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核动力超长续航SSR传奇将卡忠贞侯秦良玉

“完了呀,起床晚了,上班要迟到了呀!啊,唉?!我是老板,那就没事了,自己吓自己。”朱由检先是慌乱掀开被子,然后又默默盖了回去。

而且现在气温刚刚好,还有温香软玉在怀,他才懒得起床呢。

朝会照常举行,大臣们需要假装皇帝在龙椅上,之前他就吩咐过太监,没有重大的事情,睡觉不要吵醒他。

“大王,怎么了?”周玉凤揉着眼睛,迷迷糊糊地问道。

她一只手撑着身子抬起头来,肩膀却从宽松的中衣滑出,一同带出的还有一抹雪白。

虽然不是什么庞然大物,但是一手可堪抓握,圆润挺拔,其无论是在手感还是视觉外观上来说,都是绝佳。

“哎呀,陛下,现在可是白天。”周玉凤微微惊呼,而后化作娇喘。

贤者时间,朱由检起身,在周玉凤的服侍下穿上常服,束好了头发。

“承恩,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朱由检问道。

“启禀陛下,现在是巳时了。”

“朝会开完了吗?!”

“未曾,请问陛下可是要去视朝?”王承恩询问道。

“不去了,去了又要被那些言官大臣叨叨个不停。”朱由检颇为无奈地说道。

“那还不是因为您太懒了。”王承恩腹诽道。

“今天朝会有什么内容,怎么拖那么久?!”朱由检随口问道。一般来说,朝会早上五点开,九点散,现在都十点多了。当然,像昨天那样一开一整天的,完全属于是意外。

王承恩回答道:“还是昨天那几个主要的议题。今天兵部的人提出让袁崇焕复出,再次担任辽东都师,其他几部也多有官员附和,但内阁那边不予通过,所以争论得比较激烈。内阁施阁老赞召回袁崇焕,首辅和另外两位阁老不允。”

朱由检微微皱眉,但他没有就这件事发表意见,而是问道:“昨天那批奏疏票拟完成没有,送过来了吗?”

“只送过来了一部分,剩下的几位阁老说还未能商定。锦衣卫报告说,昨夜首辅言其年岁长,力不从心,似有致仕之意。”

“锦衣卫这么有本事了么,连文渊阁都能监听到,怕不是黄立极故意让锦衣卫说给我听的吧。”朱由检嘲讽道。

王承恩无言以对。

朱由检来到了乾清宫看望他哥,看得出来他哥昨晚也睡得很安详。

围房西的懋勤殿,朱由检看着这里堆积成山的奏疏,一阵地无语。这都没有积压,只是一天的量啊!

他苦着脸翻开奏疏,与朝会奏对不一样,那时候大臣念叨的都是简化版的,只是提炼的核心内容。

但是奏疏是有固定格式的,开篇先来个总论,东拉西扯讲道理,而后分 1、2、3、4……多点分析论证,提出建议,总之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

而且这又不是批改作文,某些中小学老师号称两秒钟就能给一篇作文打上分数,但是皇帝要是敢这么干,大臣就敢夹带私货。等到奏疏通过之后,就是正式的行政文件了,总不能朝令夕改吧,只能气死皇帝。

“一切离谱的制度都是有道理的啊,难怪前几任不乐意上朝,因为被吵得头疼;不愿意批改奏疏,因为看得眼睛疼。”朱由检看着奏疏里面这一大堆繁体字,烦得都想要把这玩意撕掉算了。

王承恩看着朱由检苦大仇深的样子,也有些无奈。

他也是秉笔太监,按理来说,皇帝是可以让他帮忙披红的,他这个秉笔太监当的,那是一次披红都没有过。当然,魏忠贤也被剥夺了披红的权力,这样一想,他的心里又稍微平衡了。

“耶?!”朱由检从奏疏堆里面翻出了一本有意思的奏疏,是石柱宣慰使秦良玉祝贺他登基和向他这个新皇帝表忠心的贺表。

朱由检捧着这本贺表,像是在欣赏一位绝世大美人一样,口水都流出来了。

当然,这不是他对秦良玉有什么奇怪的想法,现在人家都五十多岁了。只是这是一张不输于孙传庭的 SSR级别的传奇将卡啊!

忠贞侯秦良玉不仅能打,还很能活。她一直活到了清顺治五年,水晶炸了都还在继续抗清,满门忠烈,直到老死。她历经四十余载戎马生涯,足迹遍及云贵高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真的是超长续航核动力猛将啊!

朱由检心中有些蠢蠢欲动了,其实让白杆兵到辽东去送真的是太可惜了。

白杆兵这种跟朝廷各党各派基本没有什么瓜葛的最适合叫来北京镇场子。

而且秦良玉不仅很能打,还很会练兵,拉过来血洗京营再好不过了。

而且秦良玉的性质还很特别,跟其他将领不一样,她是世袭土司啊,自备干粮,军政一把抓,不用看着文官的脸色要饭吃,就可以不给朝廷那些文官面子。

本质上她只要忠于皇帝就行了,因为她世袭土司的资质是皇帝认证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比孙传庭还要好用,跟勋贵一样是天然的保皇党。

“承恩,秦良玉有女儿嘛?”朱由检故技重施道。

王承恩闻言,面色十分精彩,但还是说道:“启禀陛下,秦良玉老夫人和故石柱宣抚使马千乘止育有一子,未曾听说过有女。”

朱由检有些遗憾,他用毛笔蘸了蘸蓝色的颜料,在表上写下一大段肉麻的话:“将军乃巾帼英雄,不让须眉,朕对将军之钦佩,实非一日。往昔皇兄在位之时,亦常与朕谈及将军之神勇英姿,令朕心向往之。

将军之夫马千乘,其冤屈朕铭记于心,日后必当为其昭雪平反。将军一门于浑河血战之中,立下赫赫战功,所历艰辛与巨大牺牲,朕岂敢或忘?

将军所呈贺表,朕已逐字细览。览罢此表,朕心中甚喜。将军对我大明之赤胆忠心,可昭日月,天地共鉴,朕自当永信之。

朕初登大宝,心中惶恐难安,正需将军这等国之柱石,多多襄助。

转瞬便至九月,京中天气渐凉,不知将军于蜀地可还安好?将军年事已高,务请多加保重,防寒保暖。我大明之社稷,朕之江山,皆仰赖将军。”

平时皇帝批改奏疏使用朱砂,所以叫披红,国丧期间为了表示哀悼,就换成了青金石做成的蓝色颜料。

但是这种颜料是用来画画的,写字涂得薄,容易褪色,所以户部上奏说财政数字比较敏感,褪色了造成账目混乱很麻烦,要求阁老和皇帝在批阅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依旧使用红笔。

写完以后,朱由检分别在贺表上面盖上了司礼监印和自己的私人闲章。

而后抽出腰间白玉腰带,问道:“承恩啊,你说我这条腰带适合秦夫人的腰围么?!”

王承恩眼皮子跳了跳,什么叫“简在帝心”啊,他好羡慕哦!

“秦良玉老夫人被封诰命、承袭宣慰使,朝廷需给她发放诰命服和官服。内务府应该能找到为她量体裁衣的存档,不过据传秦夫人高大健硕、体态丰满,陛下这腰带应当是短了些。”

“这样啊。”朱由检有些遗憾,随解下佩剑,与贺表一并递给王承恩,吩咐道:“你去内务府要一条合适的玉腰带,再从内帑调一千两金子。这些,都让锦衣卫送到秦良玉手上。”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让其子马祥麟入京参加先帝大殡,令他带三千白杆兵过来给先帝抬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