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几家求

长白山的春天,如果少了雪,似乎就缺了神韵。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早已习惯春天雪花飘飘了。昨晚又是一夜暴雪,头道白河的岸边被厚厚的白色棉被覆盖,每前行一步,积雪都会没过脚踝。林中的小路被雪堆积得严严实实,我只能凭借以往的经验小心摸索前行,无法揣测足下是否平坦,几次险些滑倒,幸亏有错落的青杨树干作为扶手。

今天落脚点——一号监测小木屋。

朴老师架好相机,进入战备状态,时刻等待中华秋沙鸭的到来。在不远处的青石上,已有一对儿宝贝鸭在休息了。它们迁徙回来,因为疲劳,显得憔悴,显得懒散。同时,雄鸭还要与情敌搏斗,必须依靠熟睡养精蓄锐。

头道白河两岸冰层还未融化,冰块漂在河岸的边缘。林中阳光明媚,树影婆娑在水面犹如一首诗,酷似一幅画。叽叽喳喳的鸟儿在树梢唱着悠扬的晨曲。这时,可以听到枯黄的树叶伴随着太平鸟拍打翅膀的沙沙声,似乎枯叶也随着它们欢快的鸣叫而低吟。鸟儿是多么快乐,在半空中自由追逐,转身飞入树枝中。听着鸟声,听着风声,我的心也在飞翔,也在歌唱,仿佛置身在音乐的天堂,沉醉在美妙的乐曲中。我举起望远镜,在树梢寻觅鸟儿的影子。悠闲是鸟儿的天性,快乐地歌唱是它们的工作。我仰望天空,没找到它们的影子,却也没有失落。

春天归来$

八点三十分,一只雄鸭逆流而来,红掌拨动清凌凌的河水,它的冠羽被风吹得有些凌乱,长短不一,却如松针般坚挺。雄鸭游到一块礁石上伫立,伸长脖颈眺望,左顾右盼,似乎在寻觅,似乎在等待。片刻后,它有些失望,又跳到水中,顺着河水的流向,自在地漂浮在水面,却时不时扭过身子张望,红色的喙一张一合,不知在与谁传递信息。它缓缓游到一棵树桩的后面消失了,我手中可以放大八倍的望远镜也望不到那里。

这时,礁石边熟睡的情侣鸭醒来,雄鸭居然在光天化日下跳到雌鸭背上,用喙紧紧咬住雌鸭的冠羽,展开的羽翅扇动水面,似乎在为飞翔助力,这一刻,雄鸭双翅振动频率加快,持续十几秒,雌鸭才从水面探出头来,悠哉飞起,在河流的上空盘旋片刻,便钻入岸边青杨树上的人工巢里。

刚刚躲在树桩后面的那只雄鸭也毫无征兆地飞过来,减速落在水面,追赶刚刚交尾的雄鸭。两只同一性别的宝贝鸭,一前一后,居然在水面拉开战事。一只在前面疯跑,脖颈伸长,翅膀与身体垂直。后面追赶的那只张开红喙,恶狠狠的神态,欲要吃掉对方。猜测这该是一场三角恋,情敌见面分外眼红。搏斗中的情敌鸭把河水鼓弄得水波迭起,一根根水柱连着水帘,如水做的轻纱把两只雄鸭都罩在里面。

跑者慌张,追者凶猛,几个回合后,都疲惫了。两块礁石成了它俩各自的休息地,趴在礁石上,都把头埋入翅膀中,安静地睡去了。

河面又沉静下来。

上午,风和日丽。风儿轻拂树枝,也撩动我的心绪。虽然积雪还未融化,可是,水面的树影泛起绿波涟漪,夏天就在不远处。中华秋沙鸭们不知去何处疯玩儿了,早晨的鸟鸣也隐匿了。百无聊赖时,头道大桥那边飞来三只中华秋沙鸭,定睛一看,两只雄鸭,一只雌鸭,且一只雄鸭的眼角有一处疤痕。那是三年前为了捍卫爱情而战的结果,它被一只老鸭咬伤。从这处伤疤已经可以肯定它们就是我上午刚刚见到的那三只中华秋沙鸭。两只雄鸭看似在飞翔,实则是在战斗。年轻的雄鸭不知何时与这只冠羽偏黑黄的雌鸭谈情说爱了。也许在南方就“私订终身”,也许前一年的迁徙途中结成夫妻。我的猜测没有依据,我只是在胡思乱想。眼前与雌鸭配对儿的雄鸭属于青壮年,眼神中充满朝气,也显出霸气。它阻挡那只老雄鸭与雌鸭结合。而这只老雄鸭又不甘示弱,总在试图靠近雌鸭,每当欲要靠近时,年轻的雄鸭便发出猛烈的进攻。老雄鸭尽管体力不及年轻的鸭,可是,体内荷尔蒙的冲动,还有雌鸭的诱惑,使老雄鸭拼足力气也要与雌鸭交尾。

