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老头也不知道怎么商量的,但第二天过来以后,都是一脸的阴沉,我知道,他们是想要谈一下条件了,不过我并不怕他们。
“是这样的,这一次的探险,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而是由上面牵头的,所以就算是你的话,我也不可能给我很大的权利。”
李慕白一上来就先声夺人。
“哦,那三位请回吧,让上面派人就行了。”
我直接送客,真给你们脸了,你李慕白是什么样的人,我能不知道,动不动就上面,你代替不了上面,你只代表你自己。
别拿大头来压我,因为要真是上面来人,我估计我真得给面子,可你李慕白不是。
李慕白的脸色果然变了几下,显然没有想到,我会这么绝,直接一句话就给毙了。
真有意思了,你们三个都找到我这里来了,却还一脸不在意的想要打压我,你们哪来的勇气,谁给你们的?
“话不是这么说的。”大伯上来打圆场说道:“这也是为了我们李家不是,我们的人可也在下面呢,你跟黄德友也算是关系不错了。”
“所以我没说不去啊。”我就是很淡定的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你要去了。”大伯一下子就高兴起来。
我笑了笑:“一切都听我的,配合我才可以,我说什么,大家都要听什么,并且要有书面的保证。”
我直接说出了条件,大伯的脸也一下子塌下来了。
“时间不等人啊。”武承业这时又来拉偏架,“我们这里耽误一分钟,那边的危险就会多一分钟。”
“所以你们在犹豫什么,直接全都答应了我,然后书面文件一签,多简单的个事,全让你们给耽误的。”
我也不客气,你开玩笑呢,你们又想让我去出力,却在这里想要限制我,美得你们,拿大头拿习惯了,真以为自己还是那个掌握着主动的人呢?
看着三个人无奈的表情,我也就是冷笑一声,什么道德绑架啊,什么上面有人啊,在我这里都没用,真正有用的,是听我的,听我指挥,这才可以。
李慕白三个人也是对视了一眼,最终三个人显然才达成了最后的协议。
我估计他们三个也是有商量的,比如说可以跟我谈到什么程度,他们也是有分层次的。
比如说我同意哪种方案,可是他们也应该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是我什么条件都不同意,最终只能先全听我的。
因此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他们自己觉得心里头不得劲而已。
因为在他们看来,完全没有拿捏住我,这就是他们的失败。
我也没有理会他们的想法,对我来说,他们现在想什么都无所谓的。
“好吧,我们同意了你的条件,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好的,来,各位签字吧,我知道你们会答应的,我把合同都准备好了,而且我昨天就联系了公证人,他马上就到了。”
正说着,有人来按门铃,打开门,是几个公证人。
不过我们这种合同,并不能找到正规的公正处,来的公正人,也只是在考古或者古玩方面的一些名人。
但这也足够了,为请这三个公证人,我可是花了三百万呢。
我看到李慕白几个人的脸色更加的不好了,但却没有办法。
签过了字,一式三份,公证人那边放一份,如果有人到时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可是要出庭作证的。
这也是我给他们钱的原因,而我们拿到了这份公证,相当于得到了一个保命符。
说白了,只要我们当中的谁出事了,到时这三位,谁也逃不掉的。
我估计他们了为了自己的事,也不可能乱对我出手,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觉得,该防还是要防的。
签过了字,我们这才收拾了一下,出了门,上了车。
车子走了两天,一路向西南而去。
马嵬坡,那可是从六都入蜀地的一个位置。
当初李隆基因为安史之乱,打算入蜀地避难,因此经过这里。
而在这里,他想到了当初李成器死时对他说过的事情。
那就是为了防止唐出现衰败,在马嵬坡这个地方,可是埋下了很多的宝藏,用这些宝藏,可以收残兵保唐百年。
当时李隆基也是想到了这个,于是发兵在这里挖掘,果然得到了宝藏,不止如此,还在里面挖出了一些特殊的东西。
这些东西并没有记栽下来,可是有传言,出土的这些东西,可是超出想像的战将。
而这时的矛盾也就产生了。
