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令仪的手指紧紧攥住那本染血的《女诫》,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密室内潮湿的空气仿佛凝固,只剩下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二皇子靴底碾过石板的轻响。
“温小姐不愧是温太傅的女儿,胆识过人。“二皇子萧景琰缓步向前,玄色锦袍上的金线蟒纹在火光中若隐若现,“只是没想到,温衡临死前竟把秘密藏在这种地方。“
温令仪背贴着冰冷的石壁,兄长白骨空洞的眼眶正对着她。那半截断箭——她认得,是温家祖传的箭矢,箭头有特殊纹路,兄长从不离身。
“是你杀了他。“她的声音比想象中平静,只有微微颤抖的尾音泄露了情绪。
萧景琰轻笑一声,抬手示意弩箭手稍退。他蹲下身,与温令仪平视,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弄白骨胸前的断箭。
“三年前秋狝,温衡跟踪太子至此,发现了不该发现的秘密。“他的指尖划过箭杆上的家纹,“本王只好亲自送他一程。你猜他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温令仪的视线模糊了一瞬。她想起最后一次见到兄长,他摸着她的头说“令仪长大了“,那时他眼中已有决绝之色。
“'告诉令仪,别查下去'。“萧景琰叹息道,“可惜,温家人都太固执。“
密室外隐约传来脚步声,萧景琰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侍卫立刻退到更远处。他从怀中取出一方丝帕,慢条斯理地擦拭手指。
“你一定很好奇,为何本王要设局引你来此。“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因为温太傅死前,也留下了一些...麻烦的东西。“
父亲?温令仪心头一震。三年前父亲坠马而亡,官府定案为意外,但她从未相信。
“看来温衡没来得及告诉你。“萧景琰从袖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笺,“你父亲察觉太子与突厥往来,准备上奏皇上。可惜他太信任本王这个学生了。“
温令仪看清信上熟悉的字迹,是父亲写给御史中丞的密信。她的手不受控制地发抖,染血的《女诫》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为什么?“她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你与太子勾结突厥谋反,为何又要杀我父兄?你们不是一伙的吗?“
萧景琰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在石室内回荡,惊起梁上几只蝙蝠。他弯腰拾起《女诫》,翻到被血迹模糊的那页。
“谋反?“他眼中闪过一丝疯狂,“本王要的从来不是皇位。太子那个蠢货以为我要与他平分疆土,殊不知——“
他的手指重重按在“焚城“二字上。
“二十年前,先皇后——我母后诞辰当日,皇城突发大火。官方说是烛火引燃帷幔,但你知道真相吗?“萧景琰的声音陡然阴沉,“是现任皇后,也就是太子的生母,派人纵火!母后为救年幼的我,活活烧死在凤仪宫!“
温令仪倒吸一口冷气。她听说过那场大火,却不知其中竟有如此隐情。
“父皇明知真相却选择包庇,就因为那时突厥犯边,需要皇后母家的兵力支援。“萧景琰的眼中燃起骇人的火焰,“所以我要烧了整个皇城,让所有人为母后陪葬!“
他猛地抓住温令仪的手腕:“而你父兄,差点毁了这一切。温衡查到太子与突厥勾结只是幌子,真正目的是借秋狝之机在皇城纵火。他临死前把证据藏在这本《女诫》里,还特意用只有你能看懂的密语标注了机关位置。“
温令仪脑中闪过兄长笔记中那些看似随意的墨点——那是他们儿时发明的密文,标记的是烽火台下的暗道。
“现在,该结束了。“萧景琰松开她,后退一步,“杀了她。“
弩箭手齐齐上前。温令仪突然笑了,那笑容让萧景琰眉头一皱。
“殿下可知,温家除了擅长文墨...“她迅速按下墙上某块砖石,“还精通机关术。“
整个密室剧烈震动起来,头顶碎石簌簌落下。萧景琰脸色大变:“你做了什么?“
“兄长笔记里写得很清楚,这间密室有自毁装置。“温令仪在烟尘中站直身体,“既然出不去,那就同归于尽吧。“
弩箭手慌乱地朝出口逃去,却被落下的石门封住退路。萧景琰拔剑向她刺来,温令仪侧身避开,捡起地上兄长白骨旁的断箭。
“为了父兄,为了无辜的皇城百姓。“她握紧断箭,箭头上温家家纹在火光中闪烁,“今夜,你必须死在这里。“
巨石轰然砸下,密室内火把尽数熄灭。在彻底陷入黑暗前,温令仪看到萧景琰惊恐的脸,和那本《女诫》在乱石中化为碎片。
最后一刻,她想起儿时兄长教她射箭时说的话:“令仪,温家箭矢只射该杀之人。“
她闭上眼睛,断箭深深刺入萧景琰心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