交尾是动物本能,用人类的语言解释,这是为了传递优秀的基因。雌鸭在前面,两只雄鸭跟在身后,有种保镖的架势。只要老雄鸭欲靠近雌鸭,雄鸭们的搏斗便轰轰烈烈地展开。

这只老雄鸭的冠羽已经参差不齐,猜测年轻时也是拼命三郎。雌鸭似乎在看热闹,傲气地在水上踱步,无聊时便起飞躲开,两只雄鸭也随之飞起。年轻的雄鸭与雌鸭始终保持一定距离,但是,却不允许其他雄鸭靠近雌鸭。通常亚成体中华秋沙鸭次年可分辨出雌雄,有些年轻的雄鸭早熟,喜欢与年长的雄鸭争抢雌鸭。在它们的世界,彰显成熟的方式便是战斗,用搏斗去证明它们已经长大了。年老的雄鸭在搏斗中无法取胜,只能看着心上鸭成为年轻雄鸭的新娘。

在雄鸭们搏斗时,雌鸭站立在河面,挥舞双翅,并伸长脖颈“嘎嘎”叫唤上几声。叫声是在叫停战斗呢?还是为它俩助威?我无从猜测。但是,只要雌鸭飞起,雄鸭就会立即停止搏斗,尾随雌鸭一同飞走。

就这样,反复飞来飞去,间歇性地拉开攻势,在没有裁判的河面,任由它们为爱而战。

持续一上午的战斗,在正午时分结束,老雄鸭终于成为胜利者。再看水面,与上午情景形成反差,老雄鸭尾随雌鸭向前游动,几次与雌鸭亲昵,都没有完成交尾。看来老雄鸭体力已经不支了。

交尾失败了,年老的雄鸭本该放弃,可是,它并没有气馁。午后两点,在布满礁石群的水域,无遮无掩,它终于肆无忌惮地跳到雌鸭的背羽之上,几经努力才与雌鸭完成交尾。之后,一前一后,顺流而下,游到岸边的冰面上,雌鸭在前,老雄鸭在后,摇摇摆摆挪到冰面之上。红红的脚掌如同穿着红色的靴子,歪歪扭扭,在洁白的冰面驻足,这对儿情侣似乎约定好了,同时用喙向翅膀里啄,左啄啄,右啄啄,头朝向肚皮啄。有一种寄生虫叫跳蚤,它以禽类为寄宿体。想必它们常被跳蚤干扰,时不时用喙梳理羽毛止痒。那只年轻的雄鸭只是远远地跟着,却不敢靠近。它远远瞧见心爱的雌鸭和情敌爬上冰层,自己也只能停留在不远处的冰面上,可怜巴巴含情脉脉望着雌鸭。

上午决斗时,我也随之处于紧张状态,不错眼珠地跟踪。决斗停止,三只中华秋沙鸭也不知去了何方,河面安静了。突然觉得,野鸭游弋于水面,如同家里来了客人,这家里客人在时显得忙忙碌碌,客人离开,河面空荡荡的,顿时失落和无聊。想来,还是客人在时,忙碌得有乐趣。所以,我望着河面等待它们飞来做客。

眺望四十米之外的对岸,积雪浮冰中一道黑影掠过,拿起望远镜探看究竟,原来是一只水獭经过。黑棕色皮毛被白雪映衬得闪着光。水獭左顾右盼,贼头贼脑,停留片刻,沿着河岸跑起来。粗壮的短腿把身子显得略长,毛茸茸的粗尾巴似乎与身子等长。它跑到某一近河点进入河中,浮在水面,向前游动,时不时沉入水下,水面落下一圈圈涟漪。当它再一次进入水中后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入水处,好久也不见它探出头来,而余光却瞥见水獭在礁石边挪动,一步一回头。当我再次端起望远镜时,它居然跳跃狂奔到积雪后面,躲进石头的缝隙里。

这只水獭的出现让我担心起来,一是水獭是雏鸭的天敌,雏鸭常被躲藏在岸边的水獭偷袭。但鸭妈妈对雏鸭管理严格,绝不允许雏鸭乱跑,直到长成亚成体迁徙之后才放手。中华秋沙鸭的鸭妈妈雌仪天下,是高智商管理者,不管是在教育上,还是在建设团队上,都是野鸭中的佼佼者。这时,我想到了鸳鸯,鸳鸯妈妈管理雏鸟的方式和中华秋沙鸭妈妈管理的方式截然不同。鸳鸯妈妈的管理方式是散放,给雏鸟足够的自由空间,只有发生危险时,才叫雏鸟去躲避天敌。所以,很多小鸳鸯未能及时听到鸭妈妈的呼唤,便成为水獭的美餐。由于中华秋沙鸭集群生活,天敌很难对它们的鸭宝宝下手。

二是我担心雄鸭和雌鸭交尾中会遭到水獭的偷袭。朴老师说:“不会的,中华秋沙鸭警惕性高,水獭未到,它们就能察觉到,就会飞走。再者中华秋沙鸭交尾时,都选在平静的水面,多数在水域的中央,风吹草动都很明显。”

聪明的中华秋沙鸭不仅“情商高”,“智商”也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