当时虽然出逃,但是李隆基手下倒还有些兵将,而且又拿到了这么多的宝藏,是要打回去,还是继续入蜀避难,这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将会影响到这些跟随他们的人的心情。
而此时,杨国忠跳了出来,这家伙也确实不是一个真正的宰辅之材,他要是当时支持打回去,说不定也就不会有后面的身死了。
杨国忠想得是入蜀,外面的乱,让他乱吧,唐盛极一时,反正平叛之人多了,让四周的勤王之师想办法去吧,他们入蜀,这么多的宝物,可是够很多人发财的了。
看着手中的资料,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有些人,都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发国难财,这样的人不死都不行。
当然了,其实当时的李隆基也是这么想的。
晚年的李隆基,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锐气,那时他可是与武则天,与韦后,与太平公主为对手,这三位,哪一个是好相与的。
但他最终都赢下来了,那时的他有多意气风发,现在就有多颓废。
于是他打算听从杨国忠的话,带着宝藏离开,到蜀地过好日子,等着各地的勤王之师把敌人打退了再说。
然而他是这么想的,许多将领却不是这么想的。
国都被破,这是你想放弃就放弃的,而且好不容易现在有宝有兵,有将有财了,你不想着锐意进取,反而打算把钱带到蜀地你们花,哪美去呢。
就这样,一些将领与士兵心中埋下了种子,兵变,势在必行啊。
果然,当有了钱以后,杨国忠第一件事,就是找人买点粮食,这也是正常的,没有粮你去哪都去不了,那说个什么劲。
还是要先有吃的再说,他找到几个胡人,打算买点粮食。
然而兵变正好这时进行,杨国忠与胡人一接触,就有人大喊杨国忠与胡人密谋造反。
于是众兵直接上前将杨国忠与几个胡人乱箭射杀。
这些士兵借机向着中军而去,很快就围到了李隆基的行营。
到了这里,李隆基终于出面了,一问之下,才知道杨国忠已死,众人是来逼李隆基杀掉杨玉环的。
为什么杨玉环必死?
看资料上倒是也写到了,其实一直以来,杨玉环算是给安禄山提供了一个保护。
因为安禄山管杨玉环叫娘,自认为儿。
这小子也是个人才,心怀野心,连当人儿子的事都干得出来。
杨玉环也是很高兴,不时的也会跟李隆基商量着,赏赐给安禄山些宝物。
要我说,现在那些重金求子一类的都太弱了,你看看人家老安,这一手用得,先当儿子,再得重金。
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么一层关系,安禄山想要谋反的事情,一直被压了下来。
不是没有人发现,而是发现的人,一告到了李隆基那里,连李隆基都不信,还声称,我儿是不会造反的。
我儿……呵呵了,这也不知道是从哪里论出来的。
当然了,后世对于老安与杨玉环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各种小道消息频出,也不知道哪个真哪个假了。
兵变的结果是,杨国忠被射杀,杨玉环是被勒死的,不是上吊啊,是直接上手勒的。
然后尸体也是展现在了行营外,让当时的几个主要兵变人员看了一下。
这是正常的,兵变的那些人,要是没有看到尸体就收兵,那还变个头啊。
别把人想得太傻,我记得以前还看过一个电视,说是杨玉环没死,还跑到小岛国上面。
呵呵了,那时的岛国才是什么时期,你不开玩笑呢,那时估计都不怎么开化。
我宁可相信,后来宋朝的武大郎没死,到了那里,然后以威武高大的形象,写了几个偏旁,再把烧饼盖在了白布上。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这件事也导致了李隆基与太子李亨的离心,最终李隆基继续向蜀地而,而李亨则留了下来。
挖出的宝藏,李亨独得了八成,在这里重聚残兵,准备反击。
如果没有这些宝藏,情况还不定怎么回事呢。
合上了资料,我也是摇头苦笑,从太宗时期准备得东西,终于还是用上了,不过只用上了一部分,就光这一部分也已经很厉害了。
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唐因为这一次的反击,虽然衰落了,但还是中兴了一段时间。
并且还继续的延续了有一百多年,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而我们,就要到这个特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