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家里日常,移栽果树

一群人走进客厅,两个嫂子正在摆放桌子,“小宇,回来了,快坐!马上吃饭。”说着招呼道:“奶奶,二婶,燕子快坐。”

“大嫂好,二嫂好。”兄妹齐声道。

这时陈爱国走了过来,陈宇递过篮子,“来就来,还拿什么东西?现在日子都不好过。”陈爱国说道。

“大伯,这是我一点心意,家里也多亏您们帮衬着。”陈宇说道。

陈爱国接过篮子仔细一看,“哦豁!都是好东西,今天我来尝尝侄子的好烟好酒。”拿出烟酒,把篮子递给一边的大嫂说道,“老大家的,拿去给你妈加个肉菜。”

“好。”大嫂接过篮子往后面去了。

陈宇坐下打量着屋子,这里是老屋,进深有八米,所以有四个房间,之前陈宇家也住在这,后来陈宇这一辈兄弟姐妹有了五个,人多了住不开,陈宇家就分了出去。估计二堂哥以后也要分出去。

“开饭啦,都上桌。”

客厅桌子上摆了五个菜,辣椒萝卜干,竹笋腊肉,酸辣土豆丝,清炒白菜,煎豆腐。

“来,小宇,到我边上来,我们喝一杯。”陈爱国对陈宇招呼道。

“好,”陈宇答应着走了过去。

大伯坐在面向大门的位置,奶奶并排坐着,左边坐着陈宇和两个堂哥,右边坐着妈妈和妹妹。

“大妈和嫂子们呢?”

“来了,来了,小宇,快吃,没什么菜,别客气。”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端着一碗红烧肉,一边走过来,一边对陈宇说道。

大嫂和二嫂端着两个饭盆跟在后面,小芬一手牵着一个小孩走了过来。这是两个堂哥的儿子,一个三岁一个两岁,叫陈家福和陈家乐。

“叫小叔。”

“小叔”

“小…呼”

陈宇乐了,这小的叫人还叫不太清楚。掏出一把糖,递给小芬:“小芬,你给他们分一下。”

“好,谢谢堂哥。”小芬接过糖。

几人坐好,大伯站起来拿起汾酒要给陈宇倒酒,陈宇连忙拿过酒瓶,“我来,我来,大伯您坐。”

给大伯,两个堂哥倒满,向奶奶问道:“您喝一杯不?”

奶奶也是个利落的性子,“好,我跟你们喝一杯。”

三杯酒下肚,陈宇捂着酒杯不喝了。

大妈给陈宇装过来一碗米饭说道:“小宇,别理他们,见到酒就不知道姓啥了!你吃饭。”

“好,谢谢大妈。”

陈宇吃了一碗,大妈又给添了一碗,陈宇才发现,只有自己吃的是米饭,其他人吃的是菜饭,就是野菜和大米一起煮,两小孩吃的是红薯稀饭。

陈宇心想,大伯家的日子看来也不好过啊!有机会看怎么能帮帮他们。

心事重重的吃完饭,就和母亲妹妹回家休息了。

陈宇躺在床上,心神沉入空间,土豆只种了一分地,红薯通过分栽,有了三亩。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收获了。品种太少,嗯,明天开始找物资填充空间。

第二天,陈宇是陈小燕叫醒的,吃过早饭,拎着一瓶酒,一斤红糖,去了村长家。

陈家村大部分人都姓陈,村长是陈宇的爷爷辈。

陈宇走进村长家门,村长正在客厅喝茶,“小宇,你来了,吃饭了吗?坐。”

陈宇把东西放在桌子上,“大爷,我吃过了。”

村长看着东西,“到我这还拿这些干什么?等下带回去。”说完问道:“小宇,你找我有什么事?”

陈宇递过一根大前门说道:“大爷,我准备把妈妈和妹妹接到京城去,户口什么的也转过去,麻烦您帮我开个证明。”

“哦,还是好烟。”村长接过烟说道:“这事好办,你们走了就不回来了?家里房子咋办?”

“有时间肯定要回来,根在这里,房子留着,回来也有个落脚的地方,平时要大伯他们帮忙照看一下就行了。”

“你想好了就行,在外面好好干,证明我写好了给你拿家里去。”

……

陈宇告别村长,在村里四处溜达起来。

“签到”

“叮,签到成功,奖励棉花五十斤,棉布五十匹,花色五种。”

这奖励不错,陈宇心想,先收着,找机会拿出来。

走着走着,陈宇走到了村里的果园,“小宇,你来了。”看门大爷打招呼道。

陈宇掏出大前门递了一根,“大爷,我这刚回来,四处逛逛。”

守门大爷接过烟,“哦,你回来有点迟了,这果园里,桃子已经下树了。柑橘还早,你进去逛逛,我记得还有两颗晚熟的桃子,你摘点回去吃。”

