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的第七日,天空飘起了雪。
谢清澜勒住缰绳,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山峦。阿福说翻过这座山就是邺城地界,但突如其来的风雪打乱了计划。鹅毛般的雪片很快覆盖了山路,三人只得在半山腰扎营。
“这雪一时半会儿停不了。“顾怀瑾拍打着头巾上的积雪,从马背上卸下帐篷,“得找个避风处。“
谢清澜的指尖早已冻得发麻。自从得知兄长失踪的消息,她就像一具行尸走肉,全凭本能跟着顾怀瑾向北走。此刻她机械地帮着搭帐篷,直到顾怀瑾握住她的双手呵气取暖,才回过神来。
“你的手会冻伤的。“他皱眉道,将她的手包在自己掌中揉搓。这双手比在建康时粗糙了许多,指节处还有几道新添的冻疮。
帐篷搭在一处背风的山岩下。青杏捡来些枯枝生火,阿福则去探查山路。谢清澜坐在火堆旁,看着顾怀瑾用雪水煮药——自从离开李家庄,他每天都坚持为她煎药。
“你不必...“她刚一开口,就被咳嗽打断。
顾怀瑾头也不抬:“李太医说过,这药要连服半月。“火光映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眼下挂着两片青影。自从阿福带来谢玄的消息,他就再没睡过一个整觉。
药汁的苦涩在帐篷里弥漫。谢清澜小口啜饮着,突然发现顾怀瑾右手腕上有一道新鲜的伤口,像是被什么利器划的。
“这是...“
“探路时被树枝刮的。“顾怀瑾迅速拉下袖口,转移话题,“阿福说山那边有秦军哨卡,我们得想个法子混过去。“
谢清澜正欲追问,帐篷外突然传来阿福的喊声。顾怀瑾一个箭步冲出去,随即脸色大变——远处的天空被火光染红,正是他们计划过夜的方向。
“官兵在搜山!“阿福气喘吁吁地跑来,“看到我们的马蹄印了!“
顾怀瑾迅速扑灭火堆:“收拾东西,往高处走!“
慌乱中,谢清澜的斗篷勾倒了药罐。滚烫的药汁泼在火堆余烬上,瞬间腾起一团火焰。火舌舔到帐篷布帘,转眼就烧了起来。
“小姐!“青杏尖叫着去扑火,却被浓烟逼退。
谢清澜抓起毛毡拍打着火苗,却被突如其来的眩晕击中。她踉跄了一下,眼看就要栽进火堆——
一双有力的手臂猛地将她拦腰抱起。顾怀瑾用身体撞开燃烧的帐布,抱着她滚入外面的雪地。刺骨的冰雪立刻缓解了火焰的灼热,谢清澜睁开眼,看见顾怀瑾的衣袖正在燃烧。
“别动!“她抓起一把雪按在他手臂上,火焰发出嘶嘶的哀鸣熄灭了。
远处传来官兵的呼喝声。顾怀瑾顾不上查看伤势,一把拉起谢清澜:“跟我来!“
四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顶逃去。风雪越来越大,谢清澜的肺像被千万根针扎着,每吸一口气都带着血腥味。她不断回头,看见山腰处火把排成长龙,正沿着他们的足迹追来。
“那边有个山洞!“阿福指着前方。
洞口被藤蔓遮掩,内部却意外地干燥宽敞。顾怀瑾让青杏和阿福守在洞口,自己扶着谢清澜深入洞中。
“你的手...“谢清澜借着微弱的光线查看顾怀瑾的烧伤。衣袖下的皮肤已经红肿起泡,看着触目惊心。
“不碍事。“顾怀瑾从怀中掏出个小瓷瓶,“用这个。“
药粉洒在伤口上,发出轻微的滋滋声。顾怀瑾额头渗出冷汗,却一声不吭。谢清澜小心地为他包扎,忽然发现他左腕内侧有个奇怪的印记——不是伤疤,而是一个青色的刺字。
“这是...“
“秦军的标记。“顾怀瑾抽回手,“战俘都会有。“
谢清澜心头一震。她一直以为顾怀瑾是城破后随族人逃出来的,从未想过他竟曾被俘。洞外风雪呼啸,隐约还能听见追兵的喊声。
“冷吗?“顾怀瑾见她发抖,解下自己的外袍披在她肩上。
谢清澜摇摇头,却控制不住牙齿打颤。高烧加上严寒,她的意识开始模糊。朦胧中,她感觉顾怀瑾将她揽入怀中,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她。
“清澜,别睡。“他轻拍她的脸,“跟我说说话。“
这是顾怀瑾第一次直呼她的名字。谢清澜强打精神:“你从未...告诉我全部真相。“
顾怀瑾沉默片刻,突然从贴身处取出一块残破的绢布。借着洞口透进的微光,谢清澜认出那是一幅残缺的军事布防图。
“三年前,秦军攻颍川前,我父亲就收到了消息。“顾怀瑾的声音低沉,“朝廷要我们死守待援,但援军永远不会来。“
谢清澜屏住呼吸。她听说过那场惨烈的守城战——顾氏三千族人对抗十万秦军,坚守四十七天。
“第四十六天,父亲派我突围求援。“顾怀瑾的指尖在绢布上摩挲,“但我刚出城就被俘了。秦军统帅告诉我一个秘密...“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朝廷有人故意要顾氏灭族。因为我们知道太多关于玉玺的真相。“
“玉玺?“
“传国玉玺根本不在顾氏祖坟。“顾怀瑾冷笑,“那只是某些人铲除异己的借口。“
谢清澜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桓温...“
