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字仲谋。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各郡的时候,孙权年仅十五岁,就被任命为阳羡长。郡里考察他的品行推举他为孝廉,州里也举荐他为茂才,他暂任奉义校尉。汉朝因为孙策在远方恭敬地履行臣子的职责,进贡物品,便派使者刘琬前往赐予策命。刘琬对人说:“我看孙氏兄弟,虽然个个才华出众、聪明豁达,但寿命都不会长久。只有二弟孙权,容貌奇特伟岸,气质不凡,有大富大贵的面相,而且会是兄弟中最长寿的,你们可以留意看看。”
建安四年,孙权跟随孙策征讨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被打败后,他们又进军沙羡攻打黄祖。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将事务托付给孙权,孙权痛哭不止。孙策的长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现在难道是哭泣的时候吗?周公立下丧礼制度,他的儿子伯禽却没有遵守,不是伯禽想违背父亲,而是当时的形势不允许他那样做。何况如今坏人争权夺利,奸佞之徒遍布,你却想为兄长哀痛,顾念礼制,这就好比打开门迎接盗贼,算不上仁义之举。”于是,张昭帮孙权换上官服,扶他上马,让他出去巡视军队。那时,孙权只据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等地,然而这些地区中地势险要偏远的地方还没有完全归附,而且天下的英雄豪杰散布在各州郡,寄居此地的宾客旅人都把自身安危和去留看得很重,君臣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稳固的关系。但张昭、周瑜等人认为孙权是可以一起成就大业的人,所以全心全意地辅佐他。曹操上表举荐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驻军吴地,派郡丞到郡里处理公文等事务。孙权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张昭,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人则担任将领。他招揽才俊,聘请名士,鲁肃、诸葛瑾等人开始成为他的宾客。孙权还分派众将,镇守安抚山越,讨伐不服从命令的势力。
建安七年,孙权的母亲吴氏去世。
建安八年,孙权向西征伐黄祖,击败了他的水军,只是没能攻克城池,而此时山寇又开始作乱。孙权回军路过豫章,派吕范平定鄱阳,程普讨伐乐安,太史慈兼任海昏县令,韩当、周泰、吕蒙等人则担任重要县的县令、县长。
建安九年,孙权的弟弟、丹杨太守孙翊被身边的人杀害,孙权让堂兄孙瑜代替孙翊。
建安十年,孙权派贺齐讨伐上饶,将其分设为建平县。
建安十二年,孙权西征黄祖,掳掠了当地百姓后返回。
建安十三年春天,孙权再次征讨黄祖。黄祖先派水军抵御,都尉吕蒙打败了他的前锋部队,凌统、董袭等人全力进攻,最终攻破城池并大肆屠杀。黄祖脱身逃走,骑士冯则追上并砍下他的首级,孙权俘虏了男女百姓数万人。同年,孙权派贺齐讨伐黟、歙两地,将歙县分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县,把这六个县合为新都郡。荆州牧刘表去世,鲁肃请求奉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顺便观察局势变化。鲁肃还没到,曹操就已经兵临荆州,刘表的儿子刘琮率领众人投降。刘备想要南渡长江,鲁肃与他相见,传达了孙权的旨意,为他分析成败形势。刘备进驻夏口,派诸葛亮前往拜见孙权,孙权派周瑜、程普等人出征。当时曹操刚刚收编刘表的部队,声势浩大,东吴众谋士都望风畏惧,大多劝孙权投降。只有周瑜和鲁肃主张抵抗,这与孙权的想法一致。周瑜、程普担任左右都督,各领一万人马,与刘备一同进军,在赤壁与曹军相遇,大破曹操的军队。曹操烧毁剩余船只后撤退,士兵们又饿又染病,死亡大半。刘备、周瑜等人又追到南郡,曹操于是退回北方,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派乐进守襄阳。当时甘宁在夷陵,被曹仁的人马围困,周瑜采用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抵御曹仁,用一半兵力援救甘宁,军队获胜返回。孙权亲自率军围攻合肥,派张昭攻打九江的当涂。张昭作战不利,孙权攻城一个多月也未能攻克。曹操从荆州返回,派张喜率领骑兵前往合肥救援。张喜还没到,孙权就退兵了。
建安十四年,周瑜和曹仁对峙了一年多,双方伤亡惨重。最终曹仁弃城而逃,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刘备上表举荐孙权代理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刘备自己则兼任荆州牧,驻军公安。
建安十五年,孙权把豫章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为鄱阳郡;又从长沙郡分出汉昌郡,任命鲁肃为太守,驻军陆口。
建安十六年,孙权把治所迁到秣陵。第二年,在石头山筑城,把秣陵改名为建业。听说曹操即将来侵犯,便修建了濡须坞。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须,孙权与之对抗了一个多月。曹操看到孙权的军队,赞叹其整齐严肃,随后退兵。当初,曹操担心长江沿岸的郡县被孙权攻占,下令百姓内迁。百姓们相互惊扰,从庐江、九江、蕲春、广陵等地,十余万户人家都向东渡过长江,长江以西地区因此变得空虚,合肥以南只剩下皖城。