“好,那我进去逛逛。”陈宇接过话头,走进了果园。

迎面就是一片柑橘园,大概有十多亩,挂着很多小果子,陈宇顺着小路往里面走,走到树木密集的地方,看到没人就移栽柑橘树到空间,然后把坑填好,盖上草皮。移栽了差不多20棵就放手了。

穿过橘子园,就看到了一片桃园,也有十多亩,这个树太大了,没法移栽,太显眼了,看到大树旁边的幼苗,也移栽了20棵进去。发现一些李子树苗,也移栽了五棵进去。有五棵果树,桃子熟透了,一棵果树摘了十斤桃子放进空间,手上拿着几个就往外面走去。

门口大爷看到陈宇出来,“小宇,你怎么才摘这么几个?多摘一点呀。”

“大爷,这毕竟是公家的,我摘几个尝尝就可以了。”陈宇说完塞给大爷一包大前门,“您歇着,我先回去了。”

“慢走,慢走,有空来玩。”大爷喜滋滋的接过烟。

回到家,母亲跟妹妹正在商量带走啥,哪些留着的,哪些要处理的。奶奶也在一旁帮着出主意。

陈宇把手里的桃子交给妹妹,“燕子,拿去洗洗,这是我在果园刚摘的,你们尝尝。”

“小宇,我们商量过了。家里的东西,你大伯家看谁需要就拿走,粮食我们到时候带一点,剩下的也留给你大伯家,毕竟你奶奶跟着他们吃饭!房子要他们帮我们照看着,有空来打扫打扫。就是家里的牲畜,这些你看怎么处理?刘翠芳说道。

“妈,家里养了多少东西啊?”陈宇问道。

“还有五只鸡,四只鸭,两只鹅,两头猪。”刘翠芳回答道。

“妈,交给我吧,我有同学在县城,他们说要这些东西,我到牛棚借个牛车,明天把这些东西给他们拉过去。”陈宇说道。

“好,那这些交给你了。”

“对了,妈,他们说还需要一些种子,咱家里有吗?”

“你同学需要一些什么种子呀?”

“就平常的瓜果蔬菜,然后稻谷,玉米小麦,棉花,油菜这些什么都可以。”

“哦,这些呀,家里都有,不过量不多,反正咱们也不种地了,就都给他们吧。”

“好,那您等一下收一收,晚上给我,我现在去牛棚打声招呼。”陈宇说完,转头对奶奶说道,“奶奶,您别走了,就在这里吃饭,等一下要燕子给您烧红烧肉。”

“好,好,奶奶不走,就在这里吃红烧肉。”奶奶笑着答应着。

陈宇走到村里牛棚,花了一块钱跟看管牛车的刘师付说好,明天借牛车一天,明早五点自己过来赶车。

回到家,妹妹在做饭,奶奶跟妈妈正在聊天。

“翠芳啊,你去了京城,这脾气要改改,为人不能太软弱,该强势要强势,最主要的,赶紧帮小宇张罗一个媳妇,这样爱党九泉之下,也放心了。”

“妈,您放心吧,想来大城市的人应该比村里的人好相处吧?我又不是一个主动惹事的性子,到时候看吧。”

“你呀,不惹事,不代表没有事!有事多问问小宇,我看小宇现在性格变了好多,你听他的没错!

“好的,好的。”

陈宇听到这儿,心想,妹妹倒不担心,她机灵着呢。妈这个性格,能应付得了满院子的禽兽吗?不说别人,就一个秦淮茹,假如每天在妈面前装可怜,估计以妈的性格恨不得家底都搬给她。

想到这里,心里一动,反正现在农村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大伯家里负担也重,不如把奶奶也接过去。奶奶已经75岁了,经过那么多年的风雨,什么人什么事没见过?再说了,四合院还有一个73岁的老祖宗,奶奶去了年纪比她大,又是烈属,那不是可以当院里的大祖宗?

陈宇越想越觉得可行。嗯,找个机会,跟奶奶和大伯商量一下。

思虑间听妹妹喊道,“可以吃饭了。”

陈小燕烧了一个红烧肉,一个羊肉炖萝卜,奶奶看到后直呼,“燕子,你这是不准备过了?谁家天天这样吃?”

“奶奶,这是我昨天买的,现在天气热,不能放,不吃就浪费了。”陈宇解释道。

四个人吃的满嘴流油,饭后奶奶要回去休息,陈宇主动说道:“奶奶,我送您回去吧。”

到了大伯家,他们也刚吃完午饭,几个人正准备出门去上工,表妹小芬留在家里照看两孩子。

“小宇来啦,你就在这里玩会儿,假如闲得无聊,屋里有你两个堂哥的鱼竿,你跑河边去钓鱼吧。”陈爱国对陈宇说道。

“好的大伯,你们去忙吧,别管我,好久没钓鱼了,我等奶奶睡了,去钓一会儿。”陈宇答应道。

奶奶睡着后。陈宇拿着鱼竿急匆匆跑回家,在陈小燕不舍的眼神中,抠出二两白面,提着桶就往河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