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时空驿站?虹桥留新篇

“欢迎来到皇祐五年的将作监特展......“苏绾绾的手机语音突然卡顿,屏幕上浮现出双重影像。现代故宫的玻璃展柜与北宋将作监的朱漆大门在雨中交织,七个模糊的身影正穿过泛着蓝光的拱门。田国华的激光测距仪突然锁定墙面上的青铜碑,“快看,碑文在实时更新我们的监理记录!“红光扫过处,青铜表面浮现出“现代2025年,田国华完成故宫修缮监理“与“北宋皇祐五年,田提举督造铁塔飞檐“的双重铭文。郜志军的钢尺卡在碑文边缘,“这青铜的磨损程度不对劲,“他测量着铭文深度,“历经千年却像昨天才刻上去的。“尺面投影出青铜分子结构图,显示金属表面覆盖着与现代纳米涂层相似的防护层。钟明熙的pH试纸自动贴上碑面,“碱性7.8,和我们在北宋调制的防锈配方完全一致,“她的瓷瓶突然映出双重倒影,现代烧杯与宋代量具在瓶身上交替闪现。“这碑是时空锚点,“游福江的齿轮组叮叮当当吸附在碑座凹槽里,“你们看齿轮咬合痕迹,和我的工具箱磨损度同步。“他的游标卡尺量着齿距,发现每个凹槽都对应着现代工具的型号。阮青禾的红袖缠住碑顶,“安全绳的摩擦系数被记录在这里,“她指着碑侧细密的绳纹,“连我在现代工地系的安全结都被刻上去了。“李和平的水平仪突然射出水柱,在碑面勾勒出立体水文图,“看这个,汴京与现代开封的地下水位监测数据,“气泡里映出两个重叠的坐标体系。苏绾绾的手机摄像头对准水纹,“碑在自动生成双时空工程档案,“她放大照片,发现青铜内部有微型齿轮组正在转动,“这机械结构根本不是宋代工艺!““诸位郎君娘子,这碑唤作'双世鉴'。“画匠的声音突然从碑顶传来,烟斗敲击处泛起七色涟漪,“尔等每完成一桩工程,便添一道刻痕。“田国华的激光测距仪锁定最新浮现的文字,红光显示出“虹桥加固工程,两界同步验收合格“的朱批。郜志军突然用钢尺撬开碑座暗格,“里面有图纸,“他抽出泛黄的绢布,上面画着与现代监理站完全相同的建筑结构。“他们要造时空监理站,“游福江的齿轮自动拼出立体模型,“按这个进度,北宋那边已经打好地基了。“他的铜齿轮突然浮空旋转,每个齿尖都刻着将作监工匠的姓名。钟明熙的瓷瓶突然裂开,灰浆流出来形成微型沙盘,“碱性环境能加速传导,“她的pH试纸显示沙盘成分与碑体青铜完全一致,“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干预建造过程。“阮青禾的安全绳突然绷直,“碑文更新了安全条例,“她指着新浮现的“高空作业必系双绳“条款,绳结处泛着蓝光,“北宋工匠正在实时接收我们的规范。“李和平掏出青铜兽首按在碑面,“水利数据也在同步,“兽眼投射出两套并行的防汛方案,“他们根据现代参数调整了堤坝坡度。““要加快传输效率,“苏绾绾拆下手机电路板贴在碑上,“这青铜有导电特性,“她的充电宝残骸突然吸附在碑座,电流在青铜表面形成数据流。田国华的监理日志自动翻页,“所有参数必须转换成宋代匠人能理解的形制,“他的激光笔在碑面烧灼出《营造法式》风格的图文注解。郜志军突然按住剧烈震动的钢尺,“碑在反馈建造进度,“尺面投影出北宋工地现场,“他们遇到结构难题了。“游福江立刻调整齿轮模型,“第三立柱承重不足,“他的铜零件拼出加固方案,“告诉他们加装斜向撑木。“钟明熙的灰浆自动流向模型薄弱处,“碱性配方能增强传导,“凝固的复合材料在沙盘上形成发光的支撑结构。“安全防护还没到位,“阮青禾的红袖拂过沙盘,麻绳自动编织成防护网,“北宋那边工匠都没戴藤盔。“她的安全绳在碑面刻出新的条款,青铜立刻浮现出戴盔工匠的浮雕。李和平的水平仪突然显示两界水位差异,“警告,现代这边的防汛墙比北宋低三尺,“他快速在碑面刻下修正数据,“必须保持防洪标准同步。“画匠的烟斗轻叩碑顶,“善哉,这双世鉴终是派上用场了。“青烟组成七道匠魂共同审图的场景,每个决策都同时影响两个时代。田国华的激光测距仪突然警报大作,“未时三刻要到了,“红光在碑面扫描出倒计时,“下次雷暴前必须完成主体结构。“游福江的齿轮组拼出完整的传动装置,“告诉北宋组,用绞盘提升屋架,“他的铜齿轮突然映出现代吊车的虚影。“最后检查传导通道,“钟明熙的试纸贴在碑面,“碱性稳定在8.0,信息保真度达标。“她的灰浆在沙盘上勾勒出完整的监理站轮廓。阮青禾的红袖无风自动,“安全条例已全部刻录,“她指着碑侧密密麻麻的绳结符号,“连现代的反光背心都转化成宋代能理解的彩绸标记。“苏绾绾的手机突然播放出双语播报,“时空监理站,北宋皇祐五年与现代2025年同步竣工,“她的摄像头捕捉到碑文正在生成最后的落款,“监理七贤,双世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