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清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山西传统社会的变革,城镇发展迅速。以雇工为主的商品经营及农家经营的商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以手工业、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乡村工业化,在丝织业、铁货业、盐业及烟业等领域特色凸显,其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远销海外,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省内。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更加发展及晋商经营活动的不断深化,山西境内许多城镇的专业化特点开始出现:明代的潞安、泽州、高平等成为丝织业城镇。清代的阳城、凤台、荫城、交城等成为冶铁专业城镇。运城在作为盐务专城的同时,与绛州一同成为清代晋南商品集散地。平遥、祁县、太谷则在清中后期成为山西乃至全国的金融中心。大同、归化城、杀虎口等城镇成为中蒙贸易商品交易中心。黄河沿线的包头、碛口、河曲、蒲州、茅津渡等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而成为航运城镇。而这些城市中,除了一直以来规模较大的省城、府城、州城和县城外,还有相当部分的市镇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其经济、商业影响力不断增强,山西城镇数量增多的同时,以产业和商路为主导的城镇集聚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