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姜天骄的不满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逍遥七叶
- 2273字
- 2025-05-04 00:04:11
姜天骄马不停蹄来到太守府衙。
长史刘晏早已在府衙门口等候多时,他见到姜天骄已经骑马赶来,旋即走过来拱手行礼:“参见太守。”
“不必多礼。”
姜天骄摆了摆手示意免礼,他从马背上跳下来问道:“不知天使在哪里呢?”
“就在里面等着呢!”
长史刘晏带着姜天骄走入太守府衙。
姜天骄大步流星来到太守府衙,他见到天使立刻拱手行礼。
“拜见天使!”
姜天骄和刘晏两人朝着天使拱手行礼。
宦官辅璆琳开始朗声宣读圣旨:“门下,天宝十三载七月初十,北平太守姜天骄讨伐奚人,俘虏奚王立有大功,朕心甚慰,特赐赏钱十万贯、绢布八万匹、绸缎五万匹,钦此。”
“微臣领旨谢恩。”
姜天骄恭恭敬敬弯腰接旨。
宦官辅璆琳见到姜天骄年纪轻轻就爬到这个地位,他有意与之交好,旋即一脸亲切夸赞道:“姜太守,此番陛下只赏赐你一人,由此可见他老人家对你有多么重视。”
这话一出,姜天骄顿时脸色大变,可他随即喜开颜笑说道:“皇恩浩荡,陛下的恩情永远也还不完,微臣自当誓死效劳,还望天使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
“姜太守忠勇无双,某自当如实相报。”
宦官辅璆琳拍着胸脯保证道。
“天使远道而来真是辛苦啦,这一百两黄金是我为您准备的小小心意,还望您能笑纳。”
姜天骄从身上掏出钱袋子塞了过去。
他明显察觉到辅璆琳在向自己伸来橄榄枝,这才愿意砸钱拍马屁。
辅璆琳眼底闪过贪婪之色,他伸手接过钱袋子,随即毫不吝啬夸赞道:“看来姜太守不但忠勇无双,在人情世故也是高人一等。”
“真是让您见笑啦。”
姜天骄满脸热情挽着辅璆琳的胳膊微笑道:“天使不远万里前来传达圣旨,舟车劳顿,不妨赏脸用点酒水歇息片刻吧。”
“姜太守真是太客气啦,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
辅璆琳答应在太守府衙休息片刻。
姜天骄和刘晏两人设宴为辅璆琳接风洗尘,女婢们纷纷把美酒佳肴端上桌来。
“来来来多吃点!”
“这可都是北平郡的特色菜肴!”
姜天骄招呼着辅璆琳大吃大喝。
辅璆琳接受着姜天骄的盛情款待,他酒足饭饱后有点飘飘然的感觉。
姜天骄见到辅璆琳明显进入微醺状态,他走到跟前旁敲侧击问道:“天使,您说陛下为何就单独赏赐我一人?这真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啊!”
辅璆琳很快醉酒吐真言,他直接把内心深处的话全说出来:“杨国忠在陛下面前夸你几句,好像还说什么自古燕赵多勇士。”
“本来陛下是准备赏赐全体将士,可不知为何突然态度大转变,转而要讨灭契丹后,再一并为其加官进爵。”
“后来文部侍郎韦见素劝谏陛下首功当赏,陛下这才赏赐钱财作为补偿,要不然你还什么都没有呢。”
姜天骄听闻这话眼底闪过怒火,他继续劝酒灌着辅璆琳:“天使,我再敬您一杯。”
“来来来!”
辅璆琳天生贪婪来者不拒,他没过多久就让姜天骄给灌醉。
姜天骄见到辅璆琳喝醉以后,于是命人把他抬到房间好生休息。
刘晏同样跟着喝了不少的酒,可他神志基本还算清楚。
姜天骄对着刘晏低声问道:“士安,你可知陛下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刘晏在酒精刺激之下变得大胆起来,他说话也开始直来直去:“这还能有为什么?不就是想让你成为全体将士的靶子吗?”
“陛下早已不是那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如今他身边有奸臣杨国忠,后宫又有杨贵妃吹耳边风,每天只顾着贪图享乐,要不然岂会做出种种荒唐之事。”
姜天骄看着太守府中堆积如山的赏赐之物,他站起身来自嘲道:“我还没当上节度使呢,陛下就这样对我严防死守,这世道真是变得让人心寒啊!”
刘晏对于大唐朝廷已经不抱希望,他唉声叹气摇了摇头:“我真不明白,陛下为何会变得如此昏庸,难道真不知道杨氏兄妹这是在祸乱天下吗?”
姜天骄内心顿时嗤笑道:“笑话,祸乱天下明明就是他李隆基,这狗皇帝还真以为自己那点伎俩很高明,你就等着玩脱吧!”
由于大唐朝廷没有赏赐其他将士,所以姜天骄直接把钱财布帛分发下去,他可不想拿着这些烫手山芋。
将士们得知大唐朝廷竟然没有给予任何赏赐,内心越发滋生出不满之意,尤其是对李隆基和杨国忠更加不满。
安禄山见此情形内心狂喜,他干脆自掏腰包拿钱贴补。
其实安禄山完全不缺钱财,他手底下就有大量的粟特商人,依靠贸易买卖获取巨额利润,每岁输异方珍货计百万数。
粟特商人几乎控制着亚欧大陆的贸易命脉,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足迹真可谓是遍及全世界,主要通过丝绸之路和黑貂之路来往各个国家以及草原部落。
这些粟特商人懂得多国语言,在亚欧大陆的贸易上充当中间人,故而才能赚取大量利润。
安禄山每年从粟特商人手上所获取的钱财高达上百万贯,这也是为什么他不需要收刮河北百姓就能拥有大量资金用以募兵扩军。
反观李隆基需要用到钱的时候,他只会放任贪官污吏去搞钱,从民间中收刮民脂民膏,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真是天差地别。
李隆基之所以会重用杨国忠,那是因为他真敢不择手段去搞钱,以压榨大唐百姓和透支国力为代价去取悦皇帝。
谁能帮助李隆基大肆捞钱,他保管一夜之间平步青云。
例如天宝年间的韦坚、杨慎矜、王鉷、杨国忠等人,皆因善于聚敛钱财而成为天子跟前的大红人,这帮贪官污吏为了搞钱一个比一个过分。
其中以王鉷和杨国忠这两人最没底线。
王鉷担任户口色役使的时候,这王八蛋为了满足李隆基骄奢淫逸的生活所需,他明明知道很多唐军将士战死后并没有注销户籍,于是以此为借口按照逃税处理,对阵亡家属征收三十年的租庸调税。
杨国忠相比王鉷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要求把上缴朝廷的粮食换成绫罗绸缎,再把常平仓和义仓的所有粮食卖掉换成布帛运到长安,随后宣称国库中的财帛已经堆积如山。
常平仓主要在于平抑粮价,防止年丰谷贱伤农和荒年谷贵伤民。
义仓主要在于荒年救灾和青黄不接时向农民免息贷种。
上述两项基本都是大唐朝廷的国本,能够避免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
结果杨国忠直接选择釜底抽薪,这也难怪所谓天宝盛世只需一场兵灾就会轻易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