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曦刺破历史的天幕,
我看见夸父的足迹化作山河。
我们不是逐日者,
我们就是太阳本身——
以炽热的精魂熔铸时代锋芒。
在钢筋的森林里,
我们种下盘古的骨骼。
每座摩天楼都是通天的建木,
电梯间穿梭着当代的飞仙。
混凝土中浇筑着大禹的基因,
让每栋建筑都拥有治水的智慧。
实验室的荧光里,
仓颉正在重构世界的源代码。
量子比特跳动着河图洛书的韵律,
AI吟唱着《诗经》的新篇章。
我们把伏羲的八卦,
演算成数字文明的底层逻辑。
金黄的麦浪间,
神农的后裔正在编写绿色代码。
无人机掠过《齐民要术》的注脚,
将二十四节气编译成丰收算法。
每一粒稻穗都是芯片,
存储着五千年的农耕基因。
边关的雪线上,
长城以新的形态生长。
钢枪的准星校准着北斗的坐标,
迷彩服下跳动着霍去病的脉搏。
界碑上的二维码,
扫一扫就能看见卫青的将令。
啊!这煌煌功业——
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彩石,
是屈原《天问》的当代解答,
是张衡地动仪里新生的算法。
我们以汗血为墨,
在复兴的长卷上题跋:
“此身虽渺,敢补天裂;
此志虽微,可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