建安十九年五月,孙权征讨皖城。闰月,攻克皖城,俘获庐江太守朱光以及参军董和,还有男女百姓数万人。这一年刘备平定蜀地。孙权认为刘备已经得到益州,便派诸葛瑾去索要荆州的各个郡。刘备不答应,说:“我正在谋划夺取凉州,凉州平定后,就把荆州全部还给东吴。”孙权说:“这是借了不还,还想用空话拖延时间。”于是孙权设置了荆州南部三郡的长官,却被关羽全部赶走。孙权大怒,派吕蒙督率鲜于丹、徐忠、孙规等二万兵马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让鲁肃率领一万人马驻扎在巴丘抵御关羽。孙权驻扎在陆口,指挥各路军队。吕蒙到后,长沙、桂阳二郡都归降,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不降。这时刘备到了公安,派关羽率领三万兵马到益阳,孙权便召回吕蒙等人去援助鲁肃。吕蒙派人诱降郝普,郝普投降,吕蒙完全控制了三郡的将领和郡守,然后率军返回,与孙皎、潘璋以及鲁肃的军队一同前进,在益阳抵御关羽。还没交战,曹操进军汉中,刘备害怕失去益州,派人向孙权求和。孙权让诸葛瑾回访,重新缔结友好盟约,于是划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归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属刘备。刘备回去时,曹操已经退回北方。孙权从陆口返回,便去征讨合肥。合肥没有攻下,孙权撤军。军队都在返程路上,孙权与凌统、甘宁等人在逍遥津北被魏将张辽袭击,凌统等人拼死保护孙权,孙权骑着骏马跃过津桥才得以逃脱。
建安二十一年冬天,曹操驻军居巢,接着攻打濡须。
建安二十二年春天,孙权派都尉徐详前往曹操处请求归降,曹操派使者回访,双方修好,还发誓再次结为姻亲。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孙权要前往吴郡,在庱亭亲自骑马射虎。马被老虎咬伤,孙权用双戟投向老虎,老虎受伤后退,侍从张世用戈攻击老虎,最终捕获了它。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襄阳围攻曹仁,曹操派左将军于禁救援。恰逢汉水暴涨,关羽用水军将被洪水围困的于禁等三万步兵、骑兵全部俘获,送往江陵,只有襄阳城尚未攻克。孙权内心忌惮关羽,又想借此立功,便写信给曹操,表示愿意讨伐关羽效力。曹操想让关羽和孙权相互争斗、彼此牵制,就用驿站传递孙权的书信,让曹仁用弩箭射给关羽看。关羽犹豫不决,没有撤兵。闰月,孙权征讨关羽,先派吕蒙袭击公安,俘获将军士仁。吕蒙到南郡后,南郡太守麋芳献城投降。吕蒙占据江陵,安抚城中的老弱百姓,释放了被囚禁的于禁。陆逊另外攻取宜都,占领秭归、枝江、夷道,回军驻扎夷陵,守住峡口防备蜀军。关羽退回当阳,向西据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他。关羽假装投降,在城上树立幡旗和草人迷惑对方,趁机逃走,士兵们纷纷溃散,只剩下十几名骑兵。孙权先派朱然、潘璋截断关羽的去路。十二月,潘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擒获关羽及其儿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人,于是平定了荆州。这一年发生大瘟疫,孙权免除了荆州百姓所有的租税。曹操上表举荐孙权为骠骑将军,授予符节,兼任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汉朝进贡,又让王惇购买马匹,还送朱光等人回去。
建安二十五年春天正月,曹操去世,太子曹丕继任丞相和魏王之位,改年号为延康。这年秋天,魏国将领梅敷派张俭前来请求孙权安抚接纳。南阳郡的阴、酂、筑阳、山都、中卢五县的五千户百姓前来归附孙权。冬天,魏国继位的魏王曹丕称帝,改年号为黄初。黄初二年四月,刘备在蜀地称帝。孙权从公安迁都到鄂县,将鄂县改名为武昌,把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个县合并为武昌郡。五月,建业报告说有甘露降下。八月,孙权在武昌筑城,并对各位将领下令说:“生存的时候不忘记灭亡的可能,处于平安时一定要考虑到危难,这是古人很好的教诲。从前隽不疑是汉朝的名臣,在太平盛世里也刀剑不离身,这是因为君子对于武备,是不能放松的。何况如今我们身处疆界,与豺狼般的敌人接壤,怎么能轻视而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变故和灾难呢?最近听说各位将领出入的时候,都崇尚谦逊简约,不带随从和士兵,这绝不是有备无患、爱惜自身的做法。保全自己并留下美名,让君主和亲人安心,这与陷入危险和遭受屈辱相比,哪个更好呢?大家应该深刻警戒自己,务必重视武备这件大事,以符合我的心意。”
自从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孙权派使者表示愿意称臣纳贡,并送还了于禁等人。十一月,曹丕下策书封孙权为吴王,策书里说:“圣明君王的法则,是依据德行来设置爵位,根据功劳来制定俸禄;功劳大的人俸禄优厚,德行高的人礼遇丰厚。所以周公旦有辅佐天子的功勋,姜太公有威武辅佐的功劳,他们都被分封土地,受到隆重的礼遇,这是为了表彰他们的大功,使贤能之人与常人有所区别。从前汉高祖刚接受天命的时候,分割肥沃的土地封给八个异姓王,这是前代美好的事迹,也是后世君王可以借鉴的准则。我德行浅薄,顺应天命进行变革,统治天下,掌握着国家的机要,希望能向先代看齐,常常坐着等待天亮(形容勤于政事)。只有你天赋忠诚,是当世辅佐君主的人才,深刻地洞察天命,明白朝代的兴衰,远远地派遣使者,沿着潜江和汉水而来。你像影子跟随物体一样归附,上奏疏表示愿意称臣纳贡,还献上南方精细的葛布作为贡品,将各位将领全部送回朝廷,忠诚从内心发出,真诚在外面彰显,诚信如同金石般坚定,义气盖过山河,我非常赞赏你。