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一落空
- 三国:我,蔡瑁,大汉忠良
- 一天心光
- 2485字
- 2025-06-15 17:30:02
“合浦都尉李振、九真都尉何匡,此二人名义上受士燮节制,然闻吴巨之言其与士燮并非铁板一块。士燮令此二人起兵名为驰援,实为监视、牵制,甚至可能存了借刀杀人之心,欲让此二部消耗我军或吴巨。”
蔡瑁手指重重戳在合浦与九真的位置,“士燮想用合浦,九真之兵稳住局面?我便让他后院起火!请主公即刻以刘皇叔仁义之师、派出得力说客,及重礼,星夜兼程,赶在士燮使者之前或同时,密会李振、何匡!”
蔡瑁语速加快,带着一种战场指挥的决断:“告知二人:吴巨已举义旗,归顺皇叔。皇叔大军不日南下,交州易主在即。士燮倒行逆施,已是冢中枯骨!若二人识时务,倒戈相向,或按兵不动,待破士燮之日,必保其富贵权位,甚至裂土封赏!若执迷不悟,甘为士燮爪牙……破城之日,玉石俱焚!”
“攻心为上,反间其援!”刘备抚掌赞道,“此计大妙!季常!”他看向一旁肃立之人,正是马良。
马氏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乡里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
此次征交州蔡瑁建议刘备将他带上。
“主公。”马良应诺。
刘备吩咐道“此事非同小可,需智勇兼备之人。着你亲自挑选精干心腹,持我亲笔书信携带重金,即刻出发!务必说服李振、何匡!纵不能使其倒戈,也必令其按兵不动,作壁上观!”
“是!”
“至于山越之患……”蔡瑁轻点舆图上那片连绵的群山符号,“士燮欲驱虎吞狼,殊不知吴巨之使,早已携‘减赋三成、盐铁共享、许其自立’之厚诺,先一步入了溪峒!山越所求,无非生存之利。”
“吴巨之诺,远重于士燮空口之赏与挑拨离间!况我军乃仁义之师,只诛首恶,不扰山民,此乃大义!瑁料定,士燮使者,必无功而返,甚或……被那些峒主绑了,送来我军前也未可知!”
“最后,便是士燮这些无孔不入的细作!”蔡瑁的目光变得锐利,扫过舆图上标注的潇水、灵渠水道以及零陵、广信的位置,“他想看?那就让他看个够!不过,看什么,得由我们说了算!”
他转向刘备,沉声道:“请主公下令:
零陵大营,明松暗紧!多立旌旗,广布疑灶,白日里大张旗鼓操练新兵,入夜则精锐悄然登船,分批潜行南下!粮秣辎重,分藏于潇水沿岸预设隐秘营垒,明面上只留部分粮草于显眼处,派重兵‘把守’,做足姿态!
其次,灵渠水道,精选数十艘空船,多张旗帜,船内堆满草人,覆以军士衣甲,由少量老弱军士驾驶,白日里大摇大摆沿主航道南下!做出大军前锋已动之假象!吸引其细作目光!
我即刻渡江,命吴巨在广信,同样故布疑阵!大造声势,厉兵秣马,言称誓死抵抗刘备,向士燮‘表忠’!同时,严密搜捕城内可疑人等,凡有异动者,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将其细作耳目,彻底变成聋子、瞎子!”
“虚虚实实,疑兵之计!”徐庶颔首微笑,补充道,“再令几位位将军,各率精骑数百,沿零陵至广信外围要道反复巡弋清剿,遇可疑人等,即刻擒拿!压缩其细作活动空间,令其风声鹤唳,难辨真伪!”
“善!”刘备霍然起身,脸上再无半分犹疑,只有决战决胜的刚毅,“便依德珪、元直之计!诸将听令!即刻依计行事!各部务必隐秘、迅捷!待士燮耳目尽失,援兵离心,山越无患之时,便是我大军雷霆南下,犁庭扫穴,一举荡平交趾之日!”
