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计锄奸

作者 张连华

北安河村有一个过二月二的习俗,因为从农历二月二这一天起,天气渐渐变暖,蛇蝎之类的蛰居动物开始出来活动,所以人们说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洗澡、剃头图个吉利,家家户户都要吃炸糕,有的人家还要接姑娘回家过节。为什么二月二要吃炸糕呢?有人说,因为二月二以后各种蛰居动物开始活动,人们特别害怕蛇蝎之类有毒动物出来伤人,人们说炸糕是黏食,可以粘住各种毒虫,不让它们为非作歹伤害人们;另一种说法是,炸炸糕时产生的油烟,可以把各种毒虫熏跑,保护人们人身安全,总之是求吉利保平安。农历二月农活还不多,炸糕是黏食不好消化,人们吃完炸糕以后,都要出门到街上走走,散散食儿,这一习俗几百年沿袭不断。

1948年的二月二和往年没有什么区别,人们吃完炸糕照常上街遛弯儿散食儿,谁能想到,这一天北安河会发生一件大事呢?这一天我们家没吃炸糕,乡下吃一次炸糕是很难得的事,当然应全家一起享用。因为爸爸拉排子车出门二月初三才能回来,所以我们家改为二月初三吃炸糕。这一天,学校放学特别早,全家人吃完炸糕天还很亮呢,于是我就一人跑到老爷庙(人们对本村关帝庙的俗称)前头去玩儿。平时熟悉的庙前广场,今天变了样儿,不见嬉闹的孩子,庙台前却齐刷刷地停着四口棺材,三口白茬的一口黑油漆的。在每口棺材前头有一名荷枪实弹的壮丁队员守着,每口棺材前面放着一个瓦盆,有的瓦盆里还有没燃尽的纸钱在冒烟。春风一吹,纸灰到处飞扬,给人一种凄凉恐惧之感。我无心久留,正要转身回家,爷爷从东边遛弯儿回来了。“小二,快回家。”爷爷喊我。“爷爷,这是怎么回事啊?”我问。“快回家吧,不要问了!”爷爷一边说一边拉着我急急往家走。“那四口棺材里躺着的都是被八路军打死的壮丁队员,有什么好看的?”刚进家门爷爷就把我数落了一顿。“爷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您跟我说说。”“你只知道吃炸糕,你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事吗?”爷爷问我。“不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我怎么不知道啊?”我问爷爷。“昨天全村人都在吃炸糕,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昨儿个表面上和往常一样平静,实际上在咱村村北草场村南八路军打了一场伏击式歼灭战,打死了四个壮丁队员,老爷庙前头那四口棺材里躺着的四个壮丁队员,就是昨天被八路军打死的。”爷爷跟我说。“爷爷,您就把这件事跟我说说。”在我软磨硬泡之下,爷爷讲了下面的故事:

1947年到1948年这段时间里,八路军经常在北安河西山一带活动,村西大觉寺就是八路军的落脚之地。北安河村里就住着国民党,为了防八路,国民党军队在村东南、村西北和村西南一座叫东大坨的山顶上都修建了炮楼。这期间,国民党内人心惶惶,为了加强所谓的防务,又在村里成立了壮丁队,帮助他们防御八路军。

在国民党的扶持下,于1948年秋天,以大乡长巴某某和伪保长高某某为首,纠集一伙地痞流氓,再强征一些本村的青壮年成立了壮丁队。巴某某任大队长,高某某和另一位地痞赵某任中队长,有点儿墨水的张某某任秘书长。壮丁队的队员多是本村青壮年,哥儿俩必抽一个当壮丁,都是强拉硬派,自愿参加者为数不多。每个壮丁每月二石多玉米作薪水。

壮丁队大队部就设在北安河中街东头的老爷庙里,这里既是乡政府,又是壮丁队的大队部。壮丁队有三四十人,枪支一律是辛巳式,另外有两挺捷克式机枪。大队长巴某某,中队长高某某、赵某,秘书长张某某还有萝卜地村的靳某某每人都配备二十响快中快(匣子枪)。这几个头头中,中队长高某某最为阴险毒辣。此人身材高大,足有一米八。姜黄脸,络腮胡,满嘴葫芦子牙,满脸横肉,让人见了就不寒而栗。

壮丁队这帮当官的,借着国民党的威势,在村里横行霸道,吃喝玩乐,胡作非为,无恶不作。搜刮民财、鱼肉百姓是他们的拿手伎俩,老百姓把他们恨得牙齿痒痒。每月两石多老玉米的薪水根本不够他们挥霍,他们想发更大的财,怎么办,于是他们就搜集八路军的情报,送给国民党,从国民党那里领几个赏钱,捞几块骨头啃啃。为了领赏,壮丁队这些头头想方设法搜集八路军的情报,把搜集八路军情报当作生财之路。由于有巴某某和高某某等这帮人与八路军作对,八路军在北安河西山一代的革命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北安河的壮丁队成了八路军的心腹之患,成了八路军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所以八路军非常恨壮丁队,时时刻刻想除掉这颗毒瘤。