现在封你为吴王,派使者持节太常高平侯邢贞,授予你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枚、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枚,任命你以大将军的身份持节督管交州,兼任荆州牧,赐给你青色的土地,用白茅包裹,希望你宣扬我的命令,治理东部地区。请上交原来骠骑将军南昌侯的印绶、符节和策书。现在再赐给你九锡之礼,希望你恭敬地听从后面的命令。因为你使东南地区安定,治理长江以外的地方,百姓和少数民族安居乐业,没有背叛之心,所以赐给你大车、兵车各一辆,黑色的公马八匹。你致力于理财劝农,使仓库里粮食充盈,所以赐给你衮冕之服,配上红色的鞋子。你用德行教化百姓,使礼教兴盛,所以赐给你轩县之乐。你宣扬美好的风气,安抚百越地区,所以赐给你朱红色的大门居住。你运用自己的才能谋略,考核官吏、任用贤才,所以赐给你纳陛以便登殿。你忠勇兼备,清除奸恶之人,所以赐给你虎贲之士一百人。你振奋军威,超越常人,在荆南地区效力,消灭凶恶之人,使罪人得到惩处,所以赐给你鈇钺各一把。你在内以文德和谐,在外以武略取信,所以赐给你红色的弓一张、红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张、黑色的箭一千支。你以忠诚严肃为根基,以恭敬节俭为品德,所以赐给你秬鬯酒一卣,配上圭瓒。要恭敬啊!认真地宣扬教导,以服从我的命令,辅助我的国家,永远保持你的显赫功绩。”
这一年,刘备率领军队前来讨伐,到达巫山、秭归,派使者引诱武陵的少数民族,借给他们印信,答应给予封赏。于是各个县以及五溪的百姓都反叛东吴,归附蜀汉。孙权任命陆逊为都督,督率朱然、潘璋等人抵御刘备。孙权派都尉赵咨出使魏国。魏文帝曹丕问道:“吴王是怎样的君主呢?”赵咨回答说:“是聪明、仁爱、智慧、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曹丕询问具体情况,赵咨说:“从平凡的人群中接纳鲁肃,这是他的聪明;从行伍中提拔吕蒙,这是他的英明;俘获于禁却不杀害他,这是他的仁爱;夺取荆州却没有经过激烈战斗,这是他的智慧;占据三州之地,像老虎一样雄视天下,这是他的雄才;向陛下称臣,这是他的谋略。”曹丕想要封孙权的儿子孙登,孙权因为孙登年幼,上书辞谢封爵,再次派西曹掾沈珩去表示感谢,并献上地方特产。孙权立孙登为吴王太子。
黄武元年春天正月,陆逊部下的将军宋谦等人攻打蜀汉的五个营寨,全部攻克,并斩杀了蜀军将领。三月,鄱阳报告说出现了黄龙。蜀军分别占据险要之地,前后设立了五十多个营寨,陆逊根据对方的兵力部署和营寨的重要程度,相应地派遣兵力抵抗。从正月一直到闰月,陆逊大破蜀军,在战场上斩杀以及蜀军投降的人数达数万人。刘备狼狈逃走,仅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起初,孙权表面上假意归附魏国,内心却并不真诚。魏国想要派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前往东吴与孙权盟誓,并要求孙权送儿子到魏国做人质,孙权推辞不接受。这年秋天九月,魏国于是命令曹休、张辽、臧霸从洞口出兵,曹仁从濡须出兵,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包围南郡。孙权派遣吕范等人督率五路军队,用水军抵御曹休等人,派诸葛瑾、潘璋、杨粲救援南郡,朱桓以濡须督的身份抵御曹仁。当时扬州、越地的少数民族大多还没有平定,东吴内部的忧患尚未消除,所以孙权言辞谦卑地上书魏国,请求给自己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说“如果我的罪行难以赦免,一定不会被宽容,我会奉还土地和百姓,请求寄身于交州,度过余生”。魏文帝曹丕回复说:“你生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原本就有纵横天下的志向,如今屈身侍奉魏国,得以享受这样的福分。自从你称臣以来,进贡的物品源源不断。讨伐刘备的功劳,朝廷依靠你得以成功。已经把东西埋了又挖出来,这是古人都认为羞耻的事。我和你之间,君臣大义已经确定,我难道乐意劳师动众远涉江汉之地吗?朝廷中的商议,是帝王不能独自决定的;三公上奏你的过失,都有来龙去脉。我虽然不聪明,即使有像曾母听到三次有人说她儿子杀人就相信那样的疑虑,还是希望进谗言的人说的不是真的,这对国家来说是福气。所以我先派遣使者犒劳你的军队,又派尚书、侍中去践行之前的约定,确定送质子的事。你却找借口,不想让儿子入朝,议论的人都感到奇怪。还有之前都尉浩周劝你送儿子,这其实是朝臣们共同商议的,以此来试探你,你果然找借口推辞,对外引用隗嚣送儿子却没有善终的例子,对内比喻窦融坚守忠诚。时代不同了,人心各异。浩周回来后,亲口陈述你的态度,更让议论的人产生了诸多怀疑,你对魏国的忠诚,没有什么可以依据的,所以我就听从了群臣的建议。如今看了你的上书,你的诚意深厚,我内心感慨,十分动容。我当天就下诏,命令各路军队只深挖壕沟、高筑壁垒,不得随意进攻。如果你一定能效忠魏国,解除大家的疑虑,你的儿子孙登早上到魏国朝廷,晚上我就召回军队。我说的这些话的诚意,就像长江一样!”孙权于是改年号为黄武,临江据守。
冬天十一月,刮起大风,吕范等人的军队被淹死的有数千人,其余的军队撤回江南。曹休派臧霸率领五百艘轻船、一万敢死队袭击徐陵,烧毁了攻城的战车,杀死和掳掠了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击并斩杀了魏国将领尹卢,杀死和俘获了数百人。十二月,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到白帝城拜访刘备,吴蜀两国才重新开始互通使者。然而孙权仍然与魏文帝曹丕保持书信往来,直到后年才断绝联系。这一年,孙权把夷陵改名为西陵。
