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苦涩的回忆
我叫李华,有一个弟弟,比我小三岁。我上高中的时候,他上初中。
高中毕业那年我没考上大学,弟弟也没考上高中,我们同时回到老家务农。
我们家乡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过了清明、谷雨,气温渐渐回升,降雨明显增加,万物就进入旺盛的生长季节。尤其过了五一节,早上四点出头天就亮了,白天更像是完全换了季,房屋、树叶在阳光照耀下亮得刺眼,柏油马路泛起粼粼白光,而空气中明显弥漫起阵阵热浪,一切都是夏天的模样。
不久窗外就传来布谷鸟的啼鸣,人们说它叫的是“麦收割割”,听起来也象。布谷鸟一来,也就意味着农忙季节来了。
在农村,油菜是家家户户必种的作物,一年到头吃油都靠它。油菜籽不能等熟透后割,否则干脆的菜籽会掉到地里。八成熟的时候割最好。割油菜得靠手工,根根枝丫割下来,先聚拢在一块旧被单或花油布上,再盖上油布闷几天才打。油菜割完,还得拔油菜杆。遇到下雨天泥土松软还好,要是连续几天干旱,泥土干涸板结,油菜杆就像树根一样长在地里。这时候只能够用铁锹挖。
打油菜必须选择天气晴好的时候,而且太阳越暴烈效果越好。掀开油布,把油菜枝丫在上面铺好,晒上两个小时,就可以用连杆拍了。一遍拍完,把枝丫翻过来再晒个把小时,然后再拍一遍。拣掉拍碎的枝丫籽壳,再把菜籽和碎屑的“混合物”一簸箕一簸箕地端到屋山头的风口扬尘,直到把碎屑尘土扬尽,剩下清一色的油菜籽,打油菜的工序才算结束。
收完油菜之后便是收小麦、大麦、玉米,然后栽秧苗、插秧。栽完秧苗后要天天起早放水、关水、施肥、打药水、拔水草。有些水草看起来象水稻,拔掉后又生,前后得拔好几茬才行。接着还要种黄豆、芋头、花生、棉花......一晃夏天过去了,秋收秋播又到了眼前,也就是收稻子、种麦子、种油菜,一年长两熟或三熟。
我是个十分胆小的人,特别怕蛇,可是农村的蛇又特别多。这天我和弟弟到田里割麦,一条一米多长的蟒蛇昂着头向我扑来,我吓得扔掉镰刀就跑,同时大叫有蛇!弟弟闻声赶来,他把自己的镰刀给我,让我在前面堵,他空着手在后面追,一会儿蛇就到了弟弟的手上。
弟弟将蛇缠在自己的手臂上,不知道蛇为什么不敢咬他;如果蛇知道自己必死的话,真的应该咬弟弟一口!我说的是蛇。
回到家里,弟弟拿起菜刀,正要结果蛇的性命,父亲拦住他说道:“蛇不能沾铁,沾了会有腥气。”说完从抽屉里找来一根竹片,对着蛇颈便往下一划。
竹片滑下一气呵成,蛇皮整个脱落,蛇肉分成两半,蛇头被割下来扔在一旁。
这时妈妈拿来一口石锅,石锅不常用,放在屋檐下接雨,妈妈洗了好一阵才将上面的绿苔洗掉。
准备停当,锅里倒满水,锅下塞满柴。清水里放上白花花的蛇肉,父亲又到屋后扯了把野葱,一会儿香气就弥漫了整个屋子。
邻居们闻到香味知道我家在煮蛇,个个跑来看热闹;父亲心知肚明,叫大家都一起尝尝,听说吃了蛇肉可以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