机会终于到了,春节过后,北安河村北边的草场村还有人在赌博,北安河村也有人参赌,八路军就利用“抄局”设下锄奸妙计。

农历二月初一中午,巴某某、高某某、赵某这帮地头蛇吃饱了喝足了,正在老爷庙壮丁队大队部吸烟聊天。房门突然开了,风风火火地走进一个人来,“我是草场村的,向你们报告一个情况,我们村有一帮赌徒每天都在赌钱,赌注非常大,你们赶快去管管吧……”来人说。“知道了,明天一准去。”大队长高某某听了非常高兴,心想发财的机会到了,但仍然假装出无所谓的样子,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报信的人走了,巴某某把手里的烟头狠狠往地上一摔,哈哈大笑着对高某某和赵某说:“真是天上掉馅儿饼,我们发财的机会到了。”“哈,哈……”三个人同时大笑。

二月初二,这一天风和日丽,但仍春寒料峭。大清早,老爷庙前,一声哨子响,壮丁队集合了,并准备出发,目标是北安河村北的草场村,目的是“维持社会秩序,扫除不良风气”。秘书长张某某站在队伍前,装模作样地讲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无非是“维持社会秩序,扫除不良风气”的官话,其实壮丁队员们都心知肚明。秘书长张某某训完话以后,就带着队伍出发了。去草场有大道,为了保守秘密,他们抄小道儿走,一路上说说笑笑。抄局,用不了几个人,张某某只带了一个班。为了安全稳妥,等在家里的大队长巴某某又派了几个壮丁随后赶去协助。队伍快到草场村边时,张某某怕人多打草惊蛇,先派顾某某等两人做尖兵,到前边查看情况。草场村南,有一道2米多高的围墙,当壮丁队走到离围墙约有50米处,张某某发现墙上有人头晃动,他大喊一声:“不好,快撤!”同时他的二十响也打响了,后边的人听到枪声和张某某的喊声知道情况不妙,撒腿就往回跑。这时,只听墙上机枪怒吼,火舌狂喷,八路军跳下墙来,边追边喊:“缴枪不杀!缴枪不杀!”张某某、胡某、高某、鱼瓜子(大名忘却)这四名壮丁官兵被当场打死。包括两名尖兵在内,多名壮丁被俘。这时,活着的壮丁队员只恨爹妈少给他们生了两条腿,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似漏网之鱼,东逃西窜。这时,一名叫任某某(小名任小六)的壮丁逃窜中一发子弹擦头皮而过,头皮被子弹划了一个血口子,如果枪弹再低半厘米,这小子也就没命了。

秘书长死了,没了头头儿,那些捡了一条小命的壮丁丢盔弃甲各自逃命。一个个到处乱窜,狼狈不堪,直到晌午才一个一个地从不同的地方回到他们的巢穴——老爷庙。回到巢穴之后,分别向大队长诉说他们的悲惨遭遇。一个一边哭一边抹鼻涕地说:“我们上当了,什么草场有人赌博,这都是骗局,是八路军设下的圈套!”又一个庆幸地讲:“请我们去抄局,都是假话,消灭我们是真的,幸亏我走得慢了一点,不然小命也没了!”再一个余悸未消地哭诉:“我藏在苇塘里,一口气也不敢出,生怕八路军追来!”……还真让第一个壮丁说对了,这真是八路军设下的歼敌妙计,目的就是消灭北安河壮丁队。八路军很了解壮丁队的底细,知道壮丁队的几个头头儿都是贪得无厌的钱串子。于是,他们设下了这套“请君入瓮”的妙计。把北安河壮丁队骗出巢穴,引入八路军设下的埋伏圈予以消灭。他们事先派草场村一位名叫张景华的村民,到北安河村壮丁队大队部传递假消息,说草场村有人赌博,而且赌注很大,引出壮丁队头头儿们想发财的馋虫,让壮丁队自己出巢上钩。张景华回到草场,向八路军报告了壮丁队头头儿们的反应。八路军知道北安河壮丁队必来,就在草场村南大墙里设下了埋伏。贪婪的张某某带着他的喽啰应时而至,乖乖地进入了八路军设下的埋伏圈。这场歼灭战虽然没有把壮丁队彻底消灭,也使其元气大伤,对国民党军队也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张某某和他的三个喽啰一命归西了,他派出的两个尖兵也被八路军俘虏了。后来,八路军把他们捆到北安河村西南的狼儿峪处决了。

二月初三,草场负责人赶快派人把四具壮丁队的尸体抬回北安河大队部,大队长巴某某派一个叫靳某某的壮丁队员料理丧事。为了省钱,靳某某首先打上了住在通元永的太监吴鑫波的主意。吴鑫波老先生身体不好,提早为自己准备下了后事,买下的柏木十三圆儿的黑油漆棺材停放在通元永的南屋里。靳某某早就知道,所以,他只买了三口白茬棺材,根本未征得吴老先生的同意,就强行派人把吴鑫波老先生的寿材抬到了老爷庙前。被八路军打死的四个壮丁的尸体入殓,吴老先生的高级棺材当然由秘书长张某某享用了。入殓后,四口棺材就停放在老爷庙前的小广场上,供人凭吊,为死者开追悼会,于是就出现了二月初三你所看到的情景。除了死者的家人和至近的亲戚以外,根本无人前来吊唁。为了避免嫌疑,除非有事必须经过老爷庙前,村民根本不到这里来,这里比平时冷清多了。我知道你们小孩子喜欢到这里来玩儿,这里平时很热闹,今天你可不能到这儿凑热闹,所以我把你拉回来了。

四口棺材停了一天,就由死者的家属领去埋葬了。

事后,村民见面都悄悄地说:八路军真行,他们设下的锄奸妙计真是天衣无缝。这帮子地头蛇终于得到了应得的下场,真是大快人心!

这就是当时北安河久久传颂的“八路军巧设锄奸计”。

2011年11月3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