“他真正要的不是玉玺,而是这个。“顾怀瑾展开绢布一角,露出几个朱砂小字——“北府兵符“。
洞外风声凄厉,像无数冤魂在哭嚎。谢清澜突然觉得怀中一沉——顾怀瑾塞给她一个硬物。是那块刻着“怀瑾握瑜“的残玉。
“这是顾氏嫡系的信物。“他的呼吸喷在她耳畔,“若我有什么不测,你带着它去找我叔父顾雍。他在邺城经营药铺,暗号是...“
“不!“谢清澜猛地抓住他的手,“你不会有事。“
顾怀瑾苦笑:“清澜,你我心里都明白,这一路凶多吉少。“他轻抚她冰凉的脸颊,“你本不该卷进来...“
“我愿意。“谢清澜打断他,声音因高烧而嘶哑,“在废观那夜,我就已经决定了。“
顾怀瑾的手顿住了。月光从洞口缝隙洒入,照见谢清澜眼中的坚定。她缓缓跪坐在洞中的平地上,将残玉捧在掌心:
“谢氏女清澜,愿与顾氏怀瑾结为夫妻。生同衾,死同穴。“
顾怀瑾的瞳孔在黑暗中扩大。片刻的死寂后,他郑重地跪在她对面,取出一根断成两截的发簪——正是当初在谢府水榭相见时,他束发用的那根。
“顾氏怀瑾,以祖传玉簪为聘,求娶谢氏清澜。“他将半截发簪插入她的发髻,“天地为证,生死不离。“
没有喜乐,没有宾客,只有洞外呼啸的风雪见证这场简陋的仪式。两人对着洞口的方向三拜,起身时,顾怀瑾突然将谢清澜紧紧搂住。
“等找到族人,我定补你一个像样的婚礼。“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谢清澜将脸埋在他胸前,闻着那混合了血腥与松墨的气息:“只要与你一起,荒野山洞也是琼楼玉宇。“
不知过了多久,青杏的声音从洞口传来:“小姐!雪停了!“
两人走出山洞,只见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阿福从山下跑来,脸上带着喜色:“官兵撤了!说是抓到了逃犯!“
顾怀瑾眉头一皱:“这么容易就...“
“管他呢,咱们赶紧下山!“青杏搓着冻红的手,“再不走天又黑了。“
四人收拾行装准备启程。谢清澜走在最后,突然发现雪地上有串奇怪的脚印——不是人类的,也不像野兽。她蹲下身细看,认出是某种特制的靴底留下的,故意伪装成动物足迹。
“怀瑾,你看这个。“
顾怀瑾检查后脸色骤变:“是北府军的夜不收!“他急声唤回阿福和青杏,“我们被跟踪了。“
“夜不收?“
“专门执行秘密任务的精锐。“顾怀瑾迅速扫视四周,“他们故意引开官兵,是想单独抓我们。“
谢清澜心头一紧:“为什么?“
“因为...“顾怀瑾的话被一支突然射来的弩箭打断。箭矢深深钉入他身旁的树干,箭尾系着一条白布。
阿福敏捷地取下布条,上面用血写着几个字:“谢玄未死,速至邺城东市。“
四人面面相觑。这分明是个陷阱,却又带着无法抗拒的诱惑。谢清澜看向顾怀瑾,发现他正凝视着远方邺城的轮廓,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
“我们去东市。“他最终说道,“但要绕道西城门。“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难走。积雪掩盖了沟壑,谢清澜几次险些滑倒。正午时分,他们终于抵达山脚,远处邺城的城墙已隐约可见。
“前面有茶棚!“青杏指着官道旁的小屋,“去打听下消息吧?“
茶棚里只有个瞎眼的老妪,卖些粗茶和饼子。顾怀瑾给了她几个铜钱:“婆婆,近日可有军队经过?“
老妪的盲眼转向声音来处:“郎君是问官兵还是北府军?“她咧嘴一笑,露出稀疏的牙齿,“昨儿个北府军的夜不收来喝茶,说是在找一对私奔的世家子弟。“
谢清澜手中的茶碗一晃。顾怀瑾不动声色地按住她的手:“哦?什么样的人?“
“说是谢家的千金和顾氏的公子。“老妪压低声音,“那谢家郎君在战场上失踪了,朝廷要拿他妹妹问罪呢。“
谢清澜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顾怀瑾迅速岔开话题:“邺城近日可有什么新鲜事?“
“顾氏药铺的掌柜前日回来了。“老妪神秘地说,“听说带回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惹得秦军到处搜人呢。“
顾怀瑾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他匆匆谢过老妪,拉着谢清澜离开茶棚。四人躲到一处僻静的林子里,顾怀瑾才开口:
“我叔父回来了。“
谢清澜立刻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他知道你族人的下落?“
“不止。“顾怀瑾的眼中燃起希望,“他可能已经拿到了洗刷顾氏冤屈的证据。“
阿福挠挠头:“那东市的陷阱...“
“还是要探一探。“顾怀瑾沉思道,“但得先联系上我叔父。“
谢清澜望向邺城方向。那座灰蒙蒙的城池里,可能藏着兄长的下落,也可能布满杀机。她下意识摸了摸发间的半截玉簪,又碰了碰怀中的残玉。
无论前路如何,她已不再是孤身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