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李家舅舅

没想到如今人家直接教她!

这她更是不好意思了。

“你这娃,你信我当然是好的。我也没什么要紧事,这挣钱的营生自然是做!”

如此,马大娘就跟着韩旭到了他住处。

马大娘这样年岁的女同志们,其实聪明手巧的多的是。

韩旭简单一说她就会了。

她就是不太用铁丝拧出花骨架之类的。

韩旭说这个他可以自己做。

韩旭估计以马大娘的本事一天做七八十个差不多。

他做了这么多了,一麻袋布头子都没用完。

估摸着他所有的布头子都弄完了,这个买卖也就差不多。

马大娘认真着呢,她本来就没收入,虽然是住城里但又没工作。

全家都靠自家男人养活,男人也没正经工作。

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如今有个收入她当然欢喜。

都不用等明儿,当天下午她就热情满满弄出三十个大的,十五个小的。

小的反倒不好操作,做的费事儿。

看这个情况,韩旭更放心了,就这个节奏来挺好的。

到了第二天,韩旭和赵红旗他们一早出发。

到了田家庄的时候,果然西瓜都已经准备好了,就停在了田家门口。

跟之前一样的流程,把瓜搬上车,然后跟村民结账。

这流程都是做惯了的。

前天拉的那一车西瓜,两家一共挣了五百多一点。分到韩旭手里,是二百三十七。

确实是不多。

但那是赵红旗他们不知道韩旭有头饰这个买卖,就也很满意了。

因为这一次提前准备的早,所以来了拉着瓜就可以走了,并不用留下吃午饭。

他们回城回的早,先到了忻城家具厂的门口。

等卖的差不多了,到了晚上快到工厂下班的时候,直接就开着车往色织厂门口去了。

没错,就是韩旭外婆那个设置。

他也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情耽误了生意。

所以在路上就说好,万一遇见熟人了,就说是给赵红旗打工的,一天挣一块钱。

赵红旗听周大爷说过他们家那些糟心事,基本上也是向着他的。听他这么说也没意见,顺势骂了两句李家的人就是。

但凡来了熟悉的地方,不碰见熟人是不可能的。

韩旭的外婆还在世的时候,韩旭时常来厂子里找她外婆。

所以等到了众人下班,很快就有人认出了他。

那是他外婆生前的工友们。

他们也挺意外的,没多长时间,韩旭变化挺大的,好像个子高了,人也结实了不少。

他们基本上也知道韩旭这个孩子是怎么一回事。

不就是老李家那不着调的闺女吗!

下乡下乡,结果嫁人了,还瞒着家里。

生了个孩子,孩子爹还没了。

带着孩子回城后,她也不肯老实过日子,给她介绍人家也不要,要考大学。

家里不肯给钱,她就跟一个男人厮混,然后就跟别人跑了,都说是出国去了。

孩子最可怜啊,她直接把孩子往父母那一丢就不管了,多少年了,生死不知。

丢人就不必说了,这种事情放在这个年代,搁谁家都丢人。

但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懒得笑话了。

只是感慨一句,老李家养着个拖油瓶也不容易。

这些人又都知道,李家老爷子是个什么脾气。

刘老太太生前养活着这个外孙子,也没少受委屈。

她也有憋不住的时候,难免跟关系好的工友们说个一句两句的。

大家心照不宣,也猜了个差不多。

所以刘老太太一死,这小子就被赶出去,这事也不是什么秘密。甚至他们觉得这也是必然。

虽说大人们一般都说李家做的太过分。

但是别人家的事,他们也管不了。

如今见着了韩旭,自然是要嘘寒问暖一番的。

这些人就是这样,他们也不见得是真心关心你到底过得好不好,但又不见得是真心不关心你过得好不好。

就是这么又矛盾又八卦。

韩旭给他们解释,现在跟着赵红旗贩西瓜,一天给一块钱。

一块钱嘛,不多不少也合适。

韩旭倒是没有跟这些人诉苦,但是他说了一句赚钱念书。

至于这些人要怎么脑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忻城就这么大,到了八点多钟的时候,李家的舅舅李向东就找过来了。

他耷拉着一副丧气脸,走的气喘吁吁的。

看见韩旭在忙就迎上来:“小旭呀,你这孩子气性咋这么大?说不回家就不回家,这都多少天了?”

韩旭被他突然来这么一句,搞得不知道说个啥……

“小旭呀,你也不能怨家里啊,你说家里就这么个条件。你外公的脾气是不好,回头我也替你劝劝他,怎么能不回家呢?”

老实说,韩旭觉得有点恶心。

“舅舅,您这是突然说什么呢?不是说好了,等我生日咱们就去办独立户口吗?您这是哪一出啊?我怎么看不懂?”

韩旭真想给这人一拳头,之前都不见你拦着我呢?

要说原主这个外公家这几口人呐,真是各有各的特色。

老太太自不必说是个大善人,她对谁都不错。

老爷子唯利是图,有钱就是好的,没钱就是差的。

加上他对他她女儿做的这些事情一向看不上眼,别说是外孙子,当年女儿在的时候他都不想让进门的。

自然对韩旭这个吃闲饭的没有什么好态度。

舅妈也不必说,你不能苛求人家舅妈疼你吧?

表姐,表哥和表弟他们还不是看爸妈的态度,对他这个表兄弟不好也无所谓。

就这个舅舅韩旭是真觉得有点恶心。

你说他疼你吧,他能看着你被赶出去。

你说他不疼你吧,他又巴巴的来这里说这些屁话。

所以韩旭给这个人定的评价就是虚伪。

就是又怕你沾他的好处,占他的便宜。然后嘴上还要装出一副好人样。

原主从小没人疼,倒把这个舅舅看的有几分重,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巴巴的还要跟这个舅舅说。

结果只要是跟舅舅说了,全家人都知道了。

他也不觉得,还觉得舅舅是个好的,蠢到家了。

外人一看甥舅二人在这里说起来,立马就有相熟不相熟的人凑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