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2
我的中草药朋友——南瓜

王悦

活动背景

(1)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

落实《东城区青少年“文化•传承2030”工程实施意见》,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纳入全学段的育人体系之中,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中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相关知识,研习中医药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医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理念。

推进北京市“三个一”项目建设,“知杏林.品百草”中医药科普教育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提供优质的活动。

(2)活动理念。

①关注学生生活需求。借助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优势,立足于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需求,带领他们认识中草药,与中草药交朋友,亲身体验种植中草药。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走进生活实践,为学生打开一扇窗。

②突出学生实践体验。以活动为载体,充分体现校外教育“活动育人”的特点。学生在实践中认知,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通过多感官的体验和感受,增进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③促进学生综合康复。该活动针对培智学校的学生设计,使学生通过在学习和劳动过程中动手动脑,提高感觉动作能力,发展认知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形成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康复。

活动目标

(1)观察南瓜,了解植物家族属性和形态结构,认知南瓜的药用部位,了解其药用价值,理解药食同源。

(2)种植南瓜,亲身体验中草药种植的乐趣。用彩泥捏南瓜,制作植物名牌,加强直观感受,锻炼动手能力,提高感统水平。

(3)参与互动体验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与教师的交流沟通能力。

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150分钟。

活动地点:东城区培智中心学校。

活动对象和规模

(全学段)学生54人,教师15人。

活动内容和形式

(1)教师讲解南瓜的植物家族属性和形态结构,讲解南瓜的药用部位和药用价值,介绍药食同源。

(2)学生体验用彩泥捏南瓜。

(3)学生体验种南瓜。

活动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种植南瓜。

活动难点:了解南瓜的药用部位和药用价值。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①设计活动内容,制订活动方案,制作PPT。

②制订活动安全预案,落实活动及安全工作。

③与东城区培智中心学校商讨活动内容,了解学生能力,研究细化活动方案。

④种植一盆小南瓜。

⑤准备活动所需材料:南瓜种子、营养土、花盆、花铲、彩泥。

⑥设计制作“药用植物观察”学习单和“小小南瓜快长大”画轴。

⑦在东城区培智中心学校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带领学生们做前期准备。

⑧布置活动环境,安排活动项目。

(2)学生准备

①绘制绘本《南瓜宝宝》。

②朗诵儿歌《小小南瓜》。

③制作工美作品——南瓜。

活动过程及设计思路

续表

活动效果测评

(1)活动过程中

①各环节中观察学生活动积极性和活动效果。

②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实物展示和互动问答中,了解南瓜的植物属性和形态结构。

③学生能否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提取图片信息,了解南瓜的药用部位及药用价值。

④学生能否认识到南瓜本身具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功效,理解药食同源。

(2)活动结束后

①学生用照片展示,分享南瓜的成长过程。

②学生分享“药用植物观察”学习单,反馈活动成果。

③完成集体作品。

活动反思

推进市级“三个一”优质项目建设,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送进每一所学校。依据培智学校学生的能力,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实施本次活动,帮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认识中草药,初步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

活动亮点

①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特殊性,灵活运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活动准备、设计任务、展示实物、创设问题、启发引导等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层层递进的活动过程中,达到了活动预期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从始至终,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自主探究和实践体验贯穿于活动全过程。

活动准备阶段,学生初步认识了南瓜,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展示。

活动实施阶段,学生交流互动,动手动脑,多感官共同参与。认识—了解—熟悉—种植—培育,通过这个层层深入的过程,学生真的实现与南瓜交朋友。

②强调学生实践体验,充分体现校外教育“活动育人”的特点。学生们在实践中认知,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教师鼓励学生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认知南瓜的植物家族属性和形态结构,了解南瓜的药用部位和药用价值,突破活动难点。通过捏南瓜、种南瓜等环节,解决活动重点。学生在亲身体验实践中增进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活动不足及改进措施

今后的活动需要继续扩大活动的规模以及覆盖面;增强趣味性,始终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顺应学生的需求;通过丰富活动内容,切实提高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