“棠棠”的虚拟形象刚好亮起,和他的直播间形成分屏。

窗外的晚霞正在褪成深蓝,而302教室的灯光,正将少年的侧影拉得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