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一次利用万历
- 大明1566:首辅请留步
- 谍影小吏
- 2152字
- 2025-03-23 15:17:03
正月初八,陈晗穿上官袍进了皇宫。
皇宫里依旧十分严肃,天上没下雪,谁都不敢大声说话。
即便是那巡逻的军队也蹑手蹑脚走路。
冯保见到了陈晗,立刻引陈晗进玉熙宫。
“陈监副终于见着你了,陛下等着你呢。”
陈晗盯着冯保看,越看越皱眉。
冯保被他盯着发毛,“陈大人?”
“陈大人?”冯保提高声音,提醒陈晗。
陈晗回神,摇了摇头,他长叹一声。
这一声长叹让冯保心凉。
陛下信道教,宫里许多人跟着信道,他们更知道鬼神的可怕。
冯保挪上前一步,“陈大人,是不是算到什么了?”
陈晗与冯保走得近,说道:“我在心里掐指一算,冯公公最近有一劫啊。”
冯保心中有预料,问道:“什么劫?是办事呢?还是遇小人?”
陈晗摇头说道:“天机不可泄露。你啊,有个好干爹啊。”
说罢陈晗大步往前走。
冯保可是万历皇帝身边的掌印大太监,现在与他交好,日后好办事。
冯保在后边小步追着陈晗,还没来得及问,就见陈晗到了玉熙宫外。
“微臣钦天监陈晗,求见陛下。”
玉熙宫的大门被打开,当值的还是吕芳。
吕芳对陈晗的态度好了许多,“陈大人,请吧。”
陈晗依旧对其恭敬有加。
朝内朝外都有丞相,朝外是严嵩严阁老,朝内便是吕芳这位掌印大太监。
锦衣卫、东厂都在他手下,他甚至能命令百官。
陈晗走进大殿,大殿里比外面要暖和得多,八卦香炉冒出一缕青烟。
让玉熙宫更像天宫。
嘉靖帝在帘子里打坐,陈晗上前跪下磕头,“微臣,叩见陛下。”
嘉靖不出声,继续他的清修。
一旁的吕芳替陛下发问:“陈大人,你说的祥瑞可是这个?”
一旁小太监端着托盘上前,托盘上放的正是原始版的玉米。
一根芯上不过二三十粒玉米粒。
经过漫长发展,近现代的繁育,玉米才会变得又大又饱满。
陈晗拿起玉米看了看,说道:“这正是上天预示的祥瑞。
此祥瑞不仅直隶能种得,陕西、宁夏、四川等地也能种得。”
吕芳不信,问道:“山地能种?”
“能种。”
“没水的地方也能种?”
“能种。它还是养牲畜的好青料。”陈晗补充道,“不仅人能吃,还可以用来养牛羊马。”
“这东西如果大面积推广,那将会怎么样呢?”陈晗问吕芳。
其实这话也是问陛下。
全国推广,会是怎么样呢?
百姓的粮食将会增加,全国粮食短缺的问题就很好解决。
“全国粮食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陈晗说道:“种植出来就能碾磨成粉,做成硬馒头,便能随军携带,深入草原。”
“做撒一勺进米汤里,做成玉米粥,能让汉子半天不知饥饿。”
跟着陈晗的描述,嘉靖皇帝想到了全国人民不缺吃的画面。
嘉靖皇帝走下蒲团,走向大殿,“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吕芳当即向通道那边跪下,“拜见陛下。”
陈晗换了方向,向陛下问好。
宽衣宽袖的嘉靖到了陈晗跟前,问道:“你可知欺君的后果?”
“请陛下放宽心,此物若是不耐旱,可诛杀微臣九族。”
“好好好,好啊,打一打就出了办法。”皇帝陛下万分开心。
冬天不下雪而造成粮食短缺的问题,解决了一半。
嘉靖:“吕芳。”
“奴婢在。”
“吩咐下去,叫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立刻搜集玉米种子,运往北方。”
“奴婢这就去办。”
等正月十五下雪,粮食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朝外的那些舆论现在没了吧。
朕不是那昏君。
嘉靖的心情舒畅了好些。
陈晗正想要与陛下探讨修仙之道,却传来严嵩求见的声音。
陈晗再次被抛下,被赶出了玉熙宫。
……
……
陈晗回到家中,钦天监众多幕僚已经到他家。
自从陛下修道以来,陛下信的都是那些道士的算卦,对于他们钦天监十分冷落。
钦天监的天文推算无人问津,今日陈晗备受重视,他们希望通过陈晗能够找回当年的地位。
“监副回来了。”
“陈大人安康。”
“大人安康。”
陈晗一一拱手回礼。“诸位请坐。”
陈晗往里走,见到了周云逸。
周云逸问:“见到陛下了吗?”
“见着了。”
众人带着希冀看向陈晗。
“陛下可有说什么?”周云逸问。
陈晗摇头,“你看我身后,什么赏赐的没有,就知道我在陛下跟前并不得宠。”
众人一阵失望,失望至极。
“陈监副也太鲁莽了些,如果正月十五不下雪,你该如何自处?”吴监副说道。
吴监副做监副有三十年了,他能倚老卖老。
陈晗笑道:“不下雪,砍的是我家的人头,你们不在我的九族之内。”
众人神色恹恹。
陈晗又笑道:“但如果正月十五下雪,我们钦天监就是个好地方,诸位能跟着鸡犬升天。”
众人又是不好脸色。
陈晗将这话说得太直白了,他们爱面子,不好承认。
“不管如何,我们回去观星象,也许会下雪。”周云逸说道。
众人听此话,正要回去。
陈晗抬手说道:“慢着。”
“在下有件事要与诸位商议。”
众人看向陈晗,想要知道是什么事。
陈晗说道:“每年钦天监都会出一本黄历……”
一人说道:“我们弄的黄历比不上玄妙观啊。”
“每年玄妙观的黄历一出,我们的就无人问津。”
陈晗摆手让众人等一等,“今年不同,正月十五一出,我们必定大受欢迎。”
“诸位先回去将黄历弄好,等下雪后我们卖出黄历,赚上一笔,也能让诸位今年过得滋润。”
现在大家有好几个月没发俸禄了,如果再没有进项,那家中的米缸就要见底了。
对于陈晗这个提议,他们决定搏一搏。
“后日就将黄历送去刊印,至少一万本。”
“一万本?那这刊印的定金呢?”
“诸位何不租用器具,自己做呢?”陈晗建议道。
道教盛行,他们连给人算命赚钱的机会都不多了。
众人又是一番讨论,贫穷让他们决定自己刊印。
送走众多同僚,陈晗叫来陈启,“你去找路边的叫花子,让他们出去宣扬:
钦天监陈晗推算出裕王今年会生个儿子。”
陈晗看向远方有些阴沉的天空,说道:“万历,借你来用用。”