黄武二年春天正月,曹真分兵占据江陵中州。这个月,孙权在江夏山筑城。更改历法,废除四分历,采用乾象历。三月,曹仁派遣将军常彫等人,率领五千士兵,乘坐油船,清晨渡过濡须中州。曹仁的儿子曹泰趁机率领军队猛攻朱桓,朱桓率兵抵抗,派遣将军严圭等人击败了常彫等人。这个月,魏军全部撤退。夏天四月,孙权的群臣劝说他称帝,孙权没有答应。刘备在白帝城去世。五月,曲阿报告说有甘露降下。在此之前,戏口守将晋宗杀死将领王直,率领部众叛逃到魏国,魏国任命他为蕲春太守,他多次侵犯东吴边境。六月,孙权命令将军贺齐督率糜芳、刘邵等人袭击蕲春,刘邵等人活捉了晋宗。冬天十一月,蜀国派遣中郎将邓芝来访。
黄武三年夏天,孙权派遣辅义中郎将张温访问蜀国。秋天八月,赦免犯了死罪的人。九月,魏文帝曹丕来到广陵,望着长江,说“那里有能人,不可以图谋攻打”,于是返回。
黄武四年夏天五月,丞相孙邵去世。六月,孙权任命太常顾雍为丞相。皖口报告说出现了树木枝干连生的现象。冬天十二月,鄱阳的贼寇彭绮自称将军,攻占了几个县,聚集了数万人马。这一年,多次发生地震。
黄武五年春天,孙权下令说:“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百姓离开了农田,父子、夫妇之间,都无法相互照顾,我非常怜悯他们。如今北方的敌人退缩逃窜,边境之外没有战事,下令各州郡,要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时陆逊因为当地粮食短缺,上表请求让各位将领扩大农田耕种面积。孙权回复说:“很好。如今我父子亲自耕种田地,用驾车的八头牛组成四组进行耕作,虽然比不上古人,但也想和大家一起分担劳作。”
秋天七月,孙权听说魏文帝曹丕去世,便征讨江夏,包围了石阳,没有攻克就返回了。苍梧报告说出现了凤凰。孙权从三个郡中条件较差的地方分出十个县,设置了东安郡,任命全琮为太守,让他去平定、讨伐山越。
冬天十月,陆逊陈述当前应办的事宜,劝说孙权施行德政、减轻刑罚,减轻赋税、停止征调。他又说:“忠诚正直的言论,我不能全部陈述出来,那些只求容身的小臣,多次进献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言论。”孙权回复说:“设立法令,是为了遏制恶行、防止奸邪,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就起到警戒作用,怎么能没有刑罚来威慑小人呢?这是先制定法令,然后对违法的人进行惩处,是不想让人们去犯法罢了。你认为刑罚太重,我又从这当中得到什么好处呢,只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罢了。如今接受你的意见,会慎重地商议谋划,尽量做到可行。而且近臣有尽力规劝的谏言,亲戚有弥补监督的箴言,这是用来匡正君主、彰显忠信的。《尚书》中记载‘我有过失你要帮助我,你不要当面顺从’,我难道不乐意听忠言来让自己得到补益吗?而你说‘不敢全部陈述’,这怎么能算是忠诚正直呢?如果小臣之中,有可以采纳的意见,怎么能因为人而废弃他的言论,不加以采纳呢?只是那些谄媚取容的人,即使我愚昧,也能清楚地识别出来。至于征调赋税,只是因为天下还没有平定,事情需要众人的力量来完成。如果只是守住江东,推行宽厚的政策,兵力自然够用,又何必征调那么多呢?只是一味地坐守江东是目光短浅的做法。如果不提前征调,恐怕到时候就不能及时使用了。而且我和你之间的情分特别,荣辱与共,你上表说不敢随波逐流、苟且偷安,这确实是我对你的期望。”于是孙权命令有关部门把所有的法律条文都抄写下来,派郎中褚逢拿着去交给陆逊和诸葛瑾,如果他们觉得有不合适的地方,让他们增减修改。这一年,孙权从交州分出一部分设置广州,不久后又恢复了原来的设置。
黄武六年春天正月,各位将领抓获了彭绮。闰月,韩当的儿子韩综率领部众投降了魏国。
黄武七年春天三月,孙权封儿子孙虑为建昌侯。撤销了东安郡。夏天五月,鄱阳太守周鲂假装反叛,引诱魏国将领曹休。秋天八月,孙权来到皖口,派将军陆逊督率各位将领在石亭大破曹休。大司马吕范去世。这一年,孙权把合浦郡改为珠官郡。
黄龙元年春天,公卿百官都劝说孙权正式称帝。夏天四月,夏口、武昌都报告说出现了黄龙、凤凰。丙申日,孙权在南郊登上帝位,当天大赦天下,更改年号。他追尊父亲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母亲吴氏为武烈皇后,兄长讨逆将军孙策为长沙桓王。将吴王太子孙登立为皇太子。将领和官吏都晋升爵位,得到赏赐。当初,兴平年间,吴地有童谣唱道:“黄金车,斑斓耳,打开昌门,出天子。”五月,孙权派校尉张刚、管笃前往辽东。六月,蜀国派遣卫尉陈震前来庆贺孙权登基。孙权于是与蜀国划分天下势力范围,豫州、青州、徐州、幽州归属东吴,兖州、冀州、并州、凉州归属蜀汉。司州的土地,则以函谷关为界划分。双方立下盟誓:“上天降下祸乱,皇室纲纪失去秩序,逆臣趁机夺取国家大权,从董卓开始,到曹操结束,他们穷凶极恶,使天下陷入灾难,致使九州分裂,天下没有共主,百姓和神灵痛苦怨恨,却无处申诉。到曹操之子曹丕,他是桀骜叛逆的遗孽,继续作恶,窃取皇位,而曹叡微不足道,却沿着曹丕的罪恶行径,凭借武力霸占土地,还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从前共工扰乱天下,高辛氏就兴兵讨伐;三苗违犯法度,虞舜就前去征讨。如今要消灭曹叡,擒获他的党羽,除了蜀汉和东吴,还有谁能担当此任呢?讨伐恶人、铲除暴徒,一定要声讨他们的罪行,应该先划分势力范围,夺取他们的土地,让士人民众都知道自己的归属。所以《春秋》中晋侯讨伐卫国,先把卫国的田地分给宋人,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古代建立重大事业,一定要先盟誓,所以《周礼》中有司盟的官职,《尚书》中有告誓的文辞。蜀汉和东吴,虽然内心相互信任,但划分土地疆界,还是应该有盟约。