“喏!”帐中诸将轰然应诺,声震营帐,杀气直冲霄汉!
接下来的日子,一张无形的大网在交州大地上急速铺开,一场无声的较量在暗影中激烈交锋。
此时零陵大营,白日里旌旗招展,鼓号喧天,新征募的士卒在开阔地操练,喊杀声震耳欲聋,炊烟袅袅不断,一派大军云集、即将开拔的热闹景象。
然而入夜后,精锐的老兵营却悄然无声地分批登上停泊在隐秘河汊的艨艟斗舰,在夜色的掩护下,顺着潇水、漓水,悄无声息地向南潜行。
真正的粮草辎重早已化整为零,藏入预先勘探好的、远离主航道的山洞或密林营地。留在明处大营粮仓里的,不过是裹着粮袋外皮的稻草垛,由一队队盔甲鲜明的士兵“严密”把守。
而灵渠水道之中,数十艘悬挂着“刘”、“蔡”、等将旗的艨艟斗舰,在宽阔的主航道上缓缓前行。
船上“士兵”林立,盔甲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然而若细看,这些“士兵”姿态僵硬,面无表情——皆是披着衣甲的草人!
只有船头船尾零星几个老卒在费力地摇橹掌舵。岸边的密林中,交趾细作屏息凝神地记录着船队的规模、旗帜和航向,心中骇然:刘备前锋已动,规模不小!
蔡瑁秘密过江后,立即面见吴巨,陈说刘备大军布置。
吴巨欣然接纳,每日在广信城头厉声训话,痛斥刘备狼子野心,号召苍梧军民同仇敌忾,誓与城池共存亡!
同时,城内展开了空前严厉的大搜捕,任何口音可疑、行踪诡秘的外乡人都被投入大牢,甚至当街格杀。
一时间,广信城风声鹤唳,士燮安插的细作心惊胆战,传递消息的渠道几乎被彻底掐断。吴巨派往山越和南部诸郡的使者,则凭借着熟悉地形和人脉,如泥牛入海,踪迹难寻。
合浦、九真边界,马良如同神兵天降,赶在士燮的正式调兵文书完全传达之前,便已秘密会见了惊疑不定的李振和暴躁不安的何匡。
何匡看着刘备“保其富贵、裂土封赏”的亲笔承诺,和使者带来的、足够武装他半个营的明晃晃的金饼,呼吸都粗重了。李振则脸色变幻不定,权衡着利弊。
最终,当士燮措辞严厉、命他们“集结待命、不得擅动”的正式文书送达时,李振选择了按兵不动,紧闭城门,对外宣称整军备战需要时日。
而何匡则更加直接,一把撕碎了士燮的文书,对着使者吼道:“回去告诉士燮老儿!老子这里山高皇帝远,乱匪多得很!兵马一时半会儿凑不齐!让他等着吧!”士燮试图遥控的这两支力量,尚未发挥作用,便已胎死腹中。
士燮使者带给山越溪峒的礼物不可谓不丰厚,然而当他趾高气昂地传达着“袭扰刘备粮道可得重赏”的命令时,迎接他的却是峒主们冷漠甚至带着讥讽的眼神。
吴巨的使者早已先一步抵达,不仅带来了更实在的盐铁布匹,更带来了“减赋三成、许其自立”的承诺。
峒主们世代居住山林,最重实际利益和承诺的分量。相比之下,士燮那空泛的“重赏”和挑拨离间的言辞,显得苍白无力。
甚至有峒主直接将士燮的礼物扔在地上,冷笑道:“回去告诉士燮!刘皇叔仁义,许我们活路!他再敢派人来聒噪,就把脑袋留下!”士燮驱虎吞狼之计,彻底破产。
不过月余时间,士燮谋划尽皆落空。
此刻龙编城,士府,
曾经弥漫着沉香雍容气息的书房,此刻却被一种近乎凝固的焦躁和恐慌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