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做点什么

“母后~”

刘辩难得的朝着何太后撒了个娇。

不过看着何太后那仍然强绷着的脸,刘辩感觉心中好笑的同时,还是出言解释道:“儿臣没骗母后,儿臣没赐死他们。”

“只不过希望他们死的人太多了,儿臣总不能非要保着这些人吧?”

何太后虽然只是个深宫妇人,但毕竟是跟着灵帝这么多年过来的。

趁着刘辩又扒了半碗粥的时间,何太后大致捋明白了这其中的门道。

旁的不说,就说那使团的贪墨案。

从采买,到路线,再到人员的选择,以及各家之间的分赃。

这一路上的种种,哪里是二十几家就能搞定的事情?

那么大一笔钱,其他人看了难道就不心动?

他们就能安心把这些钱吞下,而不管其他人的目光?

朝廷嘛,要的就是和光同尘。

有钱大家一起赚,有财大家一起发。

其中牵连到的人,绝不仅仅是这二十几家。

否则这么大的案子,廷尉那边怎么可能只用两天时间就复查完毕?

就算是刘辩这位皇帝亲自督促。

两天啊。

要是刘辩督促一下,朝廷就有这种工作效率,他宁可天天住在尚书台。

只不过是如今只翻出了这二十几家的罪状。

钱大家已经赚完了,财大家已经发完了,现在轮到找人背锅的时候了。

那自然就是你们了。

毕竟当初你们赚的可是大头,你们不把这个锅背老实了,难道还等着其他人,被你们一起拉下水吗?

也正是因此,廷尉那边的效率才高得出奇。

“若是如此,皇儿要是继续追查,岂不是能牵扯出更多人来?”何太后说着,语气不由得加重了几分,“这些人贪墨国库之财,总得让他们都吐出来。”

不牵扯到钱的时候,觉得自己杀人杀多了。

现在牵扯到钱了,又觉得自己杀人杀少了。

刘辩无奈的笑了笑,道:“朝中百官上下不过都是一个德行,就算是杀了这批,下一批也是一样。”

“想要根治,还是要从选官上下手。”

“像这些大族子弟盘根错节,本身就是靠他人推举而来的官位,又怎么可能做到因公废私呢?”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朝廷国政,坏就坏在这里。”

看到何太后似乎是还想说什么,刘辩赶忙道:“何况抄没这些人的家财,已经足够填补国库之亏了。”

“再多牵连,反倒会惹得朝野人心惶惶。”

“于国事无异。”

听到已经填补国库之亏,何太后的脸色才好转了不少。

他不懂朝廷之上的弯弯绕绕,但跟着灵帝这么长时间,有一件事,她知道的清楚。

那就是朝廷的根本,便在于国库之财。

当今这天下是她和她儿子的。

谁动国库之财,就是相当于动这天下。

也就相当于在动她和她儿子的根基。

这是万万忍不了的。

莫说是杀一个人,就是杀他全家,也得杀。

“那便让这些人先苟活一阵。”

何太后说着,又道:“皇儿这番来,可是有什么事需要母后帮忙?”

“来看望一下母后罢了。”

刘辩语气颇有些无奈。

每次过来看望何太后,这女人总是问自己有没有什么忙需要她帮的。

说没有吧……怪伤人心的。

说有吧……自己还真找不出那么多需要何太后帮忙的事情来。

头疼。

将一碗粥全部扒了干净,刘辩放下碗筷道:“儿臣还有政事需要处理,便先行告退了。”

何太后倒是没硬留,只是对着身边的宫女道:“娟儿,替我送送陛下。”

“喏。”

刘辩不由得瞧了眼,这被何太后呼为娟儿的宫女。

之前福禄被自己借走了,何太后身边自然缺个能信得过的心腹。

想来这娟儿便是新提拔上来的了。

长得倒挺标志。

刘辩随便打量了两眼,便没再细看,朝着何太后又行了一个礼,随后出了长乐宫。

等到送刘辩离开之后,折返回来,娟儿朝着何太后回禀道:“启禀太后,陛下已经离开,朝章德殿的方向去了。”

“嗯……”

何太后随口应了一声,看着眼前的桌子,微微有些出神。

娟儿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好在何太后还是及时回了神,看向娟儿问道:“你说陛下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话也是自己一个奴婢能说的?

娟儿整个人的身子微微发僵。

别看太后平时对他们这些奴婢挺好,但作为奴婢,你要真把太后对你的好当回事,那你离死也就不远了。

人家对你的好,只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恩赐罢了。

可不是让你胡言乱语的。

但问都问了,身为奴婢就不能不答。

而且何太后这番问,明显是想知道,她能为自己那个皇帝做些什么。

所以不仅要答,还得答出一些,太后能做到的事情来。

不然真要是实话实说,说什么皇帝现在最缺少忠臣辅佐,缺少清官入朝。

太后能帮得上忙吗?

帮不上的事情你说出去,那不是给太后徒添烦恼?

搞不好还容易惹得太后不高兴,断了自己的恩宠。

娟儿一边苦思一边道:“陛下刚刚说,喜欢太后宫里的吃食。”

“想来陛下处理朝政劳累,奴婢觉得,人在劳累的时候就是会想多吃些好吃的。”

“胡闹!”听得这话,何太后不由得瞪了眼娟儿,“陛下身为一国之君,怎会贪恋这些馋嘴之物?”

虽然看起来是在呵斥,但熟悉太后的娟儿,听到这番语气,自然知道,太后并未对此有什么不开心的地方。

只不过对自己这个回答不满意,倒是有些真的。

可能是觉得做些饭什么的太简单了。

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

这就有点难办了。

娟儿苦思了片刻之后,忽地眼神一亮,用着邀功一般的语气道:“太后,奴婢曾经在民间听闻,天孙织云锦,人间少寒衣,娘娘若肯理机杼,银河倒泻救黔黎!”

“当今陛下在外朝理政,要是太后在后宫中,命奴婢们织绸缎,以填补国库之用,或可为陛下分忧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