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迫降英尼联军

拜兰特第二次在战场上逃得了性命。

这名倒霉透顶的少将原本都要打赢那帮他眼里的僧伽罗贱民了,谁料到前方炮兵阵地败了。

宁军三个海军步兵团和七千康提士兵组成联军,撵着一群溃兵就往他这里冲。

溃兵不仅冲乱了拜兰特率领的三千民兵的阵型,同时还传递了一个信号,炮兵阵地失守,守军大溃。

意识到要完蛋的民兵哪里还有战心,纷纷选择了逃跑。

拜兰特也只能无奈的选择了撤兵,跟着溃兵一起逃回了大营。

好在是夜间,且大营还算坚固,没有被追上来的小股宁军趁乱攻破。

宁军尝试攻击了两次,见破不了营就收兵了。

逃出生天的拜兰特将“援兵遇伏、炮兵阵地失陷”的两个坏消息一起禀报给了舰队司令辛特曼斯。

辛特曼斯气的差点当场背过去,但愤怒之后也只能吞下这口恶气,接受科伦坡围城战失败的事实。

他看了一眼失魂落魄的拜兰特少将,突然沉声道:“劳伦斯,联省共和国考验你的时候到了!”

拜兰特少将浑身一震,不知道司令官这话是什么意思。

可当他听到辛特曼斯接下来讲述的话后,一颗心变得越来越凉。

……

锡兰雨季日出很早,早上六点就能看到旭日东升了。

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将夜里那场袭击战的惨烈战况呈现在了还活着的人面前。

郑承熵站在营地一处土堆炮台上,打量着四周鲜血染红的战场。

营地内的尸体层层相叠,几乎全是阵亡的英尼联军士兵,正在被宁康联军士兵一具具抬出营地掩埋。

锡兰气候炎热,尸体腐烂很快,必须尽快将其掩埋,免得闹出疫病。

而营地外则基本都是大宁海军步兵团阵亡将士的尸体。

从科伦坡城下到炮兵阵地这短短三里路,倒下了无数将士,可以说他们用鲜血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

昨夜那几轮炮击,是给大宁海军步兵造成重大伤亡的元凶。

舟山团和南澳团几乎八成的伤亡都来自于此,甚至连南澳团团长周长风都被一枚霰弹击中了胸口,当场殉国。

铜山团团长林至忠的胳膊也中了一枪,现在已运回科伦坡城找军医做手术了。

唯一幸免的舟山团团长阮仲华接过了军队指挥权,指挥还能战斗的三个海军步兵团。

此时阮仲华正站在郑承熵身后,拿一副望远镜打量三里外的敌军大营,片刻后,他突然道:“殿下,不好,敌营燃起了浓烟,敌军要逃!”

听到此话,郑承熵连忙举起望远镜,打量了一下,发现敌军已开拔出营,正朝南方急速撤退。

“中郎将,赶紧叫停炮击,别等火力覆盖了,直接下令追击敌人!”

阮仲华回了一声“遵命”后,脚步匆匆的下了土堆,传令敲响战鼓,号令全军追击。

刚刚厮杀了一夜,正在搬运尸体、调转炮口或者用早饭的士兵赶忙放下手中工作,背着燧发枪前去集合整队。

很快,一列列疲惫不堪的士兵开始出营追击同样疲惫不堪的敌人。

这是一场意志的较量,如果宁军能挺住,将彻底打垮尼德兰人在锡兰岛的陆战力量。

知道这是最后一战的大宁海军步兵咬紧牙关,始终咬住英尼联军的尾巴不放。

经过一夜激战,数量已锐减到不足八千人的康提禁卫军也很卖力,知道这是完成祖辈一百多年来的夙愿,赶走尼德兰侵略者的最好机会,不肯错失良机的他们纷纷化身最勇猛的战士,甚至还跑到宁军前面去了。

这时,已经连夜接到命令,从二十里外杀到战场的五千康提士兵作为生力军,从南面截住了英尼联军的退路。

至此,对英尼联军的包围圈已彻底成型。

……

枪炮轰鸣,硝烟弥漫。

英尼联军被三面围在科伦坡东南十几里处的一块空地上,只留下了向东的一道缺口。

但英尼联军根本不敢向东突围,因为那一面是大海,敌军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往大海里赶。

可困守此地也是等死,宁军正发动那些僧伽罗奴工赶着牛车、大象将一门门火炮往阵地上拖。

等到大炮抵达,就是英尼联军的死期。

拜兰特少将尝试过率领手下这支只剩三千多人的残军三面突围,可不管是哪一侧,都会被一顿排枪逼回。

排枪其实并不可怕,只要舍得拿命填,终究能冲出一条生路的。

可他手下这支残兵连败数场,几乎被打没了斗志。

拜兰特此刻终于明白司令官辛特曼斯交给自己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任务了!

