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老谋深算┃

松锦之战后,清军基本扫清了入主中原的道路,但是皇太极却在此时因病去世了。由于皇太极没有册立太子,大清国随即陷入了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中。

当时,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另外一个就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处理完皇太极的丧事,王公大臣们立刻在皇宫崇政殿集会,正式讨论皇位的继承人问题。

会议一开始,皇太极所领的两黄旗大臣坚决主张立豪格为帝,多尔衮的同胞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率领的两白旗则全力支持多尔衮。当时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经衰弱,而两蓝旗主济尔哈朗则态度暧昧,保持中立。

由于豪格和多尔衮的实力不相上下,都对皇位志在必得,因此争吵得十分激烈,甚至一度剑拔弩张。多尔衮为人机警狡猾,老谋深算,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自己勉强继位,也势必会导致八旗分裂和大清国的内乱。

可是多尔衮也不想让豪格称心如意,于是最后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改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为帝,自己和济尔哈朗则作为左右辅政,等福临成年后再交还政权。

济尔哈朗德高望重,他是努尔哈赤的亲侄子,又一向和皇太极私交甚好,此前他其实是暗中倾向于拥立豪格的。可是多尔衮提出的这个建议,既保证了皇太极的儿子继位,又使济尔哈朗的地位有所提升,于是他率先表示赞同。

济尔哈朗表态后,阿济格和多铎立刻随声附和,豪格和两黄旗大臣们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不好公开反对。就这样,公元1643年,年仅六岁的福临即位成为大清的第二个皇帝,年号为顺治,史称清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