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和市一医院的签约仪式

不过,对于这个年轻人,所有人都不敢轻视和责备。

“秦院长,今天的手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穿支皮瓣联合小血管减张缝合技术,真的是复杂皮瓣移植领域的革命性成果。了不起啊!”

林教授不吝夸赞。

张书记看着这个年轻人,同样点了点头:

“秦院长,年纪轻轻一表人才,是我市的年轻企业家的楷模啊。铁衣医院在你的带领下技术能力突出,连市一医院,紫金港一院的专家教授都赞不绝口,通过特色科室特色术式,走出了差异化竞争的路子,了不起!是我市私立医院的榜样。”

张书记看问题高屋建瓴,这个铁衣医院作为一家私立医院,能够做到这种程度,还真是私立医院之中的表率,之后,合适的时机,可以专门做些宣传和表彰。

铁衣医院的成果,对于整个禾城的私立医院的建设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张书记记住了铁衣医院,以及秦阙这个年轻人。

对于张书记的赞美和鼓励,秦阙同样感到很荣幸,能够被市领导记住,认可,之后的一些发展,建设的审批等,总归是有好处的。

张书记又嘱咐了几句,带着众人前往了病房。

在进入病房之后,李院长也是观察到了,铁衣医烧伤科的不同寻常之处。

除了先进的设备之外,竟然还配了独立开发的AI创面愈合预测大模型!

护士已经成熟的通过大模型来指导敷料更换频率,同时还能够预警,识别感染,瘢痕增生等风险!

除了这个,更是给项岩用上了悬浮床!

床面上铺满了细沙一样的硅磁粉,在热风吹动沙子下,将项岩整个身体悬浮在空中。

这样的悬浮床,能够有效的预防感染,还能够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疼痛和压疮的风险。

看着这样的病房条件,张书记,李院长等人都是惊喜不已。

这铁衣医院,还真是令他们大开眼界!技术能力突出,设备环境领先!

悬浮床上面,项岩的痛苦极大的减轻,整个人精神状态都很不错。

这样子的照看环境,张书记,吴队长也都是放心下来。

张书记事务繁忙,又指导了几句,率先离开了铁衣医院。

秦阙陪同着李院长,钱主任,林教授等人,又参观了一番,之后,几人回到了院长办公室。

院长室之中,李辉已经完全被铁衣医院烧伤科的实力征服,率先提出了他的合作意向。

“秦院长,之前我们钱主任和我提出了想要和贵院烧伤科联合创建创面修复研究中心的申请,在这之前,我对于贵院烧伤科了解甚少,今天来参观之后,佩服不已。”

“今天,林教授也在,这样子,我先表达我们市一医院的态度,我们烧伤科是愿意全力的支持和参与这个三方共同创办的创面修复研究中心!”

对于李院长的决定,钱主任当然最是高兴,也很重视,珍惜这一次合作。

林教授对于此也同样觉得理所当然,现在市一医院先行一步,之后,紫金港一院烧伤中心,也同样会和铁衣医院签订合作协议。

秦阙对于市一医院的提议,当然是很欢迎的,毕竟,铁衣医院现在的影响力和级别太低了,有市一医院这样的合作伙伴,那肯定是一件好事情,这对于后续的宣传和建设,都有着积极意义。

“李院长,那是我们铁衣医院的荣幸。那我们就找个合适的时间,一起签订一个合作协议。”

对于秦阙的回应,李辉也是快刀斩乱麻。

“择日不如撞日,下周一是一个黄道吉日,宜签约!秦院长和吴主任就来我们市一医院,我们一起举办一个签约仪式,联合创建这个创面修复研究中心。”

对于李辉的果断,秦阙也是没想到,怪不得人能够成为市一医院的副院长,眼光,魄力都是一等一的。

林凯一旁也很欣喜,市一医院的提前加入,对于铁衣医院的建设发展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而他们紫金港一院烧伤中心的级别,影响力更高,以铁衣医院目前的建设情况和业内的知名度,还不是最佳的时机。

不过,按照林教授的计划,只要等这一次的长三角创面峰会,自己力推铁衣医院烧伤科各项创新的理念和术式之后,以峰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就是和铁衣医院签约的最佳时机。

毕竟,紫金港一院这种庞然大物,贸然和一个二级乙等的私立医院合作,承受的质疑和压力是很大的,院里面的领导也不会轻易的同意和理解。

沈国峰和林凯面对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是有了长三角创面峰会的荣耀加持,一切就顺理成章!

秦阙对于李辉的建议欣然接受。

“李院长,那我们就下周一签约,合作愉快。”

对于秦阙这样的年轻俊杰,李辉很是欣赏,又聊了一会,带着钱主任回了市一医院,准备准备后续的签约事宜。

为了让这一次的签约更加的隆重和正式,李院长又和禾城电视台的领导取得了联系,之后,进行一个拍摄,在市电视台进行一个播放,为这个创面修复研究中心涨涨人气,宣传宣传。

市一医院的医生离开之后,就剩下了秦阙和林教授几人。

秦阙也正好将接下来的论文投稿事宜请教了一下,当然,更重要的是想要林教授推荐和支持一下。毕竟,以铁衣医院烧伤科的医生的名义去投稿,大概率在初审阶段,只是看下作者信息就给拒稿了。

期刊论文的投稿评审流程,一般来说,第一步就是编辑部的初审,而这些编辑每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稿件,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仔细的翻阅,很多都是先看作者的背景,平台,或者有没有推荐。

初审通过之后,才会进行同行评审,比如烧伤科医学会的专家,各个医院的主任教授等。

最后,才会由主编综合评审意见,决定是否发表见刊。

这一整套流程,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再好的论文也会胎死腹中。

秦阙即便对论文本身有信心,但是还是怕因为自己医院的级别和知名度,导致论文被拒稿。这就需要林凯教授,沈国峰教授这种烧伤科领域的大佬,来背书,来推荐,这样就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