这是要自己带着三千多人去送死,以掩护那个老东西率领几十人突围。

想到自己接下来的命运,拜兰特少将不由悲从中来。

为何是我当这个送死鬼?

我不就败了两场嘛?这是我的责任吗?明明是宁军诡计多端,我方士兵素质也太差的原因!

我还年轻,我还不想死!

求生欲满满的拜兰特少将突然想到一条生路,连忙召集了军官开会,并宣布了他的活命之策!

十分钟后,一名挥舞着白旗的尼德兰军官走向了远处那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

正在享用午饭的郑承熵和阮仲华听到敌军派人前来乞降,也是惊呆了!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尼德兰人有多少年没向宁军投降过了?

这还是又臭又硬的尼德兰人吗?

两人惊讶之后,均一致决定,见见乞降的使者。

使者见到郑承熵和阮仲华后,脱帽行了个抚胸礼,开口说道:

“尊敬的两位将军!两军对垒,战场杀伐,非我等士卒本意,而是联省共和国和大不列颠王国的命令。

现在士兵已尽到本职,请贵国接受我军投降,并承诺在我军停止抵抗,放下手中的武器后,放我军离开。”

听通事翻译后,郑承熵掏了掏耳朵,尼德兰人真会异想天开,投降还这么多条件。

阮仲华板着一张脸说道:“如果这是你们开出的条件,那你们现在可以滚了。”

使者脸色一白,赶忙又说道:“久闻中华乃道德高尚之国,还请二位将军给我军一条生路。

一百多年前,揆一总督曾向贵国国王投降,得到了允许离开的承诺。”

郑承熵哑然失笑,他就说尼德兰人为何如此异想天开,原来根在这啊!

当年郑成功攻打热兰遮城,没有对付棱堡的经验,围城达八个月之久,且粮食告急,不得已才开出宽大的条件招降尼德兰人。

可现在没有棱堡,尼德兰人是被包围在一片野地里,有什么讨价还价的资格。

“你们尼德兰人无耻之尤,先祖允你们投降,可你们几年后就再次在鸡笼登陆,企图卷土重来,还胆大包天的勾结鞑子,妄图割走我宝岛台湾。

本王只有一句话,要降便降,不降就战!”

说完,郑承熵挥了挥衣袖,像赶走一只苍蝇一样将使者扫地出门。

使者被人架了出去,嘴里不停叫着:“愿降!愿降!”

郑承熵和阮仲华没有搭理。

使者被送回去后,把谈判结果告知了拜兰特。

在听到对面将军和亲王态度如此恶劣后,拜兰特很纠结,他有点不敢相信宁军的信誉。

在发生马尼拉围城战、巴达维亚围城战前,宁军在欧洲的信誉很不错,这是郑成功打下的基础。

但马尼拉和巴达维亚发生的屠城血案,又迅速让宁军信誉破产。

知晓内情的明白是宁军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复仇,不知道内情的只当宁军是一支无比嗜血、且敌视欧洲人的军队。

纠结一番后,自觉抵抗也是死路一条的拜兰特少将决定投降,赌一赌宁军的信誉。

受降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阮仲华想让郑承熵接过敌军主帅佩剑,但郑承熵再三谦辞不受,把这个荣誉让给了阮仲华,把阮仲华感动得一塌糊涂。

当拜兰特将佩剑交到阮仲华手上后,战争也彻底画上了圆满句号。

科伦坡围城战,以宁康联军的大胜宣告结束。

发现降军中没有辛特曼斯时,郑承熵和阮仲华无比的失望。

原本他们还想着俘虏了辛特曼斯,可以利用对方司令官的身份收服尼德兰舰队。

但现在没抓到人,意味着只是陆战结束了,海战还有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