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分产闹剧

要说这回分产,村里最抢手的,那肯定得数那几头大牲口。

牛、马,那可是庄稼户干活儿的顶梁柱,拉犁耕地、驮运货物,哪样离得了它们?

买回家去,那就是添了几个得力的好帮手,庄稼人谁不稀罕呐!

所以大伙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议论的,全是这些大牲口。至于其他的事儿,就自己在私下琢磨了。

眼瞅着时辰差不多了,就瞧见村长余朝山手里攥着个大喇叭,迈着大步,风风火火地走上台子。

“咳!咳!”喇叭里先传来两声清嗓子的动静,紧接着,余朝山扯着嗓子喊起来:

“各位村民都听好了哈,各位村民都听好了哈,咱这次分产会议,正式开始咯!下面我跟大伙说说具体咋个章程。”

余朝山顿了顿,等底下那叽叽喳喳、乱成一锅粥的人群慢慢聚拢过来,安静下来,这才接着说道:

“首先我要说明一下,咱村委今天收上来的每一笔钱,那可都要一笔一笔记清楚的。

到年底的时候,会全都核算出来,分给大家伙儿。所以啊,大伙可得把这次分产会议当回事儿!

“这次报名分产的人多,为了公平合理地分配集体资产,咱分两轮来搞。”

“头一轮呢,每家每户派个代表,大家伙一起瞅瞅村委给的物品估价表,表决表决,把每样东西的底价先定下来。”

“第二轮就是正式分产啦,就按大家定好的估价表,处置这些资产。要是有一样东西,就一个人报名,那就可以直接按底价买走;要是两户人家以上报名,那就价高者得,谁出价高归谁。

注意了啊,谁要是拿到了购买资格,必须在两天内把钱交上来!”

余朝山举着喇叭,扯着嗓子喊得震天响,唾沫星子都快喷出来了。

话音刚落,底下就有人扯着嗓子问:

“村长,那要是两天交不上钱咋整啊?我家这钱一时半会儿凑不齐啊!”

“交不上钱?取消购买资格,重新竞价!二次竞价卖出去的钱,这家人一分都甭想分到,就当是给他个教训!”

余朝山回答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直接快刀斩乱麻。

“凭啥啊?凭啥不能分钱?我家也不是故意不交钱,这不是有难处嘛!”一听这话,有人当场就不乐意了,扯着嗓子嚷嚷起来。

“凭啥?你没钱瞎凑啥热闹竞价,把价格抬得老高,最后又拿不出钱来,

这不是胡闹嘛!这不是浪费大家伙的时间和机会嘛!这就是对那些乱报价的人的惩罚,让他长长记性!”

余朝山瞪圆了眼睛,扯着嗓子吼道,脖子上的青筋都暴起来了。

余坤安在一旁听着,心里想着:

不得不说,这次村委“三巨头”想出来的竞价机制,还真挺先进,相对来说已经很公平合理了,让人挑不出啥毛病。

头一轮底价表决,村委给的底价都不算高。

大部分人家都报了名,想着能捡个漏,占点便宜,所以村委的估价,大家都没啥意见,全票通过了。

到了第二轮竞价,院子里那叫一个热闹,都在扯着嗓子喊价,吵得人耳朵都快聋了。

村委赶紧叫停,组织人重新把大伙都赶到仓库去竞价,每家每户只能进去一个人当代表。余坤军家就余父一个人进去了。

剩下没进去的人,全聚在场坝上,都在聊着这次竞价的情况。

大人的议论声、叫骂声,孩子的嬉闹声、哭闹声,乱糟糟地搅和在一起。

余坤安没去凑那热闹,找了个石凳坐下,等着看余父他们竞价的结果。

“六憨子,你个遭报应的……”

“你家才是遭报应的,全家背时鬼……”

等了好一会儿,结果没等来,倒是场坝那头传来一阵叫骂声,那声音尖得跟刀子似的。

原来是两家人,因为竞价同一件东西,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了,就像那斗鸡似的,互不相让。

好家伙,那场面一下子就乱了套。

几个妇女也加入了“骂战”,骂着骂着就动起了手,头发扯得乱七八糟,就跟那鸡窝似的,衣服也被扯得不成样子,脸上还挂了彩。

“都住手!都住手!再打就都取消资格,让你们啥都捞不着!”余朝山举着喇叭,扯着嗓子大喊,声音都喊劈了,旁边的人也赶紧上去拉架。

“都给我听好了!谁再敢乱抬价,再打架,直接取消资格!”

等场面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余朝山又急匆匆地跑回仓库,接着主持会议去了。

“唉,这余老六家和赵大山家,上次就因为田埂的事儿干了一架,打得头破血流的,

这次又杠上了,真是冤家路窄啊!”旁边几个妇女在那儿嘀咕着。

“可不是嘛,上次都打得见血了。这次这两家人,估计是谁都不肯让谁,专门对着干呢!”

……

说着说着,一堆人又扯起了新的话题。

余坤安瞧着这会议一时半会儿也结束不了,场面也挺混乱的,就起身去把几个孩子像那赶鸭子似的撵回了家。

给几个孩子都泡了碗蜂蜜水,余坤安这才开始收拾那笼猪大肠。

这猪大肠,吃起来是真香,可收拾起来,那也是真麻烦,得耐着性子。

余坤安端起猪大肠来到水边,先把上面那层肥油一点点撕下来。接着接了水,往大肠里一灌,冲洗了几遍。

再把大肠翻过来,抓了把面粉和盐,开始使劲儿搓洗。

说起来容易,干起来可真费劲。余坤安忙活了1个多小时,才把那一笼猪大肠收拾干净。

接着去伙房生火,添上柴,等水烧开了,往锅里扔进葱姜蒜、八角这些大料,还倒了点余父平时舍不得喝的白酒,这才把大肠放进去。

等水又“咕嘟咕嘟”烧开了,余坤安把柴火调小,改成小火,让锅里的大肠慢慢炖着。

他洗了洗手,这才去台阶一屁股稳稳坐下。

目光往院子里一扫,就瞧见几个孩子正围着一颗竹球嬉闹,你争我抢,笑声喊声混作一团。

说起来王父给他宝贝外孙做的这个竹球比余坤安做的木马还受孩子们喜欢,成天抱着它满院子疯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