诸葛丞相德高望重,辅佐本国,在外统领军队,他的诚信感动天地,所以再次结盟,扩大诚意,订立誓约,让东西两地的士人民众都能知晓。因此设立祭坛,宰杀牲畜,昭告神明,歃血为盟并写下盟书,副本藏于天府。上天虽高却能听到人间之事,神灵的威严辅助诚信之人,司慎、司盟等众神,无不监察着我们。从今日蜀汉和东吴结盟之后,齐心协力,共同讨伐魏国逆贼,拯救危难,抚恤祸患,分担灾难,共享喜庆,好恶相同,不能有二心。如果有人危害蜀汉,东吴就讨伐他;如果有人危害东吴,蜀汉就讨伐他。各自守护自己的土地,不要相互侵犯。将此盟约传给后代,自始至终坚守。所有的约定,都按照盟书执行。诚信的话不华美,在于真心友好。如果有人违背此盟,就会率先引发灾祸和动乱,违背约定,不和谐相处,怠慢天命,那么明神上帝会讨伐监督,山川众神会惩治诛杀,让他军队覆灭,国家失去福运。伟大的神灵啊,请明察我们的盟誓!”秋天九月,孙权迁都到建业,依旧使用原来的府第,没有另行建造宫馆,征召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掌管武昌留守事务。
黄龙二年春天正月,魏国建造合肥新城。孙权下诏设立都讲祭酒,来教导各位皇子。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名士兵渡海寻找夷洲和亶洲。亶洲在大海之中,老人们传言说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率领数千名童男童女入海,寻找蓬莱神山和仙药,停留在这个洲上没有回来。世代相传,那里有几万户人家,洲上的人有时会到会稽来买卖布匹,会稽东边的县有人出海航行,也有遭遇风浪漂流到亶洲的。亶洲所在之处极其遥远,最终没能到达,只带回了夷洲几千人。
黄龙三年春天二月,孙权派遣太常潘濬率领五万人马讨伐武陵的少数民族。卫温、诸葛直都因为违背诏令且没有功绩,被下狱处死。夏天,有野蚕结茧,大得像鸡蛋。由拳县有野生水稻自然生长,于是将该县改名为禾兴县。中郎将孙布假装投降来引诱魏国将领王凌,王凌率领军队来迎接孙布。冬天十月,孙权率领大军潜伏在阜陵等候王凌,王凌察觉后逃走。会稽南始平县报告说有嘉禾生长。十二月丁卯日,孙权大赦天下,更改次年的年号。
嘉禾元年春天正月,建昌侯孙虑去世。三月,孙权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乘船渡海前往辽东。秋天九月,魏国将领田豫半路截击,在成山斩杀了周贺。冬天十月,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派遣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向孙权表示愿意称臣,并进献了貂皮和马匹。孙权非常高兴,给公孙渊加官进爵。
嘉禾二年春天正月,孙权下诏说:“我德行浅薄,却承受天命登基,日夜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一心想着平定世间的祸难,救济百姓,对上报答神灵,对下抚慰民众的期望。因此满怀诚意,急切地寻求俊杰之士,想要与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平定天下,只要心意相同,就与他们一起奋斗到老。如今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燕王公孙渊,长期被贼寇胁迫,与我们相隔一方,虽然他一心向国,却无路可通。现在顺应天命,他远远地派遣两位使者前来,诚意显露,奏章情意恳切,我能得到这样的回应,还有什么喜悦能比得上呢!即使是商汤遇到伊尹,周文王得到吕望,汉世祖刘秀还未平定天下时就得到河右之地,与今日相比,又怎能超过呢?天下一统,如今就可以确定了。《尚书》里不是说过,‘天子一人有了善政,亿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现在大赦天下,让百姓与国家一起重新开始,明确下令各州郡,让大家都知晓此事。特别下诏给燕国,宣扬诏书的恩泽,让天下所有地方都能知道这个喜庆之事。”三月,孙权送宿舒、孙综回去,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人率领一万士兵,带着金银财宝、珍贵货物以及完备的九锡之物,渡海去授予公孙渊。满朝大臣,从丞相顾雍以下都进谏,认为公孙渊不可信任,而对他的恩宠礼遇太过丰厚,只可派几百名官吏和士兵护送宿舒、孙综回去,但孙权最终没有听从。公孙渊果然斩杀了张弥等人,把他们的首级送到魏国,没收了他们的军队和物资。孙权大怒,想要亲自征讨公孙渊,尚书仆射薛综等人极力劝谏,他才作罢。这一年,孙权进军合肥新城,派将军全琮征讨六安,都没有成功,只好返回。
嘉禾三年春天正月,孙权下诏说:“战争长期不停,百姓被劳役所困,有时年成不好粮食歉收。宽恕那些拖欠赋税的人,不要再督促征收。”夏天五月,孙权派遣陆逊、诸葛瑾等人驻扎在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人进军广陵、淮阳,孙权亲自率领大军包围合肥新城。这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出兵武功,孙权认为魏明帝曹叡不能远行出征,然而曹叡派遣军队协助司马懿抵御诸葛亮,自己率领水军东征。曹叡还没到寿春,孙权就退兵了,孙韶也停止了军事行动。秋天八月,孙权任命诸葛恪为丹杨太守,去讨伐山越。九月初一,下霜,损害了谷物。冬天十一月,太常潘濬平定了武陵的少数民族,事情结束后,回到武昌。孙权下诏恢复曲阿为云阳,丹徒为武进。庐陵的贼寇李桓、罗厉等人发动叛乱。
嘉禾四年夏天,孙权派遣吕岱讨伐李桓等人。秋天七月,下了冰雹。魏国使者想用马匹交换珠玑、翡翠、玳瑁,孙权说:“这些都是我用不着的东西,却能换来马匹,为什么不听从他们的交易请求呢?”
嘉禾五年春天,孙权铸造大钱,一枚大钱相当于五百枚小钱。下诏让官吏和百姓缴纳铜,按照铜的数量给予相应的价值。还设立了禁止私自铸钱的法令。二月,武昌报告说甘露降在了礼宾殿。辅吴将军张昭去世。中郎将吾粲抓获了李桓,将军唐咨抓获了罗厉等人。从去年十月开始不下雨,一直持续到夏天。冬天十月,彗星出现在东方。鄱阳的贼寇彭旦等人发动叛乱。
嘉禾六年春天正月,孙权下诏说:“守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制度,也是人们情感上最悲痛的体现。贤能的人割舍哀伤而遵从礼制,不贤能的人也会努力去做到。在太平盛世,上下相安无事,君子不会强行改变人的感情,所以三年内不会到守孝的人家去打扰。至于国家有战事的时候,就要简化丧礼以适应形势,穿着丧服去处理事务。所以圣人制定礼法,有礼制但不考虑时势就无法施行。遇到丧事而不奔丧,这不符合古代的做法,但这也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的权宜之计,是用大义来决断恩情。之前特意设立了相关的法规,地方长官在任时,应当等到交接工作完成后才能离开,然而有人故意违反规定,虽然随后会受到惩处,但工作已经被荒废耽误了。现在正是事务繁忙、国家多难的时候,所有在职官员,都应该各尽职责,先公后私,然而有人却不恭敬地接受,这是很不对的。朝廷内外的官员们,要重新讨论商议,务必制定出恰当的规定,详细地作为制度执行。”
顾谭发表意见,认为“为奔丧设立法规,如果惩罚轻了,就不足以禁止孝子奔丧的情感;如果惩罚重了,而这本来又不是应该判死刑的罪行,即使设置了更严厉的刑罚,违反规定的人也不会减少多少。如果偶然有违反规定的人,加重刑罚则于心不忍,减轻刑罚则会使法规无法执行。我认为地方长官在远方任职,如果没有人告知,他必然无法得知家中的丧事。在选拔替代者的这段时间里,如果有人传播丧事消息,就一定要处以死刑,这样地方长官就不会有荒废职责的负担,孝子也不会受到重刑处罚。”
将军胡综发表意见,认为“关于丧礼的制度,虽然有经典的规定,但如果时机不允许,就不能施行。如今战事频繁,国家政务与平常不同,而地方长官遇到丧事,明知有法规禁止,却公然冒犯,只考虑到听到丧事而不奔丧的耻辱,却不考虑作为臣子违反禁令的罪行,这是因为法规原本的防范措施太轻导致的。忠诚的节操对于国家很重要,孝道对于家庭很重要,一个人出来做臣子,怎么能两者兼顾呢?所以做忠臣就不能做孝子。应该制定明确的法规条文,规定对违反者处以死刑,如果故意违犯,有罪不赦。用死刑来制止违反规定的行为,对一个人执行,以后这种情况必然会绝迹。”
丞相顾雍上奏,建议采纳处以死刑的意见。后来吴县县令孟宗母亲去世,他奔赴奔丧,之后自己到武昌投案接受刑罚。陆逊陈述了孟宗平时的品行,为他求情,孙权于是将孟宗的刑罚减轻了一等,并规定以后不能以此为例,从此这种情况就杜绝了。
二月,陆逊讨伐彭旦等人,这一年,将他们全部击败。冬天十月,孙权派遣卫将军全琮袭击六安,没有成功。诸葛恪平定山越的事情结束后,向北驻扎在庐江。
赤乌元年春天,铸造了值一千的大钱。夏天,吕岱讨伐庐陵的盗贼,结束后返回陆口。秋天八月,武昌报告说出现了麒麟。有关官员上奏说麒麟是天下太平的征兆,应该更改年号。孙权下诏说:“近来有赤乌聚集在宫殿前,这是我亲眼所见,如果神灵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那么更改年号就以赤乌作为元年吧。”群臣上奏说:“从前周武王讨伐商纣时,有赤乌的祥瑞,君臣看到后,于是取得了天下,圣人在书籍中记载得最为详细,因为近期的事情已经很好,又亲眼所见更加明确。”于是更改了年号。步夫人去世,追赠为皇后。
当初,孙权信任校事吕壹,吕壹性情苛刻残忍,执法严峻。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不接受,大臣们因此都不敢说话。后来吕壹的奸诈罪行暴露被处死,孙权承认错误并责备自己,于是派中书郎袁礼向各位大将表示歉意,顺便询问时事中应该改进和减损的地方。袁礼回来后,孙权又下诏责备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人说:“袁礼回来后,说与子瑜(诸葛瑾)、子山(步骘)、义封(朱然)、定公(吕岱)相见,大家都认为时事有缓急先后之分,各自以不掌管民事为理由,不肯马上陈述意见,都推给陆逊、顾雍。陆逊、顾雍见到袁礼,哭泣流泪,态度诚恳,言辞悲苦,甚至心怀恐惧,有不安的心情。我听到这些很是惆怅,深深责备自己。为什么呢?只有圣人才能没有过失的行为,明智的人能自己发现错误。人的行为举止,怎么能都做得恰当,只是自己有伤害拒绝众人意见的地方,却忽然没有察觉到,所以各位才有顾虑和难处;不然的话,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自从我起兵五十年来,所有的徭役赋税都出自百姓。天下还没有平定,敌人还存在,士民辛勤劳苦,这确实是我深知的。然而使百姓劳累,也是不得已的事。我与各位共事,从年少到年长,头发都有两种颜色了,我认为内心和外表都足以表明,从公私两方面考虑,都足以相互信任。尽情直言进谏,这是我对各位的期望;弥补我的过失,我也寄希望于各位。从前卫武公年事已高但志向远大,还勤奋地寻求辅佐,常常独自叹息自责。而且平民百姓相互交往,情分深厚,关系融洽,尚且不嫌弃对方的缺点。现在各位与我共事,虽然有君臣的名分,但我认为情同骨肉也不过如此。荣耀、福分、喜悦、忧愁,都与大家共同分享。忠诚就不要隐瞒实情,有智谋就不要有所保留,事情要分清是非,各位怎么能从容不迫而不行动呢?同坐一条船过河,还能和谁交换呢?齐桓公是诸侯中的霸主,有好的地方管子没有不赞叹的,有过错没有不劝谏的,劝谏不被接受,就始终劝谏不停。现在我自己反省没有齐桓公的德行,而各位还没有开口进谏,仍然心存顾虑和难处。从这方面来说,我比齐桓公要好一些,不知道各位与管子相比怎么样呢?很久没有见面了,借着这些事情应该有所思考。共同成就大业,统一天下,还能有谁呢?凡是各种事务中应该改进和减损的,我乐于听到不同的计策,以纠正我的不足。”
赤乌二年春天三月,派遣使者羊衟、郑胄和将军孙怡前往辽东,攻打魏国守将张持、高虑等人,俘获了一些男女。零陵报告说有甘露降下。夏天五月,修筑沙羡城。冬天十月,将军蒋秘向南讨伐少数民族盗贼。蒋秘所率领的都督廖式杀死临贺太守严纲等人,自称平南将军,和他的弟弟廖潜一起攻打零陵、桂阳,并使交州、苍梧、郁林等郡动荡不安,聚集了几万人。孙权派遣将军吕岱、唐咨去讨伐他们,一年多后将他们全部击败。
黄武三年正月,孙权下诏,言辞恳切地指出君主依靠百姓才能立足,百姓依靠粮食得以生存。近些年来,百姓频繁承担征役,又遭遇水旱灾害,粮食减产,而部分官吏行事不当,侵占农时,致使百姓饥困。他下令督军郡守严格监察非法行为,在农桑时节,若有以役事扰民的情况,需举报奏闻。这一年四月,实行大赦,孙权又诏令各郡县修整城郭,建造谯楼,挖掘壕沟、开通渠道,以防范盗贼。到了十一月,百姓陷入饥荒,孙权果断下诏开仓放粮,赈济贫穷百姓。
黄武四年正月,天降大雪,平地积雪深达三尺,鸟兽大多被冻死。四月,孙权派遣卫将军全琮攻掠淮南,挖开芍陂堤岸,烧毁安城粮仓,掳获当地百姓。威北将军诸葛恪攻打六安。全琮与魏将王凌在芍陂交战,中郎将秦晃等十余人战死。车骑将军朱然包围樊城,大将军诸葛瑾夺取柤中。五月,太子孙登不幸去世。同月,魏太傅司马宣王出兵救援樊城。六月,东吴军队撤回。闰月,大将军诸葛瑾逝世。八月,陆逊在邾地筑城。
黄武五年正月,孙权立儿子孙和为太子,实行大赦,还将禾兴改名为嘉兴。百官上奏请求册立皇后和四位王,孙权却表示,当今天下尚未平定,百姓和物资都疲惫不堪,况且有功之人或许还未得到录用,饥寒之人还未得到抚恤,此时就分割土地来使子弟富足,提升爵位来宠爱妃妾,他实在不能认同,便搁置了这一建议。三月,海盐县上报说出现黄龙。四月,孙权下令禁止进献御用物品,削减太官膳食。七月,派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率兵三万征讨珠崖、儋耳。这一年发生大瘟疫,有关部门再次奏请册立皇后和诸王。八月,孙权立儿子孙霸为鲁王。
黄武六年正月,新都报告出现白虎。诸葛恪出征六安,攻破魏将谢顺的军营,掳获当地百姓。十一月,丞相顾雍去世。十二月,扶南王范旃派遣使者进献乐人和地方特产。同年,司马宣王率军进入舒地,诸葛恪从皖地迁到柴桑。
黄武七年正月,孙权任命上大将军陆逊为丞相。秋天,宛陵报告说长出嘉禾。同年,步骘、朱然等人纷纷上疏,称从蜀国回来的人都说蜀国想要背弃盟约与魏国交往,大量制造舟船,修缮城郭。还说蒋琬驻守汉中,听闻司马懿南进,却不出兵乘虚形成掎角之势,反而放弃汉中,退回靠近成都的地方。这些事看起来很明显,无需再怀疑,应当做好防备。孙权却认为并非如此,他分析道,自己对待蜀国不薄,双方互派使者、盟誓不断,没有对不起蜀国的地方,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再者司马懿之前进入舒地,十天就退回去了,蜀国远在万里之外,怎么能知晓局势缓急就贸然出兵呢?过去魏国想要进攻汉川,这边刚加强戒备,还没行动,就听说魏国退兵而作罢,蜀国难道能因此产生怀疑吗?而且每个国家治理,舟船城郭怎么能不加以防护呢?如今这边整治军队,难道是要抵御蜀国吗?人言往往不可信,他愿以家族担保蜀国不会如此。事实证明,蜀国最终并没有什么对东吴不利的谋划,正如孙权所预料的那样。
黄武八年二月,丞相陆逊去世,一代名臣就此落幕,东吴朝堂失去重要支柱。夏天,发生了不少天灾异象,雷霆击中宫门柱子和南津大桥的柱子,茶陵县洪水泛滥,两百多户居民的房屋被冲毁,百姓流离失所。七月,将军马茂等人图谋叛逆,最终被发现,惨遭灭三族的严惩。八月,孙权下令大赦天下。还派遣校尉陈勋带领屯田兵和工匠三万人开凿句容中间的道路,从小其一直修到云阳西城,使集市互通,并建造了官仓。
黄武九年二月,车骑将军朱然出征魏国的柤中,杀敌、俘获一千多人,立下战功。四月,武昌传来消息,说降下了甘露,被视为祥瑞。九月,孙权对朝廷重要官职进行了调整,任命骠骑将军步骘为丞相,车骑将军朱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镇南将军吕岱为上大将军,威北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重新构建朝堂权力格局。
黄武十年正月,右大司马全琮去世,又一位重臣离世。二月,孙权前往南宫。三月,开始改建太初宫,各位将领和州郡官员都纷纷出力相助,义务劳作。五月,丞相步骘去世,朝中局势再次变动。到了冬天十月,孙权赦免了死刑犯,给予他们重新生活的机会。
黄武十一年正月,朱然在江陵筑城,加强军事防御。二月,地震频发。三月,太初宫建成。四月,下起冰雹,云阳又上报说出现黄龙。五月,鄱阳报告发现白虎仁爱之象。孙权下诏,他表示古代圣王积德行善,修身行道才拥有天下,所以会有祥瑞降临来彰显其品德,而自己并非圣明之君,不知为何会有这样的祥瑞。他还引《尚书》中“虽休勿休”之意,告诫公卿百官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弥补自己的不足。
黄武十二年三月,左大司马朱然去世,东吴失去一员大将。四月,有两只乌鸦叼着喜鹊坠落在东馆。丙寅日,骠骑将军朱据兼任丞相,还焚烧喜鹊用以祭祀,期望带来好运。
黄武十三年五月夏至,火星进入南斗星区域,七月,又向东侵犯魁星第二星。八月,丹杨、句容以及故鄣、宁国等地的山发生崩塌,洪水泛滥。孙权下诏免除百姓拖欠的债务,并提供种子和食物借贷,以帮助百姓渡过难关。这一年,还发生了重大的宫廷变故,太子孙和被废,被安置到故鄣;鲁王孙霸被赐死。十月,魏国将领文钦假装叛变来引诱朱异,孙权派吕据前往与朱异会合迎接文钦。朱异等人行事谨慎稳重,文钦不敢贸然前进。十一月,孙权立儿子孙亮为太子。还派遣十万大军,在堂邑修筑涂塘,水淹北方道路,以加强防御。十二月,魏国大将军王昶围攻南郡,荆州刺史王基攻打西陵,孙权派将军戴烈、陆凯前往抵御,魏军都撤兵返回。这一年,传说有神人授予文书,告知要改年号、立皇后。
太元元年五月,孙权立潘氏为皇后,实行大赦并更改年号。当初,临海罗阳县有个神,自称王表,在民间活动,说话、饮食和常人一样,却看不见其身形,他还有个婢女名叫纺绩。这个月,孙权派中书郎李崇带着辅国将军罗阳王的印绶去迎接王表。王表跟随李崇一起出来,和李崇以及沿途的郡守、县令交谈,李崇等人都觉得他见识不凡。王表每经过山川,就派婢女向神通报。七月,李崇和王表到达,孙权在苍龙门外为王表修建房舍,多次派近臣送酒食过去。王表预言的一些水旱小事,往往都能应验。八月初一,刮起大风,江海涌起巨浪,平地积水八尺深,吴高陵的松柏被连根拔起,郡城南门被吹落。十一月,孙权再次大赦天下。孙权到南郊祭祀回来后,就卧病不起。十二月,派人通过驿站紧急征召大将军诸葛恪,任命他为太子太傅,并下诏减少徭役和征赋,消除百姓的困苦。
太元二年正月,孙权做出新的安排,将原来被废的太子孙和立为南阳王,让他居住在长沙;儿子孙奋被立为齐王,居住在武昌;儿子孙休被立为琅邪王,居住在虎林。二月,实行大赦,并把年号改为神凤。然而,祸事接踵而至,皇后潘氏突然离世。之前诸多将领官吏常常到王表那里祈求福运,可就在这个时候,王表却不知去向了。
到了夏天四月,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他去世后被追谥为大皇帝。秋天七月,孙权被安葬在蒋陵。
后人评价孙权,认为他能够放下身段,忍受屈辱,善于任用贤才,崇尚谋略,有着像越王勾践那样的奇谋和才能,是英雄豪杰般的人物。正因如此,他才能独自掌控江东地区,成就了与魏、蜀鼎足而立的大业。但是,孙权的性格中存在着诸多猜忌疑虑的地方,对待杀戮之事果断决绝,尤其是到了晚年,这些缺点愈发严重。以至于听信谗言,让品行良好的人受到伤害,子嗣有的被废黜,有的死亡,这哪里是为子孙谋划、庇佑后代的做法呢?在他之后,东吴逐渐衰落,最终导致国家覆灭